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青年最难毕业季 官方归咎于求职者

京港台:2022-8-17 03:10| 来源:中央社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青年最难毕业季 官方归咎于求职者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中国7月份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19.9%创今年新高。图为贵州大学2022年毕业典礼。(中新社)

  (中央社台北16日电)中国7月份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19.9%创今年新高,中国国家统计局表示主因是毕业季导致。官方先前解释此为「摩擦性失业」,归咎于求职者个人选择,网友讽创造新名词,就可以不算是失业。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自今年2月起每月发布的数据,全国城镇失业率以及31个大城市的失业率,最高峰落在今年4、5月间,分别为6.1%与6.9%,之后就呈现下降趋势至今。

  但另一方面中国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呈现攀升趋势,7月份已达19.9%,也是目前为止最高点。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中表示,随着疫情形势好转,经济逐步恢复,城镇失业率回归正常水平。其中,25至59岁就业主体人群失业率向下,带动今年7月份整体失业率不升反降。

  至于青年失业率方面,随进入毕业季,毕业生集中进入劳动力市场,失业率走高。

  付凌晖提到,青年人在求职过程中,对就业的期待和市场需求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些都影响青年人就业。

  而国家发改委国民经济综合司司长袁达也在8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提到,由于就业结构性矛盾持续显现,部分领域人才供需脱节、人岗匹配度不高等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青年失业率创新高的现象,国家统计局在今年7月曾提出「摩擦性失业」的解释。付凌晖表示,青年群体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普遍面临摩擦性失业困境,同时受疫情影响,企业吸纳就业能力下降,年轻人求职管道在疫情条件下也受到了阻碍。

  对于「摩擦性失业」的定义,中国文化大学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教授欧阳新宜,在今年8月份「展望与探索」月刊撰文指出,「摩擦性失业」指的是求职者在换工作过程中,自愿的、暂时的失业状况,也是求职者与工作空缺无法配合、在职位供需之间产生的摩擦状况。

  欧阳新宜更进一步提到,中国官方特别突出了个人职业选择矛盾上的「摩擦性失业」问题,「让人对国家统计局『议题设定』背后原因产生好奇。」

  由于「摩擦性失业」强调因个人职涯选择而导致失业,官方此番说法也一度引起网友热议,就有微博网友吐槽,「这个解释很绕口令」,也有人反讽,官方创造这些新名词,这样就可以不算是失业。而在本月份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布会中,未见官方再提到「摩擦性失业」一词。

  德国之声在11日的报导则认为,疫情封控拖累经济,是造成中国应届生就业前景黯澹的原因之一。报导中採访到一位南京大学应届毕业生陈同学,她表示从今年3月起开始找工作,好不容易通过视讯三轮的面试才录取,结果却在4月因为疫情无法进入北京,之后又因为北京疫情扩散,实施严厉的封控措施,导致报到时间一延再延,最后公司等不下去,决定重新徵人,「到手的offer就这样没了」。

  港媒「香港(专题)01」也在7月中针对青年失业率创新高的报导中发出警讯,强调改革开放40馀年以来的经济腾飞和国家进步,让许多年轻人对国家的未来满怀信心,但由于改革红利的递减,阶层分化和固化持续加剧,内卷的蔓延,大城市高房价的挤压,又导致他们对自身前途充满迷茫。若问题无法解决,「恐影响年轻人的积极性和对于国家的信心。」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13 05:4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