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疾控最新研究:进口假牙或为1月珠海疫情源头

京港台:2022-3-20 19:16| 来源:澎湃新闻 | 评论( 11 )  | 我来说几句


中疾控最新研究:进口假牙或为1月珠海疫情源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随着传染力更强的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在海外占据了主导地位,进口物品的传染风险也越来越引发关注。中疾控周报(CDC Weekly)最新披露了一起可能由假牙引发的奥密克戎本土聚集性传播。

  此前,中疾控周报曾披露过一起可能由北美邮寄文件导致的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北京聚集传播案例。

  论文披露,2022年1月13日广东省珠海市疾控中心接到通报,中山市坦洲镇发热门诊发现了1例本土新冠病例。当天,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前山街道等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南屏镇共发现4例新冠病例。

  珠海市疾控中心从本地病例的密切接触者中筛查出了34例阳性。广东省疾控中心对其中的20例进行病毒基因测序,经鉴定均为新冠Omicron变异毒株BA.1。

  38例奥密克戎感染者中,76%为轻症(26/38)或无症状感染者(3/38),24%为新冠中度病例(9/38);79%的轻度或无症状感染者(23/29)完成了2剂以上的灭活疫苗接种;83%的15岁以下感染者症状为轻度(15/18),70%的成人感染者为轻度或无症状(14/20)。2个年龄组无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P>0.05)。前述新冠感染者的主要症状为咳嗽(49%,17/35),发热(29%,10/35),咽干(23%,8/35))。16%(6/38)的感染者CT影像显示肺部有炎症,儿童为17%(3/18),成人为15%(3/20)。

  珠海市疾控中心发现,疫情主要集中在学校、工作场所和家庭。

  

  资料图

  珠海市疾控中心在论文中披露,2022年1月8日,在C公司工作的一名34岁女性出现症状,她是当地的第一个病例。她家庭中其他3个成员情况如下:丈夫为游艇码头司机,女儿在B小学读书,儿子在A幼儿园就读,三人均在2022年1月11日均出现症状。

  此次疫情是由家庭聚集性病例向幼儿园、小学和公司蔓延,随后连续导致7个家庭出现聚集性病例。在前述家庭中的继发感染率为15.8%。

  

  病例传播及代际间隔

  珠海市疾控中心表示,这次聚集性暴发产生了五代病例。采用病例发病时间间隔计算代际间隔时间,平均值为3.37天,标准差为1.70天。1月8日至21日的基本再生数(R0)为1.3(95%置信区间:0.8,2.0)。1月13日,有效再生数(Rt)最高为5.5,1月19日后Rt迅速下降至1以下。

  

  Rt值变化

  在中国内地,2021年12月天津报告了首例境外输入型新冠奥密克戎病例。自2020年2月4日以来,珠海没有本地新冠病例。而珠海这起疫情中的第一例感染者在发病前一个月内从未离开珠海。

  她所在的C公司主要承接国外义齿(即假牙)、牙模的定制生产。货物是通过快递从欧美进口的。这名34岁的女性是C公司的客服人员,2022年1月1日至11日间她偶尔在没有防护(不戴口罩和手套)的情况下在收货区帮忙提货。

  1月16日,珠海市疾控中心从C公司采集了670份环境样本,检测出6份阳性样本,其中5份阳性样本来自感染者的工作区,1份阳性样本来自一楼进口模具包装的内部。

  珠海市疾控中心表示,在周边城市发现新冠病例后,珠海迅速在附近区域开展了大规模人口筛查。早期发现和隔离在遏制这次奥密克戎疫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如果不及时阻断幼儿园和小学的疫情,很容易在社区蔓延并引发流行。

  论文披露虽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冷链食品以外的材料能够成为新冠病毒的传染源,但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珠海市疾控中心认为进口的义齿和牙模可能就是此次疫情的源头。

  据南方+报道,近日,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加强义齿生产加工企业监督检查,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深入一线实地巡查。经查,珠海某美义齿科技有限公司违反责任承诺和疫情防控要求,私自接收和加工进口牙模。监管人员当场要求其立行立改,待整改到位并经审查通过后方可恢复生产。

  可查资料显示,前述疫情发生后,珠海市市场监管局对全市义齿加工企业实施分类疫情防控,在广东省率先印发《珠海市义齿生产加工企业进口牙模新冠病毒防控工作规范指引(第一版)》,引导企业规范有序落实防控主体责任,做好场所、物料、生产加工过程、人员等各环节、各方面疫情防控工作;同时,着力加大检查频次和力度,对珠海市在产的36家义齿加工企业实现全覆盖检查,对发现的高风险岗位人员培训记录不全等问题要求企业立即整改;强化与海关、邮政、卫健等部门信息共享和工作协调,共处理口腔诊所个人收境外牙模快递、未复工企业接收进口牙模等2宗事件,及时防范化解风险隐患。

  值得注意的是,3月19日,国家邮政局召开视频会议,要求以近期突出涉疫事件为教训,举一反三,加强寄递全链条疫情防控,补齐措施短板。会议要求强化寄递渠道外防输入,落实进口国际邮件快件首站消毒责任制、投递前静置期和用户收件防疫提示要求。

  香港(专题)大学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也强调了奥密克戎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时间超长。研究称,奥密克戎变异株在玻璃、塑料、不锈钢等光滑表面上可带毒传播7天。

  事实上,为了防控境外物品携带病毒入境,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曾多次发布文件,要求各口岸对进口邮件和货物进行全面消毒,希望在关口拦截被污染的物品。口岸消杀,快件公司也会消杀,但现实中还是出现了进口水果、国际邮件核酸检测阳性的案例。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此前表示,目前国际上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态势仍在持续,进入到中国的邮件和货物,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的可能性。一些病毒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逐渐死掉,但在特定条件下,有些病毒不会死亡,货品就会具有传染性。

  张流波说,假设在国外物品上污染的新冠病毒量比较大,同时转运工人一咳嗽,一喷嚏,可能唾液、痰液上面有机物比较多,对病毒有比较好的保护作用。再加上现在北半球是冬天,病毒存活的时间就会长很多。如果再经过空运,时间又短,这个时候我们在接触到这些货品的时候,接触到这些包装表面的时候,就可能存在着感染风险。

相关专题:新冠肺炎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3 00:4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