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没毕业先上岗!这种学生太抢手,相关职位增长近50%

京港台:2021-8-11 11:02| 来源:央视财经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没毕业先上岗!这种学生太抢手,相关职位增长近50%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从2018年教育部设立人工智能专业之后,我国累计已有近百家高校开始培养人工智能方向的学生。随着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在这个暑假,不少在校大学生已经提前进入企业,开始了在企业的培训和磨合。

  没毕业先“上岗”人工智能专业人才需求巨大

  李梦瑶是一名河北金融学院的在校大学生,早在大二上学期,她就加入了学校组织的人工智能训练营。校方告诉记者,之所以开办这个人工智能训练营,让更多在校学生提前走进企业,提前“上岗”,更好地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2800亿美元,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也达到了3000亿人民币(专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应用,人工智能专业的人才需求量巨大。

  

  中国信通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魏凯:在生产车间、道路上、农田里、病房里,把人工智能真正使用起来,这类人员的数量需求非常庞大。

  

  智联招聘首席执行官 郭盛:整体人工智能的职位增长量大概是45%到50%,已经非常快了。比如计算机软件、互联网行业、机器制造业里的人工智能,增长都非常快。

  破解人工智能技术落地难 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更新

  采访中记者发现,人工智能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进入企业,能让企业提前锁定人才,也提高了专业学生对产业最新发展的理解。

  专家表示,近年来,在应用层面,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很快,传统的人才培养不仅数量偏少,能力上往往还存在滞后。

  

  河南工业大学校长 李成伟 :我们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与产业的实际往往有一些脱节,特别是像人工智能这种前沿、战略性的新兴行业。传统的专业建设教育资源更新的速度,严重滞后于最前沿的行业,包括人工智能的发展速度。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各高校人工智能专业更多的是以复合专业,即“人工智能+x”的方式发展,结合人工智能与各高校的优势专业,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可即便如此,仍然存在部分专业学生与产业发展不“适配”的情况。

  

  腾讯全球校招负责人蔡治华:企业和高校之间开展人工智能专业的合作,能够解决很多人工智能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在认知层面和决策层面的一些技术,目前还需要一些突破。

  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在人工智能方向的人才培养上,我国多个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正在加强。以产学研的方式培养更多的新型复合型人才,使学生掌握更多实践、应用技能,更好地满足科技企业的真实发展需求。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8 02:2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