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前小吃与餐后甜点

作者:kylelong  于 2010-9-16 06:45 发表于 最热闹的华人社交网络--贝壳村

作者分类:饮食健康|通用分类:私房小菜|已有24评论

关键词:

 

 

多数人比较喜欢把“餐前小吃”叫着“餐前小菜”、“餐前菜”或“开胃菜”。其实,很多在正餐前吃的东西,不一定就是菜,也可以是水果,可以是点心,也可以是汤、酒或饮料。因为“餐前小吃”嘛,就是随意吃一丁点,1分足够,6分留给正餐,吃到7分饱而已。

 

英文中,“餐前小吃有几种不同表达vorspeise(来自德文);hors-doeuvre或Horsd"oeuvre(来自法文);Entremes(来自西班牙文);chiabatta(意大利文Ciabatta 的变体)前面几种者只是指一些小菜而最后一个主要是指面包(意大利拖鞋面包)。很多西方人的餐前小吃”就是吃面包加生的蔬菜蘸酱汁,而中国人觉得这面包一吃下去,也就差不多饱了;西方人则不同,这点面包不算什么东西。但是在西班牙的餐馆菜单上,餐前小吃是tapas。在招待会或冷餐会上,客人们手持酒杯、站着交谈,侍者端着一盘盘点心,穿梭于客人之间,客人可随意自取。因为都是可以用手拿着吃的,所以又叫“Finger food”。在美国,餐前菜一般叫appetizer,但这个词又有餐前葡萄酒的意思。德国人传统上特别爱吃酸菜,德文叫“Sauerkraut”。二战中美英士兵都管德国兵叫“kraut”,以致直到现在,人们都知道,“kraut”指的是德国人。

 

西式餐前小吃里最常见的肉食品,有鱼子酱、鹅肝酱、烟熏鲑鱼、鸡尾虾仁、焗烤蜗牛、蜜瓜火腿等;蔬菜则以欧芹、胡萝卜、甜椒、花椰菜、玉米、青豆等为主。餐前小吃种类很多,有冷的,也有热的,用餐之时如果冷热餐前小吃都要食用,应该先吃冷的再吃热的,讲究的西餐厅对于冷餐前小吃都用冰过的盘子盛装,而热餐前小吃就一定用温热过的热盘子盛装,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食物的温度或冰度,避免菜肴太快变温而影响品尝时的口感。

 

餐前小吃可以说是餐食的浓缩,是菜肴的灵魂,是美食的精华,从餐前小吃就可以看出烹调者料理功力的高低。如果说西人的餐前小吃以清淡为主,那么,中国人的餐前小吃则以咸辣为主。

 

中国人的“餐前小吃”最主要的就是“三开”――开胃、开心、开怀!

 

中国人的“餐前小吃”开胃菜包括:辣萝卜、泡菜(泡萝卜、泡辣椒、泡白菜、泡苦瓜、泡豆角、泡扁豆、泡生姜、泡蒜苗等等)、酸豆角、豆芽、竹笋、榨菜、雪里蕻、粉丝、豆豉、腌大蒜、紫菜、莲藕、皮蛋豆腐、糖蜜西红柿、卤菜拼盘、小炸鱼、小炸虾、臭豆腐、炸胡椒(湖北小吃)等等;开心食品有:花生米(花生仁)、兰花豆、豌豆米、玉米仁、松子、开心果、腰果等等;开怀的饮料有:各种茶、红酒、啤酒、碳酸饮料、(珍珠果)米酒等等。

 

再说餐前酒。英语叫做appetizeraperitif或者aperitif wine,翻译为开胃酒。这类酒通常度数不高,但中国人的餐前酒比较讲究,多数还是中度酒,以红酒、香槟酒为主;不同就餐者的品味不同,因人而异。

 

韩国人的“餐前小吃”品种不少:韩国泡菜(泡萝卜和泡白菜)、紫菜、豆芽、豆腐、豆角、粉丝等。日本人的“餐前小吃”比较复杂。分为(1先付:即小酒菜,口味以甜、酸、咸为主,份量最小,口味多样。比如纳豆、盐渍墨鱼、醋拌藕、海黄瓜等。通常在饭菜之前的饮酒时食用;(2)前菜:即冷菜。比如水果拼盘、凉豆腐、胡萝卜等。通常在饭菜之前食用;(3)先碗:即清汤,即饭前上的汤。—般用木鱼花头遍汤制作,配上葱丝蒜片等,清澈见底,口味清淡。

 

再说餐前汤。西方人比较喜欢喝餐前汤,一般是烹制的浓汤,所含营养成分不可小觑。比如土豆汤、番茄汤、胡萝卜汤、菜汁汤等等。著名的罗宋汤(BorschRussian borsch)是俄罗斯民族一道家常菜肴罗宋汤。有人这样翻译:Chinese-Style Beef Vegetable Soup。不知道是怎么来的。

 

其实,中国人也是比较喜欢喝餐前汤的。最为著名的要数广东的餐前汤,还有福建的餐前汤。广东人的餐前汤以肉汤为主,比如海带大骨汤;福建人的餐前汤以中药及海鲜为主,比如桂圆红枣汤;四川人的餐前汤以火锅汤为主,鲜啊!

 

以下列举一些中国的餐前汤“精品”:

 

纤蔬汤 

冬瓜薏仁瘦肉汤 

冬瓜排骨汤

排骨莲藕汤

海带排骨汤

西红柿排骨汤

蛋饺冬瓜汤

羊肉冬瓜汤

参芪鸡丝冬瓜汤

紫菜南瓜汤

木瓜鲩鱼尾汤

罗汉冬瓜羹

参芪猴头炖鸡

枸杞藕粉汤

干姜粥

 

正餐过后,一般还会有Nachtisch(餐后甜品)和Dessert fruit(餐后水果),当然,前提是你还没有达到7分饱。比较正式的餐馆,餐后水果一般是水果花篮,普通的餐馆,也就一个果盘。

 

幸运饼(Luck cakeFortune cookies)是海外华人餐馆最为常见的餐后甜品了。咬开之后,里面有一纸条,正反面用英文和法文印制的一段话,那段话的内容就是对你的性格的直接描述,而且大多数还很准!其实,也就如算命一样,很宽泛的用词、很含糊的概括,无论怎么理解,都是你自己的个性体现。据悉,人们喜欢把幸运饼作为晚餐的最后一个节目。规定大家都要大声读出自己拿到的纸条内容,并且最后必须加上两个字“in bed”,结果意思大不相同!

 

        西方人的餐后甜品种类最多,比如饼干、蛋糕、布丁、巧克力、曲奇、华夫(waffles)、松饼(muffin)、派(pie)、冰激凌等等,每一类别的品种又有多种,比如苹果派、草莓派、土豆派等等。当然,基本上是以甜食为主。中国人的餐后甜品没有那么多,但也很讲究。一般是甜汤、甜粥一类,比如八宝粥、银耳汤、冰糖燕窝、豆腐花(豆腐脑)、龟苓膏、绿豆沙、红豆沙、芝麻糊、花生糊、西米露等等。日式甜品有:草饼、和菓子。

 

        对于急于想减肥的人士来讲,餐前小吃”就足够了,不要再吃正餐了,更不用提“餐后甜品”,忍一忍吧。正餐可以留着等你到了皮包骨时再吃不迟啦。

 
 

高兴

感动

同情

搞笑

难过

拍砖

支持

鲜花

刚表态过的朋友 (0 人)

发表评论 评论 (24 个评论)

1 回复 Cristal 2010-9-16 06:53
正在琢磨吃的呢,它就来了!
1 回复 kylelong 2010-9-16 06:58
Cristal: 正在琢磨吃的呢,它就来了!
2 回复 Cristal 2010-9-16 07:01
kylelong:
2 回复 珍曼 2010-9-16 08:19
..有意思, 要是知道正餐没什么好吃的, 就把餐前菜赶快吃个饱再说!..这是我的经验!
2 回复 阿喜 2010-9-16 08:57
我又饿了~
1 回复 九畹 2010-9-16 14:21
又开始馋人了
2 回复 chshxh66 2010-9-16 21:28
老龙成美食专家了
1 回复 kylelong 2010-9-16 22:54
chshxh66: 老龙成美食专家了
祝你好胃口
1 回复 kylelong 2010-9-16 22:57
九畹: 又开始馋人了
1 回复 kylelong 2010-9-16 23:00
阿喜: 我又饿了~
祝你开心
1 回复 kylelong 2010-9-16 23:01
珍曼: ..有意思, 要是知道正餐没什么好吃的, 就把餐前菜赶快吃个饱再说!..这是我的经验!
不错,好经验。
1 回复 潇湘妃 2010-9-17 01:24
故意馋人哪?
1 回复 kylelong 2010-9-17 02:56
潇湘妃: 故意馋人哪?
吊吊胃口。祝你开心。
2 回复 瑞典林 2010-9-17 03:28
谢谢红包,还有这么多的好吃的。。。。
2 回复 kylelong 2010-9-17 05:38
瑞典林: 谢谢红包,还有这么多的好吃的。。。。
祝你开心
1 回复 meistersinger 2010-9-17 10:26
“英文中,“餐前小吃”有两种不同表达:vorspeise或chiabatta;。。。”
vorspeise是徳文。chiabatta应该是意大利文Ciabatta 的变种。Ciabatta 是一种面包。严格的讲面包不算餐前菜。在美国餐前菜一般叫appetizer。
2 回复 dengni02 2010-9-17 15:17
游完了,又吃上了?咱也来打打精神牙祭
2 回复 kylelong 2010-9-17 20:44
dengni02: 游完了,又吃上了?咱也来打打精神牙祭
劳逸结合
1 回复 kylelong 2010-9-17 20:48
meistersinger: “英文中,“餐前小吃”有两种不同表达:vorspeise或chiabatta;。。。”
vorspeise是徳文。chiabatta应该是意大利文Ciabatta 的变种。Ciabatta 是一种面包。严
谢谢指正,马上更正。
1 回复 红妹子 2010-9-20 04:25
Vorspeise,Hauptspeise,Nachtisch--餐前小吃,主食,餐后甜点是德国人家庭餐桌常见的吃法。正规餐馆里宴会则讲究餐前汤,汤有浓有淡,当然主食肉是必不可少的。德国人爱吃甜食喝的也甜,饭后他们常问我,要不要来一根冰激凌或巧克力或蛋糕,我说吃不下了。他们则说,吃饱主食后要点甜点换换口味,感觉会很好,呵呵。其实我看来这不仅仅是饮食习惯,而是他们的胃更能撑而已
12下一页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3-4 21:5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