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北京严苛清零 印度能帮苹果摆脱中国困局吗?

京港台:2022-11-13 03:00|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北京严苛清零 印度能帮苹果摆脱中国困局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中印最新动态!

  受北京严苛清零政策以及中美关系日趋紧张的影响,苹果公司计划将部分手机生产线转移至印度。苹果公司同中国的不解之缘难道要走到尽头了吗?

  近二十年来,中国一直是苹果公司的重要支柱。从2001年的iPod开始,中国的代工厂一直在为这家美国科技巨头生产着该公司90%以上的产品。而中国自身的经济发展也催生了中国庞大的中产阶级,从而为苹果产品提供了规模可观的消费群体。苹果营销收入的五分之一来自中国市场。

  但是,中美两国间的贸易争端以及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加上中国严苛的清零政策,正在让《纽约时报》笔下的"两全其美的商业模式"渐渐失去风采,即以中国低廉的成本去生产美国设计的高科技产品。

  苹果产品的主要生产伙伴和硕和富士康最近宣布,为了顺应印度政府推出的激励计划,他们会将iPhone的一部分生产活动转移至印度。目前印度境内生产的iPhone只占总量的3%,不过这一比例很快就会提升至5%。

  作为苹果的主要合作伙伴,和硕和富士康部分移往印度的举动被广泛视为企业界对中国严苛防疫政策的失望。目前,由于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危害较小,各国都在逐步恢复正常的经济生活。

  郑州封城 苹果遭殃

  中国最近一轮的封城措施对富士康位于郑州的工厂造成极大冲击。该厂拥有员工20万人,一直采用所谓闭环生产的模式,即员工吃住劳动都在厂区之内,避免同外界接触。尽管富士康提供奖金吸引员工,但仍有很多人不堪隔离管理逃离厂区。

  苹果公司表示,郑州的"生产能力已经大幅下降",并警告客户最新版iPhone14的等待时间会更长。每年第四季度,通常都是富士康等企业最为繁忙的时节,因为他们要加班加点应对年底假期的购物高潮。

  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上周表示,郑州富士康工厂的产能利用率目前只有大约70%,而天风国际证券分析师郭明錤上周也发推表示,郑州封城对iPhone产量会造成大约10%的影响。

  印度从中受益?

  在本周的一篇新文章中,郭明錤预测明年富士康在印度生产的iPhone数量将实现同比增长150%,而中长期目标是 "印度造iPhone的全球占比将达到40-45%"。

  Counterpoint Research的高级分析师Ivan Lam对德国之声表示,鉴于中国拥有庞大的配套供应链体系,将苹果生产线移往印度和越南,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些供应链不仅涉及制造商,也涉及零部件供应商。如果你附近没有零部件供应商,那么在印度建立苹果生产线就很困难。富士康今后仍需要向印度运送零部件,因此在当地扩大生产规模可能并不划算。"

  Ivan Lam还表示,印度还需要掌握生产iPhone等高科技产品的专业技能。富士康在中国拥有数以百万计的熟练劳工,而印度只有数万人,更何况富士康还在中国的设备更新方面投入了大笔资金。

  地缘政治之争迫使企业另寻出路

  中国的防疫政策并不是导致苹果改变其在华经营战略的唯一原因。中美之间旷日持久的贸易战,中国不断发出武力攻台的威胁,都令苹果公司不得不对其生产基地的选择进行重新考虑。

  上个月,美国商业部实际上叫停了苹果公司同中国存储芯片制造商长江存储科技公司(YMTC)的原配件供货协定。

  美国对华政策专家图尔滨( Matthew Turpin)前不久对《纽约时报》表示:"苹果公司已经意识到,是地缘政治在决定商业模式,而不是商业模式决定地缘政治。供应链中暗藏的诸多风险因素已经给企业造成了沉重负担。"

  中国经济明显趋缓也使苹果在中国的销量受到直接影响。彭博社上周报道称,新款iPhone14四个机型上市38天内的销量比上一款苹果手机下降了近三分之一。

  计划赶不上变化,苹果在中国前景堪忧?

  同大多数跨国企业一样,苹果也在等待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是否会推出重振经济的举措。刚刚打破惯例开始第三个任期的习近平尝试以共同富裕取代经济的无序发展。他对本国发展迅猛的高科技行业发起整治行动,也引爆了房地产危机,使房屋价格下降了20-30%。

  尽管现状不容乐观,但美国银行苹果分析师莫汉(Wamsi Mohan)还是认为,苹果不会在短期内同中国"脱钩"。

  他对德国之声表示:"苹果间接给中国带来了很多工作岗位,并且同地方及中央政府关系密切,因此我们认为,在中美关系紧张的大背景下,苹果仍会逆流而上,毕竟过去几年当中,苹果也在逆境中取得了成功。"

相关专题:印度,北京,苹果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05:28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