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威胁下,140年前中法之战能否给台湾战略启示

京港台:2025-11-19 23:42| 来源:RFI 华语 | 评论( 11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威胁下,140年前中法之战能否给台湾战略启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台湾相关报道全汇总!

  法文媒体The Conversation  France 在11月中旬刊登了一篇以《140年前法国攻打了台湾》为题的文章。以清法战争为历史为起头,讲述位于台湾北部基隆的法国公墓重要性。文章由法国学者Paco Milhiet撰写,如今台湾面临来自中国的威胁。尽管双方采取的手段必然不同,但基隆之战所揭示的战略启示仍不容忽视。

  这篇以《140年前法国攻打了台湾》为题的文章以清法战争为历史起头,讲述位于台湾北部基隆的法国公墓重要性。同月,法国在台协会也在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纪念日于基隆法国公墓举行仪式,向所有为和平牺牲的人们致上敬意。

  文章由法国学者Paco Milhiet撰写,他表示,19世纪法国军事史上鲜为人知的一段:1884至1885年的清法战争,其战事轨迹可从台湾北部基隆的法国公墓中窥见端倪。台湾这座岛屿当时虽仅被法军部分占领,如今却面临来自中国的威胁。尽管双方采取的手段必然不同,但基隆之战所揭示的战略启示仍不容忽视。

  自2012年2月28日颁布的法律后,在11月11日这个纪念1918年停战协定与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日子,成为了向所有「为法国牺牲者」致敬的日子。不论其战死地点与战争性质,包括在海外军事行动中阵亡者。

  这一天对台湾基隆别具意义,因为在基隆有个位于巴黎香榭丽舍大道无名战士墓将近一万公里外的法国公墓,这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安葬着1884至1885年清法战争中阵亡的法国士兵。这场战役对抗的双方为第三共和国的法军与清朝帝国。

  这座墓园是场致命冲突的深刻见证,当时至少700名法国士兵与数千名中国军人丧生于此。它承载着法国为统治印度支那而在亚洲发动残酷殖民战争的痛苦记忆。战事结束140年后,这些墓碑仍提醒世人:远离家园的将士们在这场鲜为人知的战争中付出了何等代价。

  基隆与冲突扩散至福尔摩沙岛

  相较葡萄牙、荷兰及英国等欧洲列强,法国在亚洲的殖民事业始于路易十四时期,并于十九世纪广泛扩张。法国在1862年于越南建立了交趾支那殖民地,但法国对当时历史上受中国宗主权管辖的东京地区(河内古称)起了野心,并加剧了区域的紧张局势。

  尽管1884年签署的《顺化条约》将安南与东京置于法国保护之下,中国仍拒绝支付战争赔偿金,并袭击法军军队,冲突随之升级延伸到海上战场。同年,法国进攻中国北部并继续向福尔摩沙岛(台湾)推进,意图借占领领土作为筹码迫使中国谈判。

  法军于八月在基隆遭击退,但十月初成功攻占基隆,却未能夺取淡水。其后,法国舰队封锁岛屿失败,且无法向内陆推进,直至非洲增援部队抵达后,法军才得以于1885年1月对基隆发动新一轮攻势。随后在三月底攻占澎湖,但法军仍因霍乱与伤寒兵力锐减。面对法军在台湾的战术封锁及中法停战谈判启动,双方最终终止了战事。

  福尔摩沙战役以恢复战前状态告终,在1885年6月中法签订了《天津条约》终结战争,中国放弃对安南与东京的主权主张,法国则撤出福尔摩沙并归还澎湖列岛。 1887年,法属印度支那联盟正式成立。

  基隆公墓,一段动荡的历史

  官方纪录显示,近700名法国士兵在基隆丧生。其中120人阵亡,150人伤重不治,其余则死于疾病。法国士兵遗体最初分葬于两座墓园,一座位于基隆,另一座则在澎湖群岛的马公。

  墓园最初由中国当局管理,1895年日本入侵福尔摩沙后,墓园几乎遭彻底摧毁迁移。法日两国当局曾签署数项协议以确保新墓园的维护。然而二战结束后却逐渐荒废,最终沦为废墟。 1947年,法国驻上海总领事馆主导修缮墓园。 1954年,马公墓园的残存墓碑与遗骸则全数迁移到基隆。随着法国与台湾非官方关系逐步恢复,遗址管理权移交给法国在台协会,1997年再由基隆市议会接管。 2001年获市政府列为历史古迹,现已纳入都会公园体系。

  二十一世纪能从中汲取哪些地缘政治教训?

  时间推移到二十一世纪,北京意图武力夺回台湾,而「福尔摩沙之战」的历史教训提供了宝贵的战术与战略启示。近期美国智库兰德公司甚至专文探讨此议题。

  1885年,台湾对法国而言无疑仅是次要目标,其主要意图是借征服中南半岛之势削弱清朝。况且清朝当时已日渐衰微,统治大势已去。然而,尽管法国军队拥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却未能在岛上建立持久据点,凸显出当地居民的顽强抵抗力,以及在崎岖岛屿环境下军事力量的局限性。

  尽管1944年美国入侵台湾的作战计画及近期军事演习均倾向于在岛屿南部登陆,但北部防御至今仍是台湾战略的核心。这点从台湾每年举行的汉光演习就可见一斑。在2025年7月举行的最新演习中,台湾海军陆战队第99旅训练从岛屿南部快速部署至北部,模拟应对中国解放军试图由淡水河进入台北的军事行动,这正是140年前法国库尔贝海军上将未能实现的战术。

  因此,福尔摩沙之战作为战术与战略的教训,至今仍具意义。这段历史铭刻于基隆法国公墓的墓碑之上,至今仍俯瞰着港口,成为这座争议岛屿上未竟雄心与人性失误的无声见证。

 

相关专题:台湾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1-20 08:2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