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牡丹和芍药同宗? [2012/04]
- 从旧金山湾区到大峡谷四日游 [2012/04]
- “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2012/06]
- 走近美洲土狼,coyote ugly [2012/02]
- 【现场报道】旧金山华人抗议日本强占我钓鱼岛(二) [2012/09]
- 后海夜色 -- Night Life in Beijing [2011/09]
- 【太平盛世】步行街 (Shopping Plaza) [2011/09]
- 体验城际高速 [2011/09]
- 安享晚年 [2012/07]
- 英译《我的祖国》 [2011/01]
- 【现场报道】旧金山华人抗议日本强占我钓鱼岛(一) [2012/09]
- 惊涛拍岸 (Spindrifts of Big Sur) [2011/05]
- 【酒足饭饱,信口评说】天津狗不理包子 [2012/05]
- 【北岳恒山】千年悬空寺 [2012/05]
- 内部特供酒 [2012/01]
- 天津俗文化 [2011/09]
- 苹果梨 Asian Pear [2011/10]
- 【太平盛世】父老乡亲 [2011/09]
- 精品二锅头 [2011/10]
- 香椿菜 [2011/10]
- 厦大校园,美尽东南 [2010/11]
- 春的四月,院内花开 [2012/04]
- 苍鹭多高,鹈鹕多大 [2011/07]
- 家乡西凤酒 [2011/11]
- 登峰六部曲 [2012/01]
- 春天多美好 [2012/05]
- 黄了银杏红了枫叶 [2011/12]
黄庭坚(宋)书法: 寒山子
万世宗师寒山子
如果我说美国嬉皮士 (Hippies)运动的精神领袖是中国人,你信吗?
刚来美国时,应该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位美国名校教授诗人的出名诗句竟然是,“李白啊,我的流放在何处?(Dear Li Po, where is my exile?)." 我就纳闷,您老人家凭甚扯住人家李太白的青衣长衫不放?
扯远了,扯远了,那咱就索性绕个大弯说话。好像营养学有摄取微量元素一说。换言之,人们平常进食营养本来足够维持生命。同时,由于地域,气候等等的限制,人们既得营养还是不够全面,因为人们想要更健康,更长寿,就必须从远方弄些罕见的微量元素。中国文字里山珍海味这个词实在是含义深远啊。
自从庞德 (Ezra Pound)天才性革命性无拘无束性任意发挥性地将李白,王维,陶渊明从日文汉字翻译成不朽的英文诗篇,唐诗在美国诗坛享有了至高无上的地位。但是,美国诗人学习唐诗宋词可是有别于我们中国人从小就不绝于耳的那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拽。再说了,唐诗三百句的选诗好像不适合人家的口味。
在个人主义至上的文化里,一切都由个性的喜好而定。上个世纪五十六十年代美国出了个怪才,名叫加里·斯奈德(Gary Snyder)。此人绝对是不守常规,剑走偏锋之辈。从俄勒冈(Oregon)大山里长大的他却对东方语言情有独钟,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学习东方语言文化,然后去了日本专修禅宗。斯奈德一跃成为现代美国诗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和嬉皮士运动的领头人,他手中的法宝是唐代诗人寒山子的诗文和生活理念。他侧重选择寒山子诗中有关禅宗隐居山岩句子,将其译成英文。其翻译风格颇得庞德遗风,强化或者弱化原诗的一些用词,旨在弘扬一种精神和理念。
现在我来问你,作为中国人,或者以中文为母语的人,你知道寒山子其人吗?
也许有人知道,寒山子,这个在盛唐诗歌殿堂里被冷落了名字,在中国人文历史被遗忘的隐士诗人,在日本却有众多的崇拜者。寒山子诗中的道家风骨和隐士情怀和日本传统文化中的热爱自然和岛国山林情感似乎十分吻合,日本人对寒山诗中所反映的山林幽居和回归自然的生活状态心仪不已。寒山诗及寒山子形象自传入日本后便历久不衰,其名声与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可以媲美,甚至有过之而不及。当然寒山诗的禅宗文化是其最闪光的亮点;同时,寒山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用日常用语写诗的怪才,几乎白话入诗啊。其诗文之通俗易懂,连通俗大师白居易也只能望其后背。在寒山子的笔下,几乎没有不能入诗的语言,从“城中娥眉女”到“东家一老婆”,从“低眼邹公妻”到“城北仲家翁”,甚至从“快哉混沌身”到“猪吃死人肉”。读了“老翁娶少妇,发白妇不耐。老婆嫁少夫,面黄夫不爱”,你有听邻居说闲话,嚼舌头的感觉。寒山子也写了很多旨在宣扬禅宗的诗句,如此直白,以致有人认为寒山写的是偈不是诗。比如,“我向前溪照碧流,或向岩边坐盘石。心似孤云无所依,悠悠世事何须觅。”通俗易懂,口语入诗无疑对寒山子的诗歌远播东瀛甚至美利坚甚有帮助。
寒山子做隐士做得那个彻底,不图名,不图利,隐居于天台山寒岩,将真实姓名忘记,只留“寒山子”一个绰号。一生亦儒、亦道,亦佛,为人在世,形貌桔悴,桦皮为冠,布裘破弊,水屐履地,以天为屋,以岩为床,与虎鹿为伴,吟啸于山林中。可是这个貌似颠狂的疯老头实着实令人难以忘怀。没想到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而名扬海外却是这个一生贫穷潦倒,却歌声不绝,欢笑到老的疯癫老头。一个疯子集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于一身,分明给外国人研究中国文学和传统文化留了一个捷径嘛。
斯奈德就是靠这些句子开始了美国的寒山运动(Cold Mountain Movement)的,也就是嬉皮士运动。你不能说人家斯奈德是伪君子,人家可是一直居住在大山里,即使成名之后。
可笑寒山道,The path to Han-shan’s place is laughable,
而无车马踪。A path, but no sign of cart or horse.
联谿难记曲,Converging gorges-hard to trace their twists
叠嶂不知重。Jumbled cliffs-unbelievably rugged.
沾露千般草,A thousand grasses bend with dew,
吟风一样松。A hill of pines hums in the wind.
此时迷径处,And now I’ve lost the shortcut home,
形问影何从?Body asking shadow,how do you keep up?[4]
斯奈德提供了教义,然后“垮掉的一代” (the beat generation) 领头人杰克·凯鲁亚克(Jack Kerouac,1922—1969)再加以神化,疯癫老头寒山子复活了。凯鲁亚克的长篇小说《法丐》(The Dharma Bums.1958)扉页上赫然写着“献给寒山子”,让这位死去千余年的东方诗僧转身成了美国颓废派嬉皮士 (Hippies) 的万世宗师,一代神明,领导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对现代工商业机械文明对人的压抑与异化感觉极为不满的年轻学子,他们追随隐士诗人,向传统文化决裂,走出城市,流浪于世界角落,在大自然里,而不是大城市里去寻找真正的自我。一种千年前的潇洒得以延续。
“人间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夏天冰未释,日出雾朦胧。似我何由届,与君心不同。君心若似我,还得在其中。”
在时间的长廊里,寒山作为一个符号存活着,时而沉寂,时而鲜活。那个疯疯癫癫的诗僧生前是一个具有内省精神的人,不图官,不图富,衣衫褴褛,食不果腹,被人耻笑,却活得异常潇洒,内心里极致的潇洒哦。他的笑声诡异,却异常爽朗,经久不息。他形单影只,疏离于社会,却能撼动亿万颗心灵。寒山子做到了自我拯救,歌吟着自我与环境,他的人生让一个符号永恒。当这种人生境界得以传播与接受,使得东方式的生命境界在西方获得追慕。原来生命可以达到很多境界的哟。
一群披头散发的嬉皮士通过对寒山子的崇拜表达了对工业革命对环境伤害的不屑和抨击,笑声是尖锐的,轻蔑的,也是真诚的。
作为中国人,我们应该为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苏轼李清照而骄傲。同时也不要忘记寒山子,鬼谷子,八大山人等等所谓不入流的先人,他们给中华文化乃至世界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山珍海味。
(贴子的题目有耸人听闻之嫌,文章的题目好一些。确切些应该说美国嬉皮士的精神领袖是东土大唐人。唐三藏取经一路介绍自己为东土大唐人士,所以诗僧寒山子乃东土大唐人是也。)
“寒山拾得图”--徐庆年
斯奈德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