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前景与企业机遇

京港台:2021-12-2 06:40| 来源:多维、郑永年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前景与企业机遇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央政府正在对民营企业进行改革,对处于垄断地位的民营企业进行整顿,因为垄断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垄断而获得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是不健康的。整顿主要聚焦在三个领域:房地产、教培、高科技。有人认为中央采用了对民营经济不利的政策,但从长远角度来说,反垄断对民营经济的长期发展打下了一个制度的基础。

  畅通国内大循环不能忽视的“一驾马车”

  从国内层面来看,目前正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题、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何以国内大循环为主?最主要的是因为国内消费对中国的经济贡献占重要比例。

  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国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分别是投资、外贸和消费。我国通过几十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基本上处于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

  另外,基础设施投资是一个有序的过程,老旧的基础设施逐渐进行更新。例如,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公路、港口、空港等各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已经相对完善,甚至超过发达国家某些地区。所以,基础建设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不会太大,不能完全依赖基础设施建设来促进经济发展。

  在外贸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当前形势下,对外贸易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面对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尽管中国已复工复产,但国际航线仍受到影响。

  近月来,美国集装箱囤积港口的新闻频繁出现,物流费用持续上涨。虽然在改革开放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美和中西经济相互依赖程度很大,但美国拉拢盟友对中国进行贸易脱钩,长江三角洲、粤港澳大湾区的出口民营企业已感受到非常大的压力。

  在消费方面,目前内部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巨大。改革开放以来,中产成长速度很快,尽管比例不高,占30%左右,但从数字上来看,现在约有4亿人,相当于美国的整体人口。

  世界评估机构预估到2035年中国中产人口最高为8亿,最低为6亿。这可能是历史上从未见过的庞大的市场,因为中产是消费的主力军。

  共同富裕不是第三次分配

  “十四五”启程,浙江省被委以“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省域范例”的历史使命。壮大中产阶层是共同富裕的破局之道。随着中产的强大,国内的消费水平和能力会逐渐提高。

  对于企业家来说,如何促进内部消费,可以多动脑筋。共同富裕,并不是社交媒体上讨论的第三次分配。共同富裕是为了通过可持续发展来实现共同富裕,在继续做大大饼的基础上分好大饼

  为了继续做大大饼,中央政府正在对民营企业进行改革,对处于垄断地位的民营企业进行整顿,因为垄断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通过垄断而获得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是不健康的。

  目前主要聚焦在三个领域:房地产、教培、高科技(网络平台)。这个整顿,有人认为好像中央采用了对民营经济不利的政策,但从长远角度来说,通过反垄断对民营经济的长期发展打下了一个制度的基础。

  民营企业在改革,国有企业也在改革。今年,中国正式申请加入CPTPP,此举有利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在加入WTO后,当时的朱镕基总理就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改革。

  既然选择加入CPTPP,就表明了中央改革国有企业的决心。国进民退看法是不正确的,大型的垄断性民营企业要改革,国有企业也要改革,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

  中国企业家要抓住机遇塑造可持续发展

  去年,中国和东盟等国家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个协定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RCEP协定实施后,会对美国和欧洲产生压力,因为这是很大的市场。

  去年中国和欧盟接受了中欧投资谈判的协议,但最近因为政治原因暂时搁浅了。 从长远角度看,政治原因来的快去得也快,所以最后中欧投资协议还是会继续施行。

  中国近代以来经历了三次开放:1840年和1860年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以后,我们被迫开放,这是第一次开放;1980年初,邓小平先生主动开放,这是第二次开放;现在进入习近平(专题)新时代,已经开始了第三次开放。第三次开放不仅仅是要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引导中国逐渐走向国际舞台的中心,作为一个大国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所以,从总体上来看,尽管我们现在还在经历新冠疫情,国际环境具有不确定性,但中国早已不是吴下阿蒙,有强大的能力来重新塑造对我们有利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40年后,我们要抓住国际机遇,塑造一个对自己可持续发展非常有利的经济环境。

  实现共同富裕无疑是很大的政策议程。在这个形势下,中国的企业家,不管是民营企业还是国有企业,要牢牢抓住机遇,将自己的发展提高到新的台阶,在这个基础之上,将国家的经济也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 本文根据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教授于 11月24日在“方略与路径——2021第14届《浙商》年会的演讲稿修改而成。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11 09:0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