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2021年两大隐忧困扰世界 中国战略缓冲期仅剩1年?

京港台:2021-3-4 10:48| 来源:火星S博士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2021年两大隐忧困扰世界 中国战略缓冲期仅剩1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十年魔咒”终于被打破了。

  还记得2018年开始流传起来的那个“十年魔咒”吗——

  “这是过去十年最糟的一年,却是未来十年最好的一年。”

  

  2018年、2019年、2020年,这三年已经验证了这句话的正确性。

  然而,2021年有望打破这个魔咒,因为2021年有极大概率比2020年略好。

  只是好的原因,却让人开心不起来——全球新冠大流行,人类为此付出了200多万鲜活的生命。

  2020年挖的坑太深,太深,太深:中国仅增长2.3%,差不多是过去四十年最低的;美国下降3.5%,欧盟下降6.4%……

  所以,即便现在大多数机构都给出了不错的预测数据,但这些数据却极具欺骗性。

  实际情况是,大多数经济体依然难以恢复到疫情前的状态,真正恢复可能要等到2022年。

  而2021年是全世界集体疗伤的一年,当然也是大国博弈关键的布局之年。

  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企业来说,谁能更快的从疫情影响中恢复,谁就能抢得先机。目前来看,中国仍握有不少先手之利,但是变数却明显在增多。

  美国新政府虽然行为上不像之前那么跋扈,但是围堵之势不变,布局上则更加缜密;

  欧盟正在更独立与分崩离析之间挣扎,勾画未来欧洲的形象;

  日本(专题)努力不成为中美紧张的象征,但是新的平衡并不容易……

  2021年,世界会稍显平静。只是没人知道这个平静会成为今后的常态,抑或只是更激烈冲突的变奏。

  决定2021年世界大势的关键词就两个:一疫苗,二刺激政策。

  其它的因素,目前来看都是次要的。更凶险的当然也有,只不过它们不会轻易在2021年图穷匕见。

  但是对于两个关键词,人们的心情却是期待夹杂恐惧。

  这就好像巨人推着巨石上坡,疫苗和刺激政策就好比两剂强心针,如果能接着药劲一鼓作气把石头推到坡顶,当然万事大吉。怕就怕,推到中间,药效没了。

   2021年的两大隐忧:

  一是疫苗接种速度是否能比病毒变异速度更快;

  二是经济复苏是否能比刺激政策失效更早到来。

  否则,石头推得越高,受的伤越厉害。

  目前来看,全球主流预测基本上是偏乐观的。

  这里选了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预测,既不过度自信,也不盲目悲观。一个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个来自《经济学人》。

  IMF的预测这两年准头堪忧,连大趋势都会出错。细节就更不用仔细挑了,比如,印度(专题)这个11.5%,估计除了印度,全世界没多少人相信。

  经济学人预测的中值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大体差不多,就是第二章图中,深蓝色的小竖线标记点。

  经济学人的预测包含了更多的信息含量。

  比如它给出了一个波动区间。中国的增速大约在5.5%-10%之间;美国大约在3.6%-6.8%之间……

  这个波动的幅度有点大,让人直接联想到最近日本地震的地震波,这里面有潜台词:虽然整体乐观,但是不确定性巨大。

  开年以来有两个数字让人印象深刻,就和这个不确定性有关,了解这两个数字背后含义的人会感觉有点慌。

  一个是1.9万亿,是拜登(专题)和民主党调用所有权力资源强行通过的新一轮经济刺激法案。

  一个58000,说的是比特币近期最高交易价,58000美元一枚。

  对经济前景的期待与担忧都蕴藏在这两个数字中了。

  1.9万亿美元表明,除了刺激,全球主要经济体似乎没有找到更有效的办法跳出当前的困境。鉴于刺激持续的时间已经不短了,这就会引发一个担心,万一刺激不见效呢?

  或者,在刺激政策真正见效之前,事情已经糟糕到无法挽回。

  58000美元,则明示无法安放的资产,所以有人说比特币就是大通胀、个人财富缩水的报警器。

  现在,我们就对各主要经济体2021年的经济走势做简单的分析点评。

   美国引领复苏

  “美国的GDP增速将出现火箭式的飞速增长,增长速度将超越中国。”

  做出这番预测的,是以布鲁斯·卡斯曼为代表的摩根大通的经济学者们。这是迄今对美国复苏、对世界经济复苏最乐观的预测。

  这份报告认为在美国的强劲增长引领下,世界经济将会上涨7.9%,比IMF的预测高了2.2个百分点。

  能够支持如此乐观情绪的关键原因,就是美国在应对疫情方面实现了拨乱反正,接种疫苗的速度和之前相比仿佛坐了火箭。

  截至26日,全美已经有5000万人打了至少一针疫苗,这还不包括川普任内已经接种的1600万剂。

  这是相当惊人的速度,相当惊人的成绩。

  1月20日就职时,美国新政府承诺要在100天内实现接种1亿剂的目标,现在任务完成了一半,时间仅仅用去了37天。

  拜登或许会对此很骄傲。

  现在最乐观的声音是4月前,美国新冠病毒就将有可能“大部分消失”。

  美国这个大转折给中国人提了个醒,不要光顾着在电视上、网络上看美国的热闹。美国底蕴雄厚,被疫情、对抗折腾了这么久,但只要目的明确,它的行动力堪称可怖。

  现在,美国终于可以憧憬一个美丽的夏天啦。

  最新出炉的美国多项经济数据都表现甚好,1月食品服务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之外,1月零售销售额同比增幅更是创下近26年来最高;与此同时,2月美国Markit制造业PMI仍处历史高位。

  美国的隐忧在于失业率依然很高,这是复苏是否真得到来的关键指标。

  要知道美国大规模财政刺激、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持续了不少时间,持续时间越长,就越像是“毒品依赖”。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换人如换刀,美国将再次承担引领整个西方经济复苏的任务,看起来比较确定了。

   欧盟是麻烦不断,勉力维持

  拿美国和欧盟做一个对比,我们就知道为什么美国是世界第一了。

  和美国的乐观相比,欧盟的前景则略显悲观。

  欧盟2月初的报告,刚刚调低了欧元区2021年增速至3.8%,之前为4.2%。

  美国做的好的地方,恰恰是欧盟做的不好的。

  如果只看疫苗接种,你可能会觉得英国脱欧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根据《世界数据报》的数据,截至2月11日,欧盟已向约4.5%的成年人口接种了疫苗,而这一数据在美国为14%,英国为21%,以色列(专题)为71%。

  这两周,这个差距还在扩大。

  英国已经公布了四步解封的具体举措,而欧陆国家的解封显然注定是要推迟了。

  和美国相比,欧盟的麻烦还不仅仅是官僚主义,美国至少不缺疫苗,而欧洲则是在涉及疫苗的所有环节都没能达成预期的设想。

  由于疫苗是紧急授权使用,所以政府和法律无法强制所有人接种,只能是鼓励和建议。这个时候,欧洲人的散漫和美国人的服从就有了鲜明对比。

  不仅接种速度慢,而且疫苗数量完全不够。

  事实上,这正在加速欧洲的离心倾向。

  目前的预计是,欧洲大多数国家要到8月,甚至12月才能实现“群体免疫”。显然,这将大打拖累欧元区经济的复苏进程。

  除了疫苗,欧洲最大的麻烦是刺激随时可能失灵。

  欧洲很多国家的利率早就在零或者接近零的水平,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拉动效果本就有限,如果社会秩序无法早日恢复,经济复苏无法早日到来,货币政策迟早会面临失效的一刻。

  欧美在货币政策上面临类似的麻烦,只不过,依然是美国的情况好于欧洲。

  2020年欧盟GDP下降了6.4,现在预期今年是增长4左右,这就属于典型的还在坑里的状态。

   日本坐收渔利

  日本的情况和欧洲有点像,2020年经济萎缩4.8%,2021年仅增长2%左右,也处于爬坑阶段。

  但是,从中期来看,日本似乎比欧洲好过一点。

  日本的疫情应对似乎现在才遇到了大麻烦,疫苗严重不足。虽然订购量超过1亿,追加了1亿,但是2月能确保的疫苗只有84万剂,而美国目前一天的接种量就超过167万,根本没办法大规模展开接种。

  所以,日本疫苗担当大臣河野太郎表示,正在考虑把每人接种两剂减少到1针,以扩大接种范围。

  日本的另一个麻烦还在于接种意愿低,当地媒体调查显示只比30%略高。欧美则是79%左右。

  这就让日本经济的恢复略显艰难。

  对中国而言,这也是中日关系调整的关键一年。

  日本占据优势的声音是,“日本要学会与中国共处,而不是成为美中紧张关系的象征。”

  但菅义伟恐成最大的变数。

  事实证明,安倍是一个长袖善舞的领导人,尽管川普的“对华脱钩”措施以美国为中心,也曾多次劝诱日本加入这场“战斗”,但安倍的应对却是两不得罪。

  比如,安倍在他任期的最后半年,才推进“企业回归本土”计划,他大力推动与新冠疫情有关的供应链回流,并向那些从中国带回就业岗位的企业提供补贴。

  这项计划取悦了川普,但也没实质得罪中国。

  因为,从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2020年9月的一项调查结果来看,只有7.2%的在华日企打算或考虑将生产线转移出中国。这比2019年的数字9.2%还要低。

  实际数字大概更低。鉴于日中两国不睦已久,如果企业决策者想减少与中国的关联度,根本不会只有这个数据表现。

  就像大和综合研究所的经济学家斋藤直人说,尽管“避免过度依赖”中国是日本企业决策者们的一个重要目标,但他们“不考虑”在中国市场从事制造活动是不可想象的。

  倒是,菅义伟一直当回事地在放大中日之间的一些分歧。这显示,他并非能够让中日关系稳妥走下去的合适人选。

   中国急补短板

  中国现在正在享受早早控制疫情的时间红利,经济上不会遭遇多么艰巨的挑战。世界工厂在应对疫情这类危机的时候,常常能够展现出很多先天优势。

  疫情让中国的2021年更从容了一点。但也是时不我待,因为这一年很可能是中国迎接剧变的最后一个缓冲之年。

  所以,高层的各种会议、文件都流露出抓紧时间、调整布局、补短板的紧迫感。连多年未见的粮食安全、备战等等都被重新翻了出来。

  美国、欧洲、日本,一方面在应付疫情,一方面也在进行调整,美国调整的幅度最大,计划最长远。

  拜登政府不像川普那么张扬。中国有句老话,蔫儿驴踢死人,所以必须未雨绸缪。

  美国的调整、部署不会在2021年一蹴而就。

  围绕美国的大麻烦更多的是不远的未来,当下的麻烦还是疫情。张文宏医生就说,中国的疫苗接种速度至少应该赶上欧洲。

  否则,一旦发达国家实现群体免疫,中国很有可能会成为病毒新的重点攻击对象。

  假设如果美国在5月实现群体免疫,要求中美取消航空限制,届时中国该如何反应。毕竟,我们的接种率现在连2%都达不到,群体免疫的话接种率至少要60%。

  此外,之前的放水、减税都对中国的各级财政构成压力。

  所以,理解2021年只要抓住两个关键词就好:疫苗和刺激。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6 12:5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