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他的猝然离世,让“阳康”们震惊

京港台:2022-12-24 07:21| 来源:闲时花开 | 评论( 22 )  | 我来说几句


他的猝然离世,让“阳康”们震惊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这是非常狡猾的一种病毒。

  我们切切实实和它过招后,

  才发现它比想象的要凶猛。

  01

  前天,有个清华的读者给我留言说:

  其实,12月19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张君老师,也不幸去世了。

  “张君老师的去世,更值得深思。”

  据这名读者说,张君老师今年60岁,上周检测出新冠阳性,历经发烧、浑身疼、咳嗽等一系列症状后,自我感觉好多了。

  然后,12月18日,他还受邀去昆明参加第10届先进混泥土学术交流大会,并在大会上做了主旨报告。

  12月19日,张君老师从昆明返回北京后,病情突然严重,不幸猝然离世。

  收到这个读者的消息后,我才看到网上张君老师的学生和同事,都在悼念他。

  

  张君教授生前照片@网络

  清华大学也发了讣告——

  

  

  清华大学的讣告@网络

  张君教授的猝然离世,告诉我们这样一个残酷的真相:

  感染新冠肺炎后,是痊愈了,还是需要休养观察,有些时候并不以我们观感受的好与坏来判定。

  感染新冠肺炎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身体都是非常脆弱的。

  我们万万不可掉以轻心,要随时观察身体的变化,要给身体时间去慢慢恢复,才能迎来症状的减轻和彻底的痊愈。

  除了张君教授,这两天也不断有读者给我留言,说到身边人感染后,以为好转了,进行猛烈高强度的运动,结果跌落更大的不幸。

  

  读者的留言@截屏

  而这,正是今天我写下这篇文字,给那些感染后不当回事儿,或者“阳康”后就万事大吉的朋友,提个醒:

  咱不必在过分恐惧中,夸大新冠肺炎的袭击,整个人陷入无谓恐慌中。

  咱也不能在过分轻敌中,被新冠肺炎的回马枪,杀个措手不及。

  这些天,我们很多人和新冠肺炎切切实实过招后,都有一个很明显的感受:

  历经高烧之后,体温虽然正常了,但身体各个器官还非常脆弱,整个人有种前所未有的疲惫感和不适感。

  也有学医的朋友提醒:

  新冠病毒在我们身体的潜伏期是7-14天,感染的5-7天后是身体最脆弱的阶段。

  万万不可高烧一退,就觉得万事大吉,这样很容易陷入被动。

  这让我想起前天北大(专题)第一医院王贵强主任的话:

  我们感染的所有毒株中,有5%-15%的毒株存在“复阳”的概率。

  微博上也不断有网友爆料:

  转阴了转阴了,怎么身体又发烧难受了,又检测出阳性了。

  

  这个网友就自曝转阴17天后,又检测阳性@微博

  这就是专家所说的“复阳”

  “复阳”一般出现在“阳康”一个月内。

  “复阳”是身体持续排毒的过程。

  这也恰恰证明,我们体内还有残留的病毒没有排干净。

  “复阳”后,依然要小心,如果特别难受也有必要服用药物。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复阳”。

  只是发自内心地提醒朋友们:

  病毒在不断变异,我们国家又有着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截至现在我们对病毒的了解都是很有限的。

  所以,请远方的你,务必照顾好自己。

  另外——

  02

  知名自媒体人樊登老师,在近期的视频中分享了这样一个有惊无险的经历,我觉得有必要和更多朋友说道说道。

  全家都感染后,樊登老师也感染了。

  他发着烧又直播4个小时后,病情突然加重了。

  好在1976年出生的樊登老师,还算年轻,吃点药,好好休息两天,就好一些了。

  但樊登老师在视频中,给大家提了这样一个醒:

  感染后,有一种病叫静默型低氧血症。

  不仅是老年人,很多中青年也会中招。

  

  樊登老师的分享@网络

  这种病,它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症状,烧得温度也不高,人就是有点犯迷糊。

  但实际上,你的血氧含量已经非常低了。

  有的感染者迷糊中,摔一跤就再也没有站起来。

  樊登说,他父亲感染后,就是患上了静默型性低氧血症,只是稍微有点迷糊。

  细心的家人就赶紧给老人戴上了血氧仪,测了一下,发现只有88的浓度(低于90就要赶紧去医院)。

  家人赶紧把老人送到医院,一拍CT,医生说这太危险了,老人的肺部已经大面积变白了

  

  樊登老师谈父亲的病情@截屏

  “这种情况,这次特别多,很多医生也是第一次见。”

  樊登老师提醒大家,“家中有老人,一定要注意这种情况。”

  樊登老师的提醒,让我想起昨天,张文宏主任接受媒体采访时,说的这样一段话:

  一定一定要警惕高龄老人的“沉默性缺氧”。

  张文宏主任的提醒和樊登老师的提醒,是一回事儿:

  症状轻,不代表病情不严重。

  每个人都要提防沉默性缺氧。

  它是这波大传染中,夺走很多人性命的罪魁祸首之一。

  最后——

  03

  除了以上提醒,我还想从自己感染的经历出发,和朋友们分享这样三个认知:

  第一,新冠肺炎专治各种不服。

  放开后,病毒刚开始流行时,我朋友圈有不少朋友和读者,都觉得自己身体素质不错,搞定新冠肺炎完全没问题。

  有些甚至非常嚣张地说“早阳早心安,早阳早解脱”。

  现在,这些人都浑身酸疼、咳嗽不断地躺在病床上,为自己昔日的狂妄自大而忏悔:

  “大话说早了,海口夸满了。”

  狡猾的新冠肺炎,专治各种不服:

  盲目自信的,过度乐观的,飞扬跋扈的,喜欢吹牛的……据说都是症状很严重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个人想,放开伊始,我们大部分人偏听偏信了一些专家的话,在大意中低估了这个病毒。

  真正放开后,我们在结结实实的感染中,摔了一个跟头后,终于明白:

  新冠肺炎比大号流感厉害多了,它狡猾着呢。

  第二,感染后,你身体最脆弱的部分,最难受。

  我颈椎不好,子宫有毛病,下肢循环差,高烧前后这几个地方都特别疼,疼的时间还很长。

  我一个朋友肠道不太好,她感染后最典型的症状是肚子超级难受。

  另一个朋友眼睛不太好,感染后眼肿得像个桃子。

  这样一想,就明白为啥老年人和患有基础疾病的人,感染后境遇非常凶险了:

  因为,麻绳专挑细处断,病毒专挑病灶攻。

  假如,你身体原本病灶就比较多,病毒就使劲儿进攻你的脆弱部分,那部分被攻陷,导致你整个免疫系统都瘫痪了。

  第三,越是艰难的时候,我们越要相亲相爱。

  我和儿子一起感染的,儿子感染后,马上就开始高烧。

  我可能身体不太好,免疫系统不太给力,对病毒反应不激烈,阳的前5天,除了感觉头昏昏沉沉,身体酸疼,嗓子有点不舒服,没有其他不适。

  等孩子病情变轻了,高烧昨天来找我了。

  一同感染,轮番病倒的唯一好处是:

  能留下一个天选做饭人+护工,去照顾病倒的病号。

  我娃高烧时,夜里他睡了,我一会儿帮他量一下体温,一会儿看看他的呼吸。

  现在轮到我难受了,娃自告奋勇给我铺被子,给我烧茶,给我做饭,给我拿药。

  这时候忽然觉得,平时娃虽然气人,但关键时候还是很贴心的。

  最起码病了,其他家人不在身边的话,孩子知道心疼人。

  我看网上很多网友也分享:

  感染后,有些家人让人心寒,更多的家人让人温暖。

  伟大作家马尔克斯,在描写狂犬病的小说《爱情和其他魔鬼》中,这样写道:

  “凡是爱无法治愈的,药物也无能为力。”

  我们此生和此刻最重要的职责都是:

  好好爱自己,好好爱身边的人,好好爱这个世界。

  愿远方的你们,勇敢爱,得到爱,被治愈。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9 00: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