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培训业者违规经营 家长只在乎成绩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央社台北10日电)中国媒体报导,进入中国颁布「双减」教育政策后的第2个暑假,一些校外暑期托管班表面上是素质教育,但内容仍是学科辅导,许多家长只希望孩子成绩好就好,不介意培训机构是否违规。
今年6月,中国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做好2022年暑期校外培训治理有关工作,强调要严防暑期学科类培训机构隐形变异违规开班、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的培训机构违规展开学科类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超范围展开学科类培训等问题发生。
中新社报导,为了躲避监管,一些隐形托管班在课程名称上体现素质教育,但课程内容依然围绕学科辅导,让孩子提前学更高年级的课本,并安排课外作业和教辅资料。
比如写作课叫「小记者班」,宣称培养孩子与人沟通、自我表达的能力。正式上课后,老师会安排课堂写作,授课内容也是围绕应试作文。
此外,这些托管班也给学童许多课外作业。
报导说,这些现象并没有让家长感到排斥。双减政策刚公布的时候,一些机构按照规定把学科补习班变成才艺兴趣班,招生率立刻下降了一半。等到实质上恢复学科补习后,招生名额又满了,主要依靠家长相互介绍。
报导引述一名家长说,「大部分家长就是希望孩子成绩好,以后有更多选择机会,这一点不会变」。
去年7月24日,中国官方发布「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
为减轻学生校内和校外的学习负担,这项政策规定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课程不得在週末、寒暑假等节假日组织补习,对业者的发展也提出许多限制。但实行一年多下来,除了补教业倒闭、裁员消息不断,存活下来的培训班也依然有「阳奉阴违」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