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缓和还是恶化,在此一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题)与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首次面对面会面,发生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开幕前夕、即11月14日下午5时30分登场。
中美关係自川普时代开始急剧趋僵,来到2022年8月2日晚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译作佩罗西、佩洛西或裴落西)访台时更是跌至冰点。多国媒体都有报道“习拜会”主要焦点落在今次会面是否中美关係有望缓和的第一步。
俄罗斯“今日俄罗斯”(RT)
网站13日的报道称,随着美中关係处于近期外界记忆所及的最低点,拜登和习近平总统将于周一齐聚一堂,希望明确划定界限,以及让对方必须遵守这些界限,以避免两个世界大国之间潜在的灾难性衝突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访台,是导致中美关係跌至冰点的事件。
卡塔尔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
网站14日以《拜登和习近平在关係紧张的情况下举行首次面对面会议》为题,指出华府和北京在从台湾(专题)到香港(专题)、贸易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分歧。
半岛电视台的记者Patrick Fok在北京报道称,对中国在这次会面的成果期望不高,最积极的结果可能是双方保持沟通渠道畅通。
英国《金融时报》
该报14日以《拜习会能否阻止美中关係恶化成看点》为标题,指出两人14日的会面,将是迄今对他们能否扭转美中关係急剧下滑的最重大考验。
英国广播公司(BBC)
BBC在10日报道中的小题,也是标明对于会面能否“稳住中美关係不恶化”的关注。
文中称中美关係同时受多个本国国内,以及国外因素影响;而人们可透过是次领导人会晤观望,当这些因素汇聚在一起时,他们将如何推动中美关係。
报道中列举的两国国内因素包括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习近平连任,以及美国中期选举结果出炉后,众议院的控制权或落在共和党手中。
国外因素方面,西方国家不愿看到中国真正改变二战后建立起来的自由主义国际关係,但它们也不能真正承受与中国经济脱钩的代价。
内文指,当他们面对面谈判时,相信主要议题或会包括台湾问题、美国芯片禁令、乌克兰战争、以及中俄关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