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世卫多名雇员被曝"性剥削"非洲女性 谭德塞道歉

京港台:2021-9-30 09:05| 来源:环球网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世卫多名雇员被曝"性剥削"非洲女性 谭德塞道歉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丑闻实锤!世界卫生组织(WHO)28日宣布,2020年由新闻媒体爆出的“国际援助人员对非洲女性进行性剥削”的报道情节属实:经WHO调查委员会方面的查证,确认80多名涉案嫌疑人中至少有1/4直接受雇于世卫组织。对于这一尴尬事实,世卫总干事谭德塞对受害者进行公开道歉。有媒体指出,由于国际救援人员自带“光环”,且相关国际组织缺乏必要的问责机制,披着“慈善”外衣的行恶之人很难受到相应的法律惩处。

  据法新社29日报道,英国路透社与非营利新闻机构“新人道主义”去年发布了重磅调查性报道,披露了多个国际组织工作人员2018年至2020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借抗疫、援助之名“性侵和性剥削”当地女性的恶行。这篇报道共记载了50多名女性受害者的口供,所涉及国际组织包括世卫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移民(专题)组织、无国界医生和乐施会等。丑闻爆出后,WHO成立了独立调查委员会,并派遣工作人员向受害女性了解情况。

  28日,调查委员会发布35页的报告,证实了涉案的83名嫌疑人中至少有21人出自WHO。在委员会探访的女性受害者中,年龄最大的34岁,最小的仅13岁。报告称,2019年4月,WHO一名司机在路边拦下了一名卖电话卡的未成年少女,提出要送她回家。然而,少女上车后司机直接将车子开到了附近一家旅馆,对她实施了强奸并致其怀孕。调查委员会成员库利巴利透露,很多涉案男性在作案之时都拒绝采取安全措施,导致29名女性受害者怀孕,其中一些女性被迫打胎。

  据卡塔尔半岛电视台报道,在28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世卫总干事谭德塞当众道歉,称“这是WHO经历的黑暗时刻”。他承诺WHO将采取“零容忍”态度追究肇事者的责任,痛斥这类情节“不可原谅”,并表示涉案人员均将暂时被调离决策岗位。WHO非洲区域主任莫埃蒂表示,调查结果“令人心惊与心碎”。目前,WHO终止了4名涉案雇员的劳动合同,并表示“永不续用”。WHO将把实施强奸行为的嫌犯移交给案发所在国,让他们接受当地法律的制裁。

  据“德国之声”报道,该案件中的受害女性大多数生活在埃博拉疫情肆虐的地区,无论是经济还是生计均无保障。在这样的窘况下,当地的国际组织工作人员对她们而言几乎处在“绝对的领导地位”。

  涉案人员向受害者实施“潜规则”的手段很多,比如允诺工作、升职机会,或者索性拿停发工资、中止合同为要挟。刚果民主共和国一名女性对媒体坦承:“如果有(国际救援组织的)外国人喜欢你,你也愿意屈服,马上就能得到想要的工作。我之前只是埃博拉治疗中心的一个清洁工……但在一个月之后,那个男人就升我当了管理人员。”

  另一名受害者反映:“因为有埃博拉疫情在,找工作特别难。这些机构在招工的时候,领导层明确表示让我们和他们‘睡’。如果拒绝,就肯定得不到工作机会。”

  《纽约(专题)时报》称,在国际组织设立的机构中,性交易非常普遍。刚果(金)贝尼市的一名档案管理员告诉媒体:“所有人都得以性易物……有一次我想打盆水洗一洗,都被要求拿身体来换。”还有不少女性遭遇到了更为卑劣的套路,比如被“下药”,在工作场合被“突袭”或“堵门”。尤其可恶的是,个别性侵者自己都带着一身性病,还不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导致受害人也被传染:一名已婚女性为保住工作被迫和老板发生关系,最终被传染了艾滋病。

  对于雇员的恶行,WHO调查委员会在调查报告中承认世卫组织的“失察”,称对这类情况“完全没有准备”,这属于“体制性的失调”。委员会方面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招聘流程存在弊端,在当地雇用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而他们入职后又疏于培训。路透社则将这种局面归咎于WHO方面的“不作为”,称很多受害者在遭到骚扰、侵犯后都缺乏必要的协助,且WHO某些高级官员“明明知晓却毫无行动”。

  事实上,少数道德败坏的国际工作人员以“援助”之名在受灾国家为非作歹、令所属组织名声受损的现象由来已久。据美联社报道,2005年至2017年,联合国在全球范围内共收到约2000份涉及性侵的投诉,其中700起集中发生在埃博拉疫情肆虐的刚果(金)。专家表示,这类现象归根到底是监管与问责制度的缺失所致。如果肇事者是外籍,则享有一定的豁免权,遣送回国后往往可以脱罪,包括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都很少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零容忍”。路透社称,即便是WHO此次已经指出了性侵嫌犯的身份及涉案情节,他们究竟能不能被起诉仍是未知数。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4 06: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