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都11年了 原来《甄嬛传》没过气全靠她?

京港台:2022-5-30 13:00| 来源:她刊 | 我来说几句


都11年了 原来《甄嬛传》没过气全靠她?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最近这个月,可以被称作“甄嬛月”了。

  先是《甄嬛传》的制片方表示,开播11年,《甄嬛传》每年带来的收益还有上千万。

  堪称养老保险。

  

  接着,被一部剧保了一生富贵的乐视连夜出来谢谢甄嬛,并表示自己还没倒闭。

  

  还有各种甄学家密集整活,玩梗考古,二创出圈。

  

  前几天的农历四月十七,全网还一起庆祝了甄嬛的316岁生日。

  

  热搜霸屏,全民复古。

  巧的是,最近另一部宫斗神剧《金枝欲孽》也有水花。

  作为初代后宫狠人代表,邓萃雯在接受采访时却说自己不喜欢宫斗剧:

  “宫廷是没有爱的,所以才要斗要攀比。”

  

  一句话揭开了后宫女性华服珠翠下的贫乏和身不由己。

  这其实说的也是《甄嬛传》。

  这十多年来,只要说到《甄嬛传》,必有人提《金枝欲孽》。

  

  一个被奉作精致华丽又环环相扣的宫斗巅峰,另一个也被尊为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的宫斗鼻祖。

  它们的不同之处也很明显——

  《甄嬛传》说一个女性踏着一众女性的枯骨,可以站上权力之巅。

  

  《金枝欲孽》则讲一众蔑视皇权的女性,为自由勇敢叛逃。

  

  在她姐心里,二者没有绝对的高下,反而认为这看似迥异的两部剧,本质上都讲了同一个核心:

  在吃人的后宫之中,一个个鲜活而有情有义的女性,被当作工具和牺牲品。

  受制于人,求爱不得,走向虚无。

  它们都讲人性的泯灭与持守、蜕变与觉醒,以及那些至今仍有回响的女性宿命。

  而这也是这两部神剧历经一二十年,依然长盛不衰的活力所在。

  

  女性的同一种命运

  《金枝欲孽》的戏台由四个女人搭起,《甄嬛传》更是一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大群像戏。

  但这一群出身、性格各不相同的女性,却在宫廷之中,经历着同一种命运——

  走向幻灭和衰败。

  

  她们带着情爱的憧憬而来,最后也都在帝王家直面情爱的破碎。

  《甄嬛传》的片头唱情关难过:

  天机算不尽 交织悲与欢

  古今痴男女 谁能过情关

  《金枝》的主题曲讲爱的凄苦:

  梦半醒 我方知这样寒冷

  何谓爱 无非凄风苦雨间

  紫禁城里付出的真心,从来没有好下场,每个女人求爱都求来一场空。

  后宫一枝独秀的甄嬛,敌不过“莞莞类卿”,她从未真正拥有过皇帝的爱,只是白月光的一个替身。

  一次次的失宠、复宠,博弈、猜疑,打碎了倚梅园雪夜里的祈愿,白首不相离不过是一番痴心,所谓的爱,并不专属于任何人。

  

  宜修和华妃也都对皇帝一片痴情。

  最后,一个得来厌烦至极的“死生不复相见”,一个直到欢宜香的秘密被揭破之前,还相信皇帝对她同样真心。

  

  深宫葬送女性的情爱,甚至葬送她们对情爱的期待。

  《金枝欲孽》亦是如此。

  唯一爱着皇帝的皇后,被嫌弃,被无视。

  

  如玥和尔淳,都是三角恋里的第三人,爱而不得。

  和孔武两情相悦的安茜,死在了出宫的路上;玉莹和孙白飏一起葬身火海。

  有情人生离死别,痴女求来一场虚妄,才是后宫女人争宠的残酷真相。

  邓萃雯说“宫廷没有爱,才要斗,才要攀比”,没有爱,一切就可以拿来算计、图谋。

  为了家族,也为了孩子。

  女人们走进皇宫时,大多背负着家族的使命,同时,她们也都受家族所累。

  就像沈眉庄说:“咱们这些人哪有为自己活着的,父母兄弟,亲族门楣,无一不是牵挂拖累。”

  

  太后对宜修说得最多的话,是保全乌拉那拉氏满门的荣耀。

  甄嬛为了流放的家人,甘愿选择再入皇宫。

  华妃既享受了年家女儿的荣宠,又因为姓年而被枕边人算计。

  玉莹只有在宫里站稳脚跟,成为宠妃,她做小妾的娘在老家才有好日子过。

  

  女性的个人命运捆绑在家人身上,在深宫之中,她们也摆不脱千里之外的家族幽灵。

  家族之外,求子是后宫女人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毕竟孩子比虚无缥缈的帝王之爱靠谱得多。

  所以宫里的女人,要么在怀自己的孕,要么在打别人的胎。

  因为怀不了孕,有人可以放下嚣张的面具,露出难得的脆弱和悲伤,比如华妃。

  

  也有人可以放下人性,祭出麝香,比如安陵容、祺贵人、宜修组成的安祺拉打胎小分队。

  甄嬛一步步成功上位,离不开争气的子宫,和后宫孩子资源的再分配。

  和华妃同样跋扈的如玥,地位再稳,还是求子心切。

  

  后宫里的怀孕、流产,直接关联着宠妃变弃妃,或是弃妃东山再起。

  孩子即筹码,女性的宫中际遇,跟子宫息息相关。

  由此,稀缺的情爱,泛滥的欲望,与子嗣、家族背后的利益,交织出深宫女性的同一种命运。

  没有止尽的算计,不计代价的谋夺,人人受害,人人害人。

  她们拿爱、良知,甚至人命去换想要的东西,也成为别人谋利的工具和傀儡。

  四面红墙之内,高高在上的皇帝掌握着生杀予夺的大权,身不由己的女性只能被摆布,被吞噬。

  她们得到了前呼后拥的锦衣玉食,却也失去了自我和自由。

  来自五湖四海的女性,被吃人的后宫同化成同一张脸。

  即便她们也曾是天真的少女,也曾有过善良和真心。

  

  《金枝欲孽》讲崩散后的逃离,《甄嬛传》讲遇神杀神的升级,看似给了女性不一样的结局,可本质上并无不同。

  逃离的人要重建破败的人生,笑到最后的人,想要的始终都没有得到。

  

  女性争权夺利,互相戕害,最终都走向同一片虚无,那里有越不过去的皇权和父权,也有早已模糊的自我。

  无论是身居高位,还是仓皇出逃,最后都是无人生还。

  紫禁城里,没有人是赢家。

  

  

  女性的同一种选择

  宫斗,讲的都是鲜活女性的泯灭与沉沦。

  姐妹为情为利,反目成仇,下位者战战兢兢,上位者何尝不是如履薄冰(电视剧)。

  “白首不相离”只是一片痴心,“逆风如解意”也是妄念。

  除了迎难而斗,后宫没有退路,得到即是失去。

  

  但除了讲女性的悲凉之外,《金枝欲孽》和《甄嬛传》还共有一个温情之处。

  它们都讲女性在宿命的挣扎中没有退路时,还能在有限的空间里觉醒,保有对爱和自由的信念,互相扶持,彼此成全。

  这也是残酷里为数不多的闪光之处。

  即便甄嬛已经被皇帝伤得体无完肤,也依然会告诉浣碧,夫妻之间最要紧的是真心。

  

  沈眉庄的心死之后,还能重新燃起火焰,义无反顾地和温实初奔赴一场注定艰辛的爱情。

  玉莹一边说着自己在争斗中已经没有了良心,一边却又甘愿和心爱之人一起在大火中赴死。

  

  宫墙冰冷,她们留存着最后的一点暖,要爱,相信真心。

  相比于纯粹的圣母般的善,复杂摇摆后的选择,更为动人。

  而更难得的是,女性在猜忌里,还能始终不忘互相成全。

  比如成全姐妹间的情谊。

  安陵容的背叛有多可恨,沈眉庄的不离不弃就有多可贵。

  眉庄和甄嬛一起入宫,友情没有因为同为妃嫔而变质,一人受宠,另一人绝不嫉恨,往往还低处有照拂,高处有体恤。

  正是这份扶持,让两人相伴着度过了深宫的寂寂岁月,打破了姐妹必成仇的诅咒。

  

  而尔淳对玉莹的成全,叶澜依对甄嬛的成全,则是女性对女性爱情的成全。

  尔淳和玉莹斗到水火不容,但最后还是想带她一起出宫,希望她能和孙白飏白头到老。

  叶澜依这样桀骜的人,知道甄嬛是自己的情敌,也一次次帮她逃出险境,这里面有对允礼的爱,更有一些后宫女性之间的理解。

  

  还有一种更温暖的成全,是成全她的余生。

  甄嬛让妹妹玉娆嫁得意中人,也让浣碧嫁给了倾慕已久的允礼。

  她让她们实现自己再也实现不了的心愿,代自己去看宫墙外广阔的天地,和所爱之人度过余生。

  

  这和《金枝欲孽》的结局异曲同工。

  如玥和安茜为了成全尔淳,一个留在宫中,一个付出了生命。

  她们都想逃出去,哪怕最后只有一个人能成功,那就是所有人的成功。

  “如玥没做到的,我希望我能做到,我没能做到的,希望你能做到”,是女性念想的传递。

  安茜的故乡和亲人,成了尔淳的故乡和亲人,她们将在生死相隔后,共享同一种自由灿烂的人生。

  

  玉娆、浣碧背负着甄嬛未遂的心愿,尔淳也背负着如玥、安茜的期待。

  她们都要成全对方,去替自己过另一种开阔天空的生活。

  

  这种“girls help girls”的叙事,不是现代女性高呼的独立清醒,而是古代女性物伤其类后的互助。

  是“既然我无法拥有了,你能拥有也是好的”。

  她们越不过皇权、父权的高峰,但好在有女性间纯粹的互相怜惜和扶持,有同类在低处的体察和关怀。

  支撑着她们在复杂中保有善念,在沉沦中不断觉醒,要逃离,要自由,去过本该更多彩的一生。

  所以,后宫不至于完全泯灭了她们的良知,温情之下,留下了冤魂和仇恨里最后一片精神净土。

  

  宫斗之外的现实回响

  《甄嬛传》和《金枝欲孽》如一朵双生花。

  共同诉说了封建社会女性悲凉的境遇,被动的命运,以及她们又痴又醒的复杂人性。

  宫斗其实已经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但我们也看到,这两部神作在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语义,焕发新的活力。

  它们永远可以用最时髦的方式,让沉入历史的宫廷故事,在现实中持续回响。

  比如滴血验亲的名场面可以契合当下的测核酸。

  

  安陵容入选的画面,可以是考研考公上岸的许愿池。

  

  图源:豆瓣

  表情包更是永不过时的文化符号。

  

  

  

  剧中的人物和情节在这十多年间的现实中反复重现,衍生出了一种奇妙的共同记忆。

  因为它们本就是现实的。

  二者都披着宫斗的外衣,讲述现实生活里痴男怨女的生活。

  郑晓龙想传达给观众的是:

  “后宫作为一个特殊世态的缩影,聚敛了整个尘世的浮华和欲望以及无奈,而此间冷暖也只有生活其中的人自知自识。”

  《金枝欲孽》的故事,更是脱胎于当年报纸上时事、家庭、婚姻、女性问题的新闻。

  导演戚其义也说:

  “我们只不过将这些化成一个以紫禁城为历史背景的戏,带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于是,夫妻、姐妹的关系,家庭、职场的经营,我们都能在剧中解读出同步当下的含义。

  一次次把已经作古的故事,和正在发生的现实相连。

  

  古代的故事,映照着如今我们身边的世相。

  跟着变化的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作品,才如此经久不衰。

  同时,它们也映照着当下女性的际遇的起伏。

  身为女性,大概都能在剧中看到某些阶段的自己。

  因为它们讲后宫的女性命运,更讲那时全体女性的命运,也一笔笔勾勒着你我的身影。

  深宫中女性的挣扎、迷失、醒悟、出走,何尝不是你我在浮世中困顿着前行的投射。

  以前我们恨安陵容的刻毒,现在也理解她也有她的自卑和无奈。

  以前觉得如玥、华妃的霸气侧漏看得人爽快,但现在明白她们也是困于后宫的可怜人。

  

  这里没有纯粹的善与恶,各有各的艰难和幽暗,她们不过是如你我一样,沉溺于七情六欲的浊骨凡胎。

  好在女性还能觉醒,能抗争。

  看透了“君恩不过如是”的眉庄,可以为自己痛快活一场。

  安茜永远在鼓励尔淳走出深宫的迷雾,找到迷失的自己,当一个人成为了自己,男人和情爱都已不再重要。

  

  这样的女性自救与互助,也是当下众多女性在走的一条路。

  《甄嬛传》《金枝欲孽》感动过我们的,从来不止精巧的步步为营,闪现的纯粹赤诚。

  更多的,是我们所共情的那脆弱又强大的女性命运。

  这两部神剧,已经成为一种成长印记,随着年龄增长,不断丰富出新的血肉。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娱乐八卦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12-8 00:0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