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和欧美床上用品的标准尺寸对比 [2013/07]
- 猪肉各部位的食用方法 [2010/05]
- 加拿大人的收入税比对表 [2014/02]
- 胸口疼的原因分析与处理意见 [2014/11]
- 什么原因会导致心跳加快? [2013/05]
- 北美常见水产品中英文对照及吃法(网络更正版) [2009/08]
- 加拿大海洋三省自驾游全攻略 [2011/08]
- 北美市场9种品牌的“骨胶原”对比 [2014/04]
- 鲫鱼、鲗鱼、鲷鱼的区别 [2010/05]
- TB皮试阳性的判断及处理 [2011/11]
- 如何看懂英文的验血化验单? [2020/08]
- 洋葱的青苗能当葱吃吗? [2011/07]
- 海外华人回中国,用什么证件最好? [2013/11]
- 网络情缘的4大障碍 [2010/03]
- 中国人说英语为什么听起来没有礼貌? [2010/12]
- 为什么很多人对基督教比较反感? [2010/10]
- 世界各地的粽子集锦 [2019/06]
- 为什么海外华人回国要装穷? [2010/09]
- 对“异议”与“民运”人士的心理剖析 [2011/01]
- 国籍与爱国 [2009/06]
- 贝壳村“中秋圆月摄影有奖大赛” [2009/09]
- 贝壳村发展史 [2010/09]
- 我的人生历程:0岁 - 40岁 (图片集) [2009/03]
- 贝壳村村旗(草案) [2011/01]
- 2012贝壳村“多伦多夏令营”活动报道 [2012/07]
- 贝壳村集体大合影(和谐版) [2010/06]
- 今天我请客 [2010/08]
- 祝妈妈咪生日快乐! [2010/03]
- 2080年贝壳村村民上海大聚会 [2012/05]
多数人比较喜欢把“餐前小吃”叫着“餐前小菜”、“餐前菜”或“开胃菜”。其实,很多在正餐前吃的东西,不一定就是菜,也可以是水果,可以是点心,也可以是汤、酒或饮料。因为“餐前小吃”嘛,就是随意吃一丁点,1分足够,6分留给正餐,吃到7分饱而已。
英文中,“餐前小吃”有几种不同表达:vorspeise(来自德文);hors-doeuvre或Horsd"oeuvre(来自法文);Entremes(来自西班牙文);chiabatta(意大利文Ciabatta 的变体);前面几种者只是指一些小菜,而最后一个主要是指面包(意大利拖鞋面包)。很多西方人的“餐前小吃”就是吃面包加生的蔬菜蘸酱汁,而中国人觉得这面包一吃下去,也就差不多饱了;西方人则不同,这点面包不算什么东西。但是在西班牙的餐馆菜单上,餐前小吃是tapas。在招待会或冷餐会上,客人们手持酒杯、站着交谈,侍者端着一盘盘点心,穿梭于客人之间,客人可随意自取。因为都是可以用手拿着吃的,所以又叫“Finger food”。在美国,餐前菜一般叫appetizer,但这个词又有餐前葡萄酒的意思。德国人传统上特别爱吃酸菜,德文叫“Sauerkraut”。二战中美英士兵都管德国兵叫“kraut”,以致直到现在,人们都知道,“kraut”指的是德国人。
西式餐前小吃里最常见的肉食品,有鱼子酱、鹅肝酱、烟熏鲑鱼、鸡尾虾仁、焗烤蜗牛、蜜瓜火腿等;蔬菜则以欧芹、胡萝卜、甜椒、花椰菜、玉米、青豆等为主。餐前小吃种类很多,有冷的,也有热的,用餐之时如果冷热餐前小吃都要食用,应该先吃冷的再吃热的,讲究的西餐厅对于冷餐前小吃都用冰过的盘子盛装,而热餐前小吃就一定用温热过的热盘子盛装,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保持食物的温度或冰度,避免菜肴太快变温而影响品尝时的口感。
餐前小吃可以说是餐食的浓缩,是菜肴的灵魂,是美食的精华,从餐前小吃就可以看出烹调者料理功力的高低。如果说西人的餐前小吃以清淡为主,那么,中国人的餐前小吃则以咸辣为主。
中国人的“餐前小吃”最主要的就是“三开”――开胃、开心、开怀!
中国人的“餐前小吃”开胃菜包括:辣萝卜、泡菜(泡萝卜、泡辣椒、泡白菜、泡苦瓜、泡豆角、泡扁豆、泡生姜、泡蒜苗等等)、酸豆角、豆芽、竹笋、榨菜、雪里蕻、粉丝、豆豉、腌大蒜、紫菜、莲藕、皮蛋豆腐、糖蜜西红柿、卤菜拼盘、小炸鱼、小炸虾、臭豆腐、炸胡椒(湖北小吃)等等;开心食品有:花生米(花生仁)、兰花豆、豌豆米、玉米仁、松子、开心果、腰果等等;开怀的饮料有:各种茶、红酒、啤酒、碳酸饮料、(珍珠果)米酒等等。
再说餐前酒。英语叫做appetizer、aperitif或者aperitif wine,翻译为开胃酒。这类酒通常度数不高,但中国人的餐前酒比较讲究,多数还是中度酒,以红酒、香槟酒为主;不同就餐者的品味不同,因人而异。
韩国人的“餐前小吃”品种不少:韩国泡菜(泡萝卜和泡白菜)、紫菜、豆芽、豆腐、豆角、粉丝等。日本人的“餐前小吃”比较复杂。分为(1)先付:即小酒菜,口味以甜、酸、咸为主,份量最小,口味多样。比如纳豆、盐渍墨鱼、醋拌藕、海黄瓜等。通常在饭菜之前的饮酒时食用;(2)前菜:即冷菜。比如水果拼盘、凉豆腐、胡萝卜等。通常在饭菜之前食用;(3)先碗:即清汤,即饭前上的汤。—般用木鱼花头遍汤制作,配上葱丝蒜片等,清澈见底,口味清淡。
再说餐前汤。西方人比较喜欢喝餐前汤,一般是烹制的浓汤,所含营养成分不可小觑。比如土豆汤、番茄汤、胡萝卜汤、菜汁汤等等。著名的罗宋汤(Borsch,Russian borsch)是俄罗斯民族一道家常菜肴罗宋汤。有人这样翻译:Chinese-Style Beef Vegetable Soup。不知道是怎么来的。
其实,中国人也是比较喜欢喝餐前汤的。最为著名的要数广东的餐前汤,还有福建的餐前汤。广东人的餐前汤以肉汤为主,比如海带大骨汤;福建人的餐前汤以中药及海鲜为主,比如桂圆红枣汤;四川人的餐前汤以火锅汤为主,鲜啊!
以下列举一些中国的餐前汤“精品”:
纤蔬汤
冬瓜薏仁瘦肉汤
冬瓜排骨汤
排骨莲藕汤
海带排骨汤
西红柿排骨汤
蛋饺冬瓜汤
羊肉冬瓜汤
参芪鸡丝冬瓜汤
紫菜南瓜汤
木瓜鲩鱼尾汤
罗汉冬瓜羹
参芪猴头炖鸡
枸杞藕粉汤
干姜粥
正餐过后,一般还会有Nachtisch(餐后甜品)和Dessert fruit(餐后水果),当然,前提是你还没有达到7分饱。比较正式的餐馆,餐后水果一般是水果花篮,普通的餐馆,也就一个果盘。
幸运饼(Luck cake,Fortune cookies)是海外华人餐馆最为常见的餐后甜品了。咬开之后,里面有一纸条,正反面用英文和法文印制的一段话,那段话的内容就是对你的性格的直接描述,而且大多数还很准!其实,也就如算命一样,很宽泛的用词、很含糊的概括,无论怎么理解,都是你自己的个性体现。据悉,人们喜欢把幸运饼作为晚餐的最后一个节目。规定大家都要大声读出自己拿到的纸条内容,并且最后必须加上两个字“in bed”,结果意思大不相同!
西方人的餐后甜品种类最多,比如饼干、蛋糕、布丁、巧克力、曲奇、华夫(waffles)、松饼(muffin)、派(pie)、冰激凌等等,每一类别的品种又有多种,比如苹果派、草莓派、土豆派等等。当然,基本上是以甜食为主。中国人的餐后甜品没有那么多,但也很讲究。一般是甜汤、甜粥一类,比如八宝粥、银耳汤、冰糖燕窝、豆腐花(豆腐脑)、龟苓膏、绿豆沙、红豆沙、芝麻糊、花生糊、西米露等等。日式甜品有:草饼、和菓子。
对于急于想减肥的人士来讲,“餐前小吃”就足够了,不要再吃正餐了,更不用提“餐后甜品”,忍一忍吧。正餐可以留着等你到了皮包骨时再吃不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