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媒体:13岁女神童当助教不该被追捧,成长才是正道

京港台:2020-9-9 19:20| 来源:上游新闻 | 我来说几句


媒体:13岁女神童当助教不该被追捧,成长才是正道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这几天,河南商丘女孩张易文13岁在私塾学校当助教,让她再次成为热议焦点——早在3年前,年仅10岁的她以352分的成绩考取商丘工学院,成为一名大专生,她也曾闻名全国。

  4岁开始就在父亲所开“私塾”上学,从未上过幼儿园和小学,十岁上大学的张易文曾被媒体誉为“神童”。最近,大专毕业后的张易文没有选择继续深造,而是回到自家“私塾”成为一名助教。

  

  ▲最近,大专毕业后的张易文回到“私塾”成为助教。图片来源/扬子晚报

  张易文再次成为热议话题,原因有很多。除13岁未达到法定用工年龄,被指雇用童工 外,还源于人们对于“神童”话题的不懈追逐,进而引发对国内速成式教育的思考。

  排除商业炒作的揣测,有人看到了张易文的“成功”,也有人看到这个女孩本不该付出的代价。而笔者想说的是,是有关“神童”速成式教育话题。

  在中国,多数家长对“神童”多多少少都有点向往和痴迷情结,除去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传统文化影响外,在近现代,也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

  在资源短缺的年代,短时间内将优势资源充分发挥,由此带来跨越式发展,这有着快餐时代的考量。正是基于这种考量,除了“神童”,高考状元、清北班等陆续登场。

  投入与产出必然一脉相承,“神童”、“状元”、“天才”是否能如愿以偿继续成功,撩动着人们的好奇心。

  现实中,真正通过公众媒介放大的“神童”式成功案例,确实有一些。但不可否认,一人成功的背后,又是多少次大浪淘沙的结果。那些被淘汰或未被人们知晓的“神童”、“状元”、“天才”,或许付出了常人未有的代价。而要偿还这笔代价,或许得用这些孩子的一生。

  因此就要思考:这样的代价,是不是每个家长或整个社会想要的,同时能承担的?

  从概率上讲,“神童”成功是小概率事件。芸芸众生间,多数人都要归于平淡,也必然要面对平淡。人的一生,不是领奖台、镁光灯下的“短跑”;更多时,柴米油盐式的“长跑”才是人生。

  因此,多数人的成长是平淡、缓缓上升的。在求学年代,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式的成长,才够健康。对于这一点,家长、老师、社会首先要认清,才能让孩子们认清。

  人本身是复杂的,成长除了学历、金钱、地位、智商以外,还有情感等内在成长。基于孩子的先天性格与后天培养,如果简单将教育归结为数学问题,按部就班操作,必有忽略的地方,而忽略就有可能埋下不良的种子。

  正所谓,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人生,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

  因此,教育更像一门艺术,虽有术,但也变化莫测。有些成长犹如“攻城略地”,几次突击就能小有所成,而有的成长需要“润物细无声”。

  正是看到“拔苗助长”式教育的弊端,教育部早就要求,严查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

  透过媒体报道,我们除了看到所谓成功的“神童”,也不乏少年天才多年后犯下违法乱纪的严重后果。

  从小让孩子读“私塾”,走“神童”速成模式,这是少数家长的选择。但选择本身就要承担后果。只重视应试能力而忽略内在品质的速成式教育,即使再成功,大概率也是有问题的半成品,这个结果,家长们能承担吗?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21:1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