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死要面子活受罪,"毁"了郭敬明其实是骨子里自卑

京港台:2022-9-2 10:18| 来源:嘈坊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死要面子活受罪,"毁"了郭敬明其实是骨子里自卑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死要面子活受罪,“毁”了郭敬明的其实是骨子里的自卑

  

  2013年6月,采访节目的现场,郭敬明刚落座不久,就遇到了主持人乐嘉的犀利发问:

  “你介意别人调侃你的外形吗?”

  

  郭敬明刚开始装作很豁达的样子,表示他不介意,但他的父母觉得很难受,甚至还为此给他道歉,觉得没有给他遗传好的,才害得他被人嘲笑。

  原本父母的愧疚,能够让他揭过这个话题,或许还能够让他凭此博得一波同情,毕竟一贯犀利的乐嘉,都破天荒地安慰了他几句。

  但你退一步,他便进一步。

  他话锋一转,开始越说越激动: “没有一米八的人,他们就活该去S吗?”

  

  此话一出,全场观众开始静默。

  随后,他带着胜利的笑容,放松地往椅背一靠: “其实我也觉得这群人挺可怜的......你长那么高干吗,还不是碌碌无为......”

  

  他说,这一切就是成名的代价,因为他是郭敬明,因为他功成名就。

  功成名就?

  

  呵,他好像忘记了,面对抄袭的判定,骨子里的自卑、傲慢的理直气壮和拒不承认,才是被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真正原因。

  因果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郭敬明亲手种下恶因,也终究自食其果。

  

  01 小城市的名人

  1997年,14岁的郭敬明,在杂志《人生十六七》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现代诗歌《孤独》,还拿到了10元稿费。

  

  稿费虽少,却在郭敬明布满阴霾的青春期,洒下了一道曙光,他也由此走上了写作的道路。

  4岁那年,郭敬明患上了败血症,虽然最终治愈,但还是留下了后遗症——运动、发育迟缓。

  

  因此,郭敬明的童年时期,几乎是在小小的病床上度过,吃喝拉撒,几乎都由父母照顾。

  等到摆脱了病床,他又被困在同学的嘲笑声中。因为身形瘦小,同学总是跟在他的身后,嘻嘻哈哈地朝他大喊:火柴人。

  

  这让他的性格日渐孤僻、自卑敏感,他很少离开座位,很少和同学攀谈,终日沉浸在书海中。

  8岁那年,他的文章被选送并刊登在《少年先锋报》,还拿到了人生第一笔稿费,5元。

  郭敬明并没有在意5元稿费,而是在意自己的名字在报纸上出现。

  这让他觉得成功,觉得自豪,为此,他常拿着报纸,四处炫耀。

  曾经,他是被人嘲笑的对象;如今,他将嘲笑自己的人,远远甩在了后面。

  拿破仑曾说,谁敢嘲笑他的身高,他就砍掉那个人的脑袋,来取消这个差距。

  郭敬明也打算这样做,他开始经常往各大杂志和报纸投稿,他要把名利和金钱,垫在自己脚下,成为一个“巨人”。

  继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首现代诗歌后,郭敬明又把目光投注到了新概念作文大赛。

  2001年,他一口气买了七本杂志,填了七张报名表,然后仔细研究,写下七篇5000字的作文,随报名表一同寄给《萌芽》杂志社。

  他有着极大的野心,剑指作文大赛的第一名。

  他也如愿以偿,两次参赛,两次夺冠。一时间,他风头无两,在家乡四川自贡的这小城市,更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

  

  高考结束后,他立马写下了万字新作《幻城》,投给《萌芽》杂志社发表,成为中国幻想小说界的开山人物。

  郭敬明以为自己马上要出人头地了,却被浇了好几盆冷水。

  因为作文发挥失常,他和厦门大学擦肩而过,只能就读上海大学的影视编导专业;

  新作《幻城》,也只拿到了500元的稿费;

  大城市上海,更让他这个小城市的名人,泯然于众人。

  这让他很不甘心。

  02 大城市的冲击

  郭敬明的家庭,在四川自贡,处于小康水平。他的父亲是国企职工,母亲是银行职员,两份稳定的收入,养活这一家三口,绰绰有余。

  因为是家中独子,加之生病,郭敬明被父母捧在了手心,吃的、用的都是好的,生怕委屈了他。

  可这种好,放到了大城市上海,却不够看了。

  在上海本地的大学同学的映衬下,他的手机是老土的,衣服是上不了台面的,不能随意去逛街、去餐厅吃饭。

  别人轻松就能配备相机、电脑、DV这三样专业器材,而他的父母,需要不吃不喝三四个月,才能攒下这一笔钱。

  

  魔都里的物欲纵流,给郭敬明带来了无法磨灭的冲击,也让他陷入了曾经的敏感和自卑当中。

  但不久后,他的生活就迎来了转机。

  2002年年末,一次活动中,春风文艺出版社的编辑时选祥,突然凑上前来,殷切地喊了一句“郭老师”。这让郭敬明受宠若惊,立即停下来和他交谈。

  时选祥看中了《幻城》的题材,在青春文学市场的空缺,便想让郭敬明扩写为中篇小说,由春风文艺出版。

  他说明来意后,又补了一句:“ 我们给你出书,我们给你钱,够你四年的学费和生活费了

  这一句话,足够让此时的郭敬明心动。他和时选祥签订了协议,用了一个半月的时间,完成了中篇小说《幻城》。

  

  事实证明,时选祥的眼光是毒辣的。《幻城》一经发表,就卖出了200多万册,春风文艺净赚2000多万。虽然《幻城》也涉嫌抄袭,但读者的质疑,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只是,这2000多万和郭敬明并没有关系。他除了几万元的稿费,就只得了一个空名头——中国幻想小说界的开山人物。

  被“坑”了一把的郭敬明,决定把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于是,他快马加鞭地“写”出了《梦里花落知多少》;随后,用自贡的腊肉和自己的巧舌如簧,跟《萌芽》编辑胡纬莳拉近了关系,让这篇“佳作”得以在《萌芽》连载。

  

  有《幻城》的名气在前,《梦里花落知多少》自然也火了,卖出了100多万册。

  这一次,郭敬明有了上百万的进账。

  名利双收,还在上海买房、定居,他可谓是春风得意。

  然而,风光的背后,却是他踩着别人的肩膀,往上爬。

  03 “抄袭案”

  2004年,《梦里花落知多少》畅销之际,有人扒出其情节和内容,与庄羽早前在天涯连载的《圈里圈外》,极为相似。

  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庄羽一纸诉状,将郭敬明告上了法庭。

  虽然郭敬明十分精明,抄袭的地方都被他安插到不同的章节,但他也十分的狂妄,只给人家的主角“张小北”改了个姓氏,就变成他的主角“顾小北”。

  

  2004年12月,“郭敬明抄袭案”一审判决,郭敬明败诉,抄袭事实成立。

  郭敬明对结果不服,提出上诉。

  随后,他还在马东的节目中,因为马东不按套路出牌,不断要求他对抄袭作出解释,他顾左右而言他,始终拿不出证据,便上演了一出“哭晕在厕所”的戏码。

  

  这一番操作,自然引来了粉丝的心疼,不少人觉得庄羽是在“碰瓷”,想要搞臭郭敬明,来捧红自己。

  因此,《梦里花落知多少》的销量,不降反增。

  2006年5月,“抄袭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赔偿款追加14000元。

  郭敬明辩无可辩,但他仍然嘴硬没有抄袭,所以愿意赔偿,坚决拒绝道歉。

  

  只要不承认,抄袭就不存在。

  而拖延的一年半的时间里,他靠着《梦里花落知多少》的版权收入,狂揽几十个,甚至上百个20万。

  在滔天的利益面前,输和赢,似乎已经没重要了。

  也因此,“抄袭案”还没有翻篇,郭敬明就开始尝试对文学进行商业运作。

  04 炫富

  2006年,国企改制,长江文艺出版社改为公私合营,并改名为长江新世纪出版社,

  长江新世纪瞄上了市场空白的青春文学领域,便打算和郭敬明合作。

  23岁的郭敬明,也顺势抓住了这次的机会,拿着自己的计划书,和新世纪的副社长黎波谈合作。

  同年11月,郭敬明便在上海成立了公司——柯艾文化。他亲自操刀,推出了刊物《最小说》。《最小说》发行的第一个月,就卖了30万册。

  

  “郭敬明抄袭案”,逐渐被遗忘。

  2007年,他和龙丹妮合作,策划了“文学之新”的比赛,还拉来作家王蒙来当评委。无数怀揣文学梦想的年轻人,趋之若鹜,这也让《最小说》的销量,往上翻了一番。

  也因此,郭敬明被王蒙推荐进了作家协会,这让他很是扬眉吐气。

  

  而他和龙丹妮的进一步合作,也让他的“文学商业化”的道路,畅通无阻。

  他给龙丹妮监制的《快乐男声》写了主题曲《我最闪亮》。

  在龙丹妮的力邀下,他出任了天娱传媒的文学总监,以及影视创作总监,给天娱传媒出品的《一起去看流星雨》,填写了主题曲的歌词。

  他还把朱梓骁塞进了剧组,出演了“上官瑞谦”。

  与此同时,他推出了《小时代》系列作品,也登顶当年的畅销榜。

  双重身份的成功,让他一步步洗白,也让他变得毫无顾忌。

  他开始在杂志《最小说》,在自己的博客,展示着自己的奢侈品、豪宅、名车、收藏品等。

  

  他的这番“炫富”行为,也为自己招惹了一大片骂声,无数人说他肤浅、物质、拜金。

  对此,他丝毫不在意。

  “我真的不介意标签,我就是很物质,这是我凭借自己努力得来的,我有权利享受它。”

  脸皮之厚,又招来了更为猛烈的嘲讽。

  但他懒理一片骂声,成立了最世文化,为登上“名导”的宝座,而做着准备。

  05 站得有多高,摔得有多疼

  2012年,郭敬明筹备电影《小时代》,拉来了龙丹妮的投资,还把陈学冬推上了男主角的位置。

  龙丹妮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又找来了台湾(专题)的“偶像剧教母”柴智屏当监制,还配了三个经验丰富的副导演,只等着把郭敬明推上“名导”的宝座。

  而郭敬明,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用“套拍”的方式,完成了“小时代四部曲”的拍摄,并成功进入院线上映。

  

  凭借“小时代四部曲”的18亿票房成绩,郭敬明确实成为了万众瞩目的“郭导”。

  但这“郭导”的名头,就犹如电影中华丽浪漫的乌托邦,一戳就破。

  2016年,郭敬明推出了CG电影《爵迹》,想要乘胜追击。

  然而,噱头造得有多大,口碑就扑得就有多差。

  

  斥巨资拍摄,却只收回3.8亿的票房,亏得郭敬明在路演时崩溃大哭:“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

  答案大概是,不是。

  那时,陈学冬还力捧郭敬明,但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却让两人的关系骤然画上了句号。

  

  2017年,一篇题为《关于郭敬明。致所有人》的文章,在网络上激起了千层浪。

  

  郭敬明“X侵”下属,闹得满城风雨;他和朱梓骁、陈学冬之间的“秘密往事”,也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舆论浪潮。

  郭敬明提出上诉,以证清白,却不料法院驳回他的二次上诉,一锤定音,把他锤入了人生的低谷。

  

  如果你以为他就此隐退,那就大错特错了。

  地沉寂两年后,郭敬明重返公众的视野,还坐上了《演员请就位》的评委座椅。

  在年轻演员的一声声“郭导”中,他变得飘飘然,想捧哪个“小鲜肉”,就给哪个“S卡”,甚至把科班老演员黄奕,批得一无是处。

  哪位导师反对他,他不是反唇相讥,就是哭哭啼啼,看得观众甚是无语。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郭敬明的抄袭污点,再次被摆到了台面上。

  上一次,是庄羽历时两年的单打独斗;这一次,是近百名影视从业者,联名抵制,要求对行业进行洗牌和整改。

  

  历时10天,浩浩荡荡的抵制,终于让庄羽等来了迟到15年的道歉。

  庄羽欣然接受,还提议用《圈里圈外》和《梦里花落知多少》的收益,成立反剽窃基金会。

  这一番操作,着实是打郭敬明的脸,但他不得不接受,并且还要感谢她的大度和善良。

  不过,他真的是认识到错误了吗?

  

  结语:

  郭敬明的道歉声明一出来,不少人就认为,他此举是为了力保《晴雅集》的顺利上线。

  《晴雅集》延续了《爵迹》的做法,请来满屏的小鲜肉和大咖坐镇。

  但即便如此,《晴雅集》的口碑,依旧是一跌再跌,甚至最终,因为“价值导向问题”,而被强制下线。

  从这之后,郭敬明再次沉寂,社交平台也设置了半年可见的状态。

  

  他这是逃避过去,还是重新出发?

  无人知晓。

  2022年5月,时隔一年半,网络上又出现了他的消息。

  有人爆料,郭敬明将进军电视剧行业,拍摄电视剧《云之羽》,预计在2023年4月上线。

  

  2022年8月29日,电视剧《苍兰诀》迎来大结局,网络热度高居不下。

  这本和郭敬明没有关系,但此前有消息称,《苍兰诀》的张凌赫和虞书欣,将在他执导的《云之羽》二搭,让不少观众极为期待。

  

  8月30日,又有网友扒出,《苍兰诀》的海报,是他公司最世文化的作品。

  为此网友感叹,虽然郭敬明电影拍得烂,审美还是在线的。

  

  审美也好,商业头脑也好,郭敬明自然有可取之处。

  年少成名,他也本可以有更高的成就,奈何眼界被身高所局限,只盯着眼前的名和利,却忘记了身后名。

  他说,追求物质没有错,

  但饱读诗书的他,似乎忘记了: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娱乐八卦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3 04:2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