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英伟达400亿买下芯片巨头ARM 中国要做最坏打算

京港台:2020-9-17 05:37| 来源:正解局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英伟达400亿买下芯片巨头ARM 中国要做最坏打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抄底还是跑路?美股最新动态

  

  ◆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

  正解局出品

  最近传出消息,美国英伟达计划收购软银旗下的英国芯片设计公司ARM。

  虽然,英伟达宣称将继续保持ARM“在全球客户中的中立性”,但是,这对中国来说,不是一个好消息。

  中国,应该做最坏的打算。

  01

  软银血亏

  英伟达给出的价格是400亿美元,这将是芯片行业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案。

  理解这笔收购案,就得从案件的核心——ARM说起。

  ARM是一家英国企业,自己不生产芯片,而是将芯片架构授权给有兴趣的厂家。

  打个不太准确的比方,ARM研发出一堆菜谱,自己不做菜,而是将菜谱卖给高通、联发科、华为(专题)等厂家,后者利用菜谱做菜赚钱,ARM则收取相应的费用。

  这种商业模式,被称为IP授权模式。

  2016年-2019年,ARM共签署的授权许可总数分别为1442个、1557个、1694个、1767个,成为全球最大的芯片IP供应商。

  

  ARM商业模式

  凭借着低功耗优势,ARM的CPU架构在移动设备上占据绝对垄断地位。

  有数据显示,ARM在智能手机上的份额大于99%、车载信息设备上大于95%、可穿戴设备上大于90%。

  ARM可谓是隐藏在智能手机背后的王者。

  正因如此,日本(专题)软银才看上了ARM。2016年,软银斥资320亿美元收购ARM。这起亚洲企业在英国完成的最大规模并购交易,轰动一时。

  

  软银首席执行官孙正义于2016年7月在日本东京发表讲话

  短短4年过去,软银为什么又要卖掉ARM呢?

  原因很简单,投资失败了。

  日本软银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做的是低买高卖的生意。孙正义的算盘是,先收购ARM,然后将ARM打包重新上市,届时套现离场,大赚一笔。

  万万没想到,被软银收购的第二年,ARM的净利润就持续下降。2015年,利润还有8.43亿美元,到2019年,已经不足3亿美元。

  今年,又遭遇新冠病毒,智能设备出货量大受影响,自然要影响上游企业ARM的生意。

  这么看,2023年重新上市的计划,只怕是没有希望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最近几年,软银投资的印度(专题)酒店初创公司OYO、美国科技公司Uber、WeWork等明星企业,先后失败,拖累了整个集团的业绩。

  今年4月,软银集团公布了2019财年报告,公司预计运营亏损1.35万亿日元(约125亿美元),净亏损7500亿日元(约70亿美元),这是软银15年来首次年度净亏损,也创下了1994年上市以来最大的亏损。

  当年,为了筹资收购ARM,孙正义不惜减持阿里巴巴股票套现了100亿美元。如果不套现,现在的阿里股票市值至少300亿美元。

  

  软银集团资产价值构成,截至2019年5月9日,单位:万亿日元

  这么一算,收购ARM,实在是亏大了。

  为了止损,也为了给股东一个交代,软银只能靠出售资产回血自救。

  ARM正是在出售之列。

  02

  为什么是英伟达?

  今年8月12日,孙正义公开表示,考虑出售ARM的部分或全部股份,并已经在就该事宜展开谈判。

  消息一出,各方势力蜂拥而至。

  潜在的买家,有苹果、富士康、高通和英伟达等业内巨头。

  英伟达最终得手,原因无他,想买+有钱。

  热衷电脑硬件特别是PC游戏的读者,对英伟达应该不陌生。

  简单地说,英伟达是做GPU的。最近几年,英伟达抓住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的风口,业务突飞猛进。

  

  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

  除了GPU,英伟达还想弥补CPU的短板。毕竟,在计算世界中,GPU是加速器,CPU是基座,两者缺一不可。

  收购ARM,无疑能够填补英伟达没有基座的缺憾。此外,英伟达更可以借助ARM,延伸至智能手机、平板、电视、IoT等领域。

  有了ARM这件大杀器,CPU+GPU,给予了英伟达巨大的想象空间。

  想买,还得有钱。英伟达,不差钱。

  最近几年,英伟达市值不断飙升,早已超越了英特尔,晋升美国市值最高、全球第三大半导体厂商。坐拥3000亿美元市值,手头有钱,正是买买买的好时候。

  

  英伟达股价走势

  在价钱方面,英伟达出手大方。

  按照英伟达和软银以及ARM达成的收购协议,英伟达计划支付价值215亿美元的股票和120亿美元的现金获得ARM超过92%的股权。

  此外,如果ARM满足设定的业绩目标,英伟达还将支付至多50亿美元。为了留住人才,英伟达还将向ARM员工支付15亿美元。

  股票+现金,英伟达是最有诚意和魄力的金主,自然获得软银的青睐。

  03

  对中国的影响

  英伟达收购ARM,看起来是天作之合,质疑声却也不少。

  英国工党就明确提出反对,认为ARM是英国最具创新力之一的科技企业。与其说是被收购,不如说是被海外资本掠夺,这将导致工作岗位流失。

  英国工党的担心不无道理,却也有点矫情。早在2016年,ARM被日本软银收购,已经被掠夺过一次了。

  ARM的联合创始人赫尔曼·豪瑟曾公开反对将ARM出售给英伟达,称这对ARM而言是一场“灾难”——

  如果它成为英伟达的一部分,很多授权公司都是英伟达的竞争对手,显然他们会寻找ARM的替代产品。

  

  赫尔曼·豪瑟

  ARM中立性受损,恰恰是外界最担心的。

  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后来被软银收购,ARM都只专注于架构设计,不涉及芯片制造。各司其职、互不冲突,这是ARM大受欢迎、大获成功的基础。

  现在,ARM被芯片巨头英伟达收购,能否继续保持中立,就很值得怀疑了。

  其他芯片巨头特别是英伟达的对手,恐怕也要慎重考虑,是否要继续与ARM合作。

  如果ARM失去中立性,对中国的影响,就更大了。

  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特朗普政府为了绞杀华为,先后向高通、ARM、台积电等企业施压,断供华为。

  放在以前,ARM作为非美国企业,还能顶一顶。现在,被英伟达收购,变成一家美国公司。

  ARM极有可能成为特朗普政府制约中国的一张王牌。

  为了打消市场的担忧,英伟达在公告中承诺,ARM将继续运营其开放许可模式,同时保持全球客户中立性,称这是其成功的基础。

  英伟达太天真了。一旦完成收购,中立不中立,就不是它说的算了。

  因此,中国必须做最坏的打算。

  04

  中国的筹码

  中国,也有自己的筹码——反垄断法。

  按照中国反垄断法的规定,英伟达收购ARM一案,必须经过中国反垄断部门的批准。

  中国应该谨慎评估英伟达收购ARM的利害关系。如果损害中国利益,可以拒绝批准。

  英伟达也可以强行收购,只不过要放弃中国市场。这对英伟达和ARM来说,是无法承受的损失。

  例如,2018年,高通曾计划以440亿美元收购恩智浦,结果被中国否决。高通最后只能支付恩智浦20亿美元的分手费。

  

  新闻报道

  从时间上看,英伟达收购ARM,大概需要18个月才能完成。

  此前,华为海思等中国企业已经获得了ARM v8的永久授权,短时间内,国内芯片设计厂商的后续规划工作不会受到影响。

  中国企业,应该抓住18个月的窗口期,为可能到来的禁令做准备。

  一个可行的思路是,加快基于RISC-V架构的芯片研发。

  RISC-V是一款开源架构,允许任何人自由地用于任何目的,允许任何人设计、制造和销售RISC-V芯片和软件,而不必支付专利授权费。

  

  RISC-V基金会

  更牛的是,为了免于美国政府管制,RISC-V主动将总部从美国迁移至中立国瑞士。

  这意味着,基于RISC-V,中国有可能开发出不含美国专利的芯片,进而摆脱美国的限制。

  这当然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处理器行业,基本是X86、ARM两大架构的天下。

  X86应用于传统PC市场,掌握在美国英特尔和AMD手中。ARM称霸移动市场,现在又被美国英伟达拿下。

  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消息。

  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是,做最坏的打算,尽最大的努力。

 

  这家最好!股市开户分批买入大盘股指基金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3 19:1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