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四川乐山大佛黑鼻 专家会诊 民众却吁:放下吧

京港台:2022-2-6 00:07| 来源:中央社 | 评论( 12 )  | 我来说几句


四川乐山大佛黑鼻 专家会诊 民众却吁:放下吧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四川乐山大佛因为无法根治的渗水问题,频频启动修复,每隔几年就鼻部渗水发黑的大佛让专家伤透脑筋,但民众却相对“佛系”,有网友劝专家“随它去”。

  综合新华社、中国新闻周刊报导,乐山大佛是世界现存最大的石刻坐佛,通高70多米,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巨大的佛像开凿在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的红色山岩体上。然而,红砂岩山体易受风化病害,有的岩体表面明显泥沙化,用手指轻轻一蹭便可能脱落。

  虽然乐山大佛2019年已完成整修,但没多久时间,大佛的鼻部又因渗水发黑。

  2019年4月,乐山大佛结束了200多天的修复,但这份光鲜没持续多久,几个月后,黑斑再度出现在大佛的脸颊。到2021年12月21日,从岷江河畔远眺,枕著绿树的大佛与皴石融为一体,只有鼻子是“黑三角”,微生物组成的黑斑爬满脸颊,蔓延至全身。

  

  乐山大佛又出现黑鼻。新华社

  报导说,“鼻黑”、“脸花”已经是乐山大佛面容的常态。在过去几十年中,历经数次粉刷的大佛,脸部抹灰多达6、7层。四川盆地氤氲的水气,入侵修缮层的细孔,成了微生物的乐园。

  1月8日,四川省文物局组织、多名专家参加的石窟保护座谈会在四川乐山市召开,乐山大佛景区党工委书记左小林表示,距离上一次大规模修缮完成还不到3年,大佛就已“脸花鼻黑”、“流泪”、“长草”、“开裂”等。

  他说,由于气候潮湿、雨水多、依存岩体性质等因素,长期以来乐山大佛的水害、生物病害、风化病害、修复层开裂剥落等问题相当严重。

  报导说,多名专家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敦煌研究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他们在现场勘查后一致认为,乐山大佛存在多种病害,最主要的病根在水患。

  1914年以来,乐山大佛先后进行了7次较大规模的表面修复,但都没有从根源解决问题。

  此外,大佛修复的时间愈久,对依赖旅游的当地也是极大的压力。2018年,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全年接待游客410.12万人次,门票收入2.96亿人民币(专题),在全中国石窟寺景点中居于前列。

  而在乐山大佛大整修的2019年,景区门票收入比2018年减少7000万。报导引述景区相关人士表示,大佛经过那次维修后,景区人员收入甚至受到了影响,“加班费和绩效奖金都变少了”。

  乐山大佛的修复处处难关,中国民众却没有专家这般忧心。有网友“佛系”回应称:“它本来就应该『脸花鼻黑』,为什麽一定要美化修饰它呢?”、“不如随它去,佛学的精义,难道不是放下”。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1:0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