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长PK习大大:在西方国家留学的中国留学生是否要召回? [2015/03]
- 朗诵裴多菲情诗《我愿意是急流》 [2012/06]
- 六四长安祭国殇(部分图片可能引起您的不适感) [2012/06]
- 朗诵欣赏两首:岳飞《满江红》和《爱就是这么简单》 [2011/02]
- 六四前,红色公主李小琳要建道德档案 [2012/05]
- 欢迎您光临贝壳村幼稚园童趣班 陪剑侠聊童年 [2010/11]
- 感动,一张获奖摄影照片《爷爷的麦田》 [2010/12]
- “台湾孝子抱母求医”和“大陆孝子地铁上搂父睡觉”,感动! ... [2012/06]
- 回村初试:和小城春秋《伊人归来》及剑侠《赞菜园》诗 [2012/06]
- 别想歪了,这个“日”不是那个“日” [2010/12]
- 晚思——故国之恋 步韵和剑侠《晚思》诗 [2012/06]
- 清江闲话(6):嫦娥和吴刚为什么不会发生绯闻? [2011/09]
- 朗诵:高尔基《海燕》 [2010/11]
- 清江闲话(1) 你真的很“棒!” [2010/11]
- 清江闲话(3)从五行、五音、韶乐到邓丽君 [2011/01]
- 清江闲话(5):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望月聊月 [2011/09]
- 岛国抒怀 [2011/01]
- 明天回国,给村民献上节前薄礼: 三段深情朗诵 [2011/12]
- 春节,为父母祝福! [2011/01]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望月聊月
中秋节和月饼的来历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六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匆匆忙忙赶回村,感受浓浓的乡情。与村民们望月聊月,聊一聊中秋节的起源和吃月饼的由来。
中秋节有着悠久的历史。文革期间批林批孔不是说孔夫子要“克己复礼”吗?要恢复周文王时候的“礼”吗? 其实,这中秋节最早的雏形,就是周礼中的祭祀之礼。
早在周朝,周天子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天地日月都得祭,一个都不能少。也就是说从周朝开始,历朝历代的天子、皇帝他们每年的工作日程表里都有逛日坛、月坛、天坛、地坛的安排。当然不像我们百姓现在去这四大坛是去游玩的。人家皇上去是重要的工作职责,去祭拜天神、地神、日神、月神去了。北京有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
周朝的祭月,在《礼记》中就有记载。“天子-----秋夕月。------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秦汉时期,日月祭祀仍为皇家礼制。北魏、隋唐一直到明清历代皇帝都有秋分祭月的礼仪。如果该去祭拜月神了,皇上说我今天不舒服,想请个假,随便委派的大臣代替,那可不行。那你就失职了。大臣、贵族老百姓可不可以祭月呢,后来可以了,但是一直到魏晋时代,还是不许的。那是皇帝的专利。你一个普通人祭月就是僭越了。民间早期不能祭月,这可能与古代社会的神权控制有关,像日月这样的代表阴阳的天地大神,只有王家才能跟它沟通,一般百姓自然是无缘祭享的。
什么时候百姓可以祭月了呢,民俗史学家一般认为是隋唐才开始的。隋唐以后,随着天文知识的丰富与时代文化的进步,人们对月亮天体有了较理性的认识,月亮的神圣色彩明显消褪。这时皇家也逐渐失去了对月神祭祀的独占权威。月亮对一般平民来说,不再是那样高不可及。所以才有了民间祭月的习俗。民间一祭月,就热闹了,特别是文人,总要搞点刺激花样,什么赏月啦、活动就多了。就不仅仅是祭月了,特别是到了宋代,变成了一个民间节日了,跟现在的中秋节差不多了。在大宋天朝,中秋节那天,政府的公务员放假一天,那是皇上的恩赐呀。到了明清,这中秋节就更不得了了,上升为与春节、端午并列的民俗大节。
现在再来谈谈月饼的由来。中秋节一定要吃月饼,好像不吃月饼就没有过中秋节。海外华人也保持着这个习俗。你现在到唐人街超市和食品店看看去,最热卖的肯定是月饼。我们现在一般认为,因为月饼是圆圆的,象征着圆圆的月亮,也就象征着团圆。
那么,吃月饼起源于何时呢?先跟您民间关于月饼来历的两种传说。第一种传说,是广泛流传的,月饼是跟朱元璋农民起义有关系。这个传说是说,当时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使得广大人民不堪忍受纷纷揭竿而起。朝廷肯定要“维稳”,于是开展大规模的搜查活动,各地起义军间传递消息就十分的困难,反正那个年代还没有“围脖”——微博。后来刘伯温想了个主意,命人在饼子里塞入“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再派人分头送到各地起义军中。于是八月十五那天,各地义军同时响应,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农民起义。后来朱元璋得了天下,便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八月十五,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还有一种说法,是唐代,也是跟战争有关,说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打赢了。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位经商的吐蕃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形成了。这种说法没有朱元璋的那么流行。
其实,月饼并不是战争和武装起义的产物,吃月饼最早也并没有表示团圆的意思,这是后来的附加意。那么,月饼是如何起源的呢?其实,月饼,就是从最早祭月而来的,有了祭月这个活动,就有了月饼。月饼就是祭月的供品。当然当时不叫月饼。最早是皇帝祭月,那么祭祀完了以后,皇上走人了,是不是就一直摆在那儿供着,那执掌祭祀礼仪的人吃不吃?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到了后来民间可以祭月以后,祭完了月,那祭品也就是后来的月饼就被人们吃了,不能浪费。就一块大月饼,祭月的人多,所以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分而食之。所以,到了今天,我们不少中国人的家庭吃月饼时,还是把月饼切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大家分着吃,可能就是这种习俗的影响。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了,中秋节最早是天子朝廷的祭月礼仪活动,从周朝就有记载了。后来才逐渐演变成民间祭月拜月赏月团聚的节日。中秋节的月饼最早起源于中秋节祭月的祭品。 下一篇想跟大家聊聊月宫的嫦娥和吴刚为什么没有绯闻。
并祝各位村友中秋快乐,合家团圆,万事如意。花好月圆,心想事成!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