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得1: 1-22>

[复制链接]

3162

主题

3182

帖子

5万

积分

贝壳光辉岁月

Rank: 6Rank: 6

积分
50256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霞步思 发表于 2025-5-21 05: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得1: 1-22>





【得1: 1-22】【当士师秉政的时候,国中遭遇饥荒。在犹大伯利恒,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从现在开始要分享《路得记》。在圣经里,只有《路得记》和《以斯帖记》是以妇女的名字命名的,这两卷书在神救恩的历史里都起了重要的转折作用。本书的作者未详,但从一章一节“当士师秉政的时候”,和四章二十二节“耶西生大卫”的两句话看来,极可能是先知撒母耳所写,因撒母耳是最后一位士师,他也曾到伯利恒亲自膏年轻的大卫做王。《士师记》是整个以色列百姓历史中最惨痛的一页,所以《士师记》最末了的一句话是说:【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21:25) 虽然士师时代的百姓普遍败坏了,但神却从外邦兴起投靠祂的路得,使在“以色列中没有王”的时候,给神的百姓预备了结束失败循环的大卫王,也让他们能盼望那位将来要救赎全人类的国度君王:弥赛亚基督。《士师记》是一卷黑暗、惨痛的历史,读时令人深感失望、叹息,而《路得记》在士师时代中好比沙漠中的青草,黑夜中的明星。本书没有讲到神直接的作为,但在短短四章中“耶和华”这名称,共出现十八次之多,这显示了神自己在引导,无论是波阿斯与路得的相遇、拿俄米的计划、至近亲属的卸责等,神都一一在掌管带领。路得是摩押女子,她是在以色列国民之外,也是被排除于神一切应许之外的人。但因路得爱慕婆婆拿俄米的国和神,说出了令人感动的誓言:【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因此她甘心撇下一切,离开摩押,来跟随又真又活的神。路得坚决要跟随拿俄米的行动,是她日后蒙福的重要原因。在《马太福音》一章五节中,路得被列在基督耶稣的家谱里,可见路得在《圣经》中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对后世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在路得记第一章中记载了,以利米勒和妻子以及两个儿子,因家乡遭遇饥荒就去了摩押地。他们两个儿子都娶摩押女子为妻。多年后,以利米勒和两个儿子都死了,拿俄米就打发两个摩押儿媳回娘家,她自己要犹大伯利恒。但路得定意跟随婆婆拿俄米回犹大地,她们二人就同行来到伯利恒,这是在收大麦的时候。本章首先说到:【当士师秉政的时候,国中遭遇饥荒。在犹大伯利恒,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当士师秉政的时候”,就是士师管理以色列的时代。此时以色列人在神的审判中,故“国中遭遇饥荒”。“在犹大伯利恒,有一个人带着妻子和两个儿子往摩押地去寄居”。“伯利恒”是分给犹大支派的一个城,属于迦南地,迦南地是神赐给以色列人的应许地。“摩押地”位于亚嫩河和撒烈溪之间,居住在那里的摩押人是罗得的大女儿乱伦生出的后代(创19:37)。“寄居”表明,这家人只是想到摩押地暂住一段时间,等过了饥荒再回来。

【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玛伦,一个名叫基连,都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他们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里。后来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这人名叫以利米勒,他的妻名叫拿俄米;他两个儿子,一个名叫玛伦,一个名叫基连,都是犹大伯利恒的以法他人。他们到了摩押地,就住在那里”。“以利米勒”是一家之主,他却不是在饥荒时回转到神面前,认罪悔改,而是带领全家离开应许之地,到摩押人那里去寄居,希望能靠自己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后来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死了,剩下妇人和她两个儿子”。这里称以利米勒为“拿俄米的丈夫”,表示拿俄米将会成为故事里的突出人物。【这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一个名叫俄珥巴,一个名叫路得,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玛伦和基连二人也死了,剩下拿俄米,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这两个儿子娶了摩押女子为妻,一个名叫俄珥巴,一个名叫路得,在那里住了约有十年”。以利米勒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娶了摩押人为妻。律法禁止以色列人与迦南人通婚(申七3),也禁止摩押男人进入耶和华的会(申23:3),但并没有禁止与摩押人通婚。在以色列历史上有不少与外族通婚的例子,比如约瑟的妻子是埃及祭司的女儿,摩西的妻子是米甸人,但是这些外邦女子嫁给丈夫之后大部分都放弃了原来的信仰。当初以利米勒带领全家去摩押地,只不过是想暂时“寄居”,为要躲过“饥荒”,结果却成了“住在那里”,而且一住就“约有十年”,最后全家的男丁都死在摩押地,整个家族都失去了盼望。拿俄米如果丈夫不死,还有倚靠,儿子不死,还有盼望。现在神拿走了她在地上所有的倚靠和盼望,才能让她“归回”,不再有任何顾虑、牵挂,而是醒悟过来,回转倚靠神、仰望神。【她就与两个儿妇起身,要从摩押地归回,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于是她和两个儿妇起行,离开所住的地方,要回犹大地去。】“她就与两个儿妇起身,要从摩押地归回,因为她在摩押地听见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此时可能是神兴起士师以笏,制服了摩押人,【国中太平八十年】(士3:30)的时候。“于是她和两个儿妇起行,离开所住的地方,要回犹大地去”。因为拿俄米听到“耶和华眷顾自己的百姓,赐粮食与他们”。

【拿俄米对两个儿妇说:‘你们各人回娘家去吧。愿耶和华恩待你们,像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一样!愿耶和华使你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于是拿俄米与她们亲嘴,她们就放声而哭,说:‘不然,我们必与你一同回你本国去。‘】“拿俄米对两个儿妇说:‘你们各人回娘家去吧。愿耶和华恩待你们,像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一样!’”拿俄米既然失去了丈夫和儿子,她不再有后嗣,便一再催促她的媳妇返回摩押本地去。“愿耶和华恩待你们,像你们恩待已死的人与我一样!”这表达拿俄米期望“耶和华”向这两个摩押寡妇,彰显祂的信实和守约的爱。拿俄米是个有信心的女子,她决定回到犹大地,因为神眷顾祂的百姓,同时相信神也会“恩待”她的媳妇。“愿耶和华使你们各在新夫家中得平安!”这“平安”不单是普通平安之意,还具有“安全的荫庇所”。当时的寡妇是没有保障的,她们唯一得到尊敬和保障的地方,就是丈夫的家中,只有在那里她们才不会被轻视或侵害。“于是,拿俄米与她们亲嘴。她们就放声而哭,说:‘不然,我们必与你一同回你本国去’”。从二人都“放声而哭”,并且愿意随拿俄米一同回去,可以看到她们都非常的爱婆婆。

【拿俄米说:‘我女儿们哪,回去吧!为何要跟我去呢?我还能生子作你们的丈夫吗?我女儿们哪,回去吧!我年纪老迈,不能再有丈夫;即或说,我还有指望,今夜有丈夫可以生子,你们岂能等着他们长大呢?你们岂能等着他们不嫁别人呢?我女儿们哪,不要这样。我为你们的缘故甚是愁苦,因为耶和华伸手攻击我。’两个儿妇又放声而哭,俄珥巴与婆婆亲嘴而别,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拿俄米说:‘看哪,你嫂子已经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你也跟着你嫂子回去吧!‘】“拿俄米说:‘我女儿们哪,回去吧!为何要跟我去呢?我还能生子作你们的丈夫吗?…‘”。拿俄米把现实的难处摆在两个儿媳面前,希望她们“回娘家”再嫁。拿俄米已年纪老迈,她也没有其他的儿子,所以两个媳妇如果跟着拿俄米,就不可能再有后代,将来无依无靠、生活会非常艰难。于是“两个儿妇又放声而哭,俄珥巴与婆婆亲嘴而别,只是路得舍不得拿俄米”。俄珥巴虽然与婆婆拿俄米有很深的感情,最后她就与婆婆亲嘴而别。俄珥巴选择留在摩押,而路得却坚定跟随婆婆拿俄米。而“拿俄米说:‘看哪,你嫂子已经回她本国和她所拜的神那里去了,你也跟着你嫂子回去吧!’”“她所拜的神”,是指摩押人的偶像“基抹”(民21:29)。俄珥巴和路得二人都有心跟随婆婆回犹大,但最后路得定意跟随拿俄米,后来的结局却不一样。【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拿俄米见路得定意要跟随自己去,就不再劝她了。】“路得说:‘不要催我回去不跟随你。你往哪里去,我也往那里去;你在哪里住宿,我也在那里住宿;你的国就是我的国,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这是路得的信心宣告!“你的神就是我的神”,表明路得不只是跟随拿俄米,更是投靠拿俄米的神,以她的神为王。“你在哪里死,我也在那里死,也葬在那里。除非死能使你我相离!不然,愿耶和华重重地降罚与我‘”。路得为了不让拿俄米误会她所说的神是别的神,特地强调了“耶和华”。“拿俄米见路得定意要跟随自己去,就不再劝她了”。当以色列人大都离弃神、拜偶像的时候,神却从外邦兴起了一位摩押女子路得。正因为她紧紧抓住了神,毫无保留地投靠了神,就永远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这个摩押女子因此成了大卫王的祖先、也就是弥赛亚基督肉身的祖先。

【于是二人同行,来到伯利恒。她们到了伯利恒,合城的人就都惊讶。妇女们说:‘这是拿俄米吗?’拿俄米对她们说:‘不要叫我拿俄米(就是甜的意思),要叫我玛拉(就是苦的意思),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我满满地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地回来。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既是这样,你们为何还叫我拿俄米呢?‘】“于是二人同行,来到伯利恒。她们到了伯利恒,合城的人就都惊讶。妇女们说:’这是拿俄米吗?‘”从摩押到伯利恒大约需要4天,旅程十分艰苦。当初拿俄米一家往摩押地去,很可能被许多没有条件离开的人所羡慕。现在她却一无所有地回来了,所以“合城的人就都惊讶”。“拿俄米对她们说:‘不要叫我拿俄米(就是甜的意思),要叫我玛拉(就是苦的意思),因为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拿俄米的意思是“甜美”,却是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所以他说:“不要叫我拿俄米(就是甜的意思),要叫我玛拉(就是苦的意思)”。拿俄米是在摩押地受的苦,她却两次强调“全能者使我受了大苦…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表明她相信神也在外邦的摩押地掌权。“我满满地出去,耶和华使我空空地回来。耶和华降祸与我;全能者使我受苦。既是这样,你们为何还叫我拿俄米呢?‘”我满满地出去”,是指拿俄米出去的时候有丈夫有儿子,而且还有不少财产,现在却是“空空地回来”。【拿俄米和她儿妇摩押女子路得,从摩押地回来到伯利恒,正是动手割大麦的时候。】“割大麦的时候”,大约是在阳历四月底、五月初的逾越节。“摩押女子路得”,是在逾越节投奔应许之地的伯利恒。路得是与神无分无关的“摩押女子”,现在她背井离乡地来投靠神,而神真是要借着路得向我们这些外邦人显明,凡是凭信心来投靠神的外邦人,神必悦纳!而路得决定投靠独一真神,这是多么大的信心!但愿我们今天也都要有她这样的信心!阿们!

「创25: 1-34」“亚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给他生了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在创世纪第二十五章中记载了,亚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还有以撒的后代。这里说亚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别处圣经称她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与撒拉相题并论。“基土拉给他生了心兰、约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书亚…。”基土拉的后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们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2 06: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