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龙宫小行星的岩石样本首次分析:太阳系最黑物质

京港台:2021-12-22 00:38| 来源:中时新闻网 | 我来说几句


龙宫小行星的岩石样本首次分析:太阳系最黑物质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日本小行星探测器「隼鸟2号」(Hayabusa-2)在去年底完成携回「龙宫」(Ryugu)小行星的岩石样本,如今首批分析报告终于出炉。这些岩石非常黑,反光率只有0.02%,称的上太阳系里最黑暗的物质。

  科学警报(Science Alert)报导,「龙宫」小行星原名 1999 JU3,是一个直径仅有1公里的小天体,它也很寻常,被分类为「C型小行星」,是太阳系中最常见的小行星之一。从遥测观察就知道,这些小行星富含碳,因此颜色很深。

  虽然它很普通,但它注定名留天文学史册,因为它是第2颗取回土壤岩石样本的小行星。至于第1次任务也很传奇,就是「隼鸟1号」(Hayabusa)的「纟川」(Itokawa)小行星探测任务,它命运多舛,虽然成功返回,但是样本收集系统故障,仅取得微量的尘埃。

  隼鸟2号则在前辈的经验下取得完美的成功,取回的岩石样本多达10公斤以上。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 (JAXA) 的天文学家矢田彻(Toru Yada),完成了龙宫的第一篇论文,他提到这颗小行星非常黑暗。通常C型小行星具的阳光反射率是0.03~ 0.09,这已经很暗了,但龙宫还要更暗,仅有0.02,意思是阳光照在龙宫上,只有2%的光线会被反射,相比之下柏油沥青都比它会反光,沥清的反光率为0.04。

  这颗小行星也是非常多孔的,孔隙率为46%,可以说相当的疏鬆。以前地球上也有收集一些碳质陨石,不过都相对结实,这并不奇怪,因为孔隙多的陨石早在大气层就烧光,或是分解了。

  法国巴黎萨克雷大学(Université Paris-Saclay)的天文学家保罗盖特(Cédric Pilorget)也分析了龙宫的成分。龙宫的岩石类似硅酸盐质页岩,或是黏土矿物为主,不过地球上的页岩与黏土矿物是水合成的,但是龙宫并不是,这可以说明它多孔的特性。

  龙宫的岩石被证明是太阳系里最原始的,它是太阳系生成后的残余物质,或许正是星际尘埃的典型。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科技前沿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6 17:2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