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官宣彻底放开后的24小时,让我们体面告别这3年

京港台:2022-12-28 10:04| 来源:INSIGHT视界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官宣彻底放开后的24小时,让我们体面告别这3年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24小时前,国家卫健委发布重大通知,自2023年1月8日起,也就是10天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从此以后,没有高低风险区、密接就此消失、健康码无需申报、入境不再隔离...

  

  图源国家卫健委《关于印发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总体方案的通知》

  朋友圈里欢呼声一片,留学生(专题)文字间难掩喜悦心情:“正好卡点买到1月8号的机票,落地就能回家”“这三年太不容易,总算能回国了”....

  

  微博上,每个人都像是松了一口气,纷纷和过去的三年说再见...

  

  是啊,回顾这1000多天,每一步走得都似乎格外艰难,所有人的生活,如同2020年初睡下后做的一场梦...

  

  

  

  2020年的春节,时间仿佛按下了暂停键,这是我们度过的第一个没有家人陪伴、没有贺岁档电影的新年,看着不断攀升的确诊人数,我们为方舱隔离的同胞揪心,更因这个来历不明却能肆意夺走生命的病毒忧心。

  

  随着国内“口罩卖断货”的消息接连传来,留学生跑遍各大华人(专题)超市搜寻N95口罩给家人朋友邮寄口罩、连夜募捐驰援武汉,借用主页君朋友的一句话来形容,“那时候全纽约(专题)的口罩怕是都留学生给抢光了”....

  

  最难过的一夜应该是李文亮医生被送进抢救室的那晚,千万网友涌进他的微博祈求奇迹的发生,但痛心的是,在确诊新冠的5天后,李文亮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即便医护人员日夜不眠、与病毒赛跑,但还是有太多的生命没能等到春暖花开...

  2020年的初春,依旧寒冷,出门戴口罩成了每个中国人的日常,那时的我们对病毒依旧充满恐惧,但几乎每个人都坚信终有一天,我们能战胜它。

  经历了76天,武汉按下重启键。那一夜,即便身处千里之外,我仿佛都听到了司机们鸣笛庆祝的声音。

  

  

  

  就在国内疫情有所好转时,新冠病毒开始在海外疯狂蔓延,也正因此,越来越多的留学生被天价机票程序繁琐的入境政策拦在了国门之外...

  自“一家航司一个国家一条航线一周一班”的「五个一」政策实施后,一张回国机票甚至飙升至3万块却还抢不到,而留学生的日常也从“刷夜赶due写paper”变成了研究回国路线、凌晨刷航空APP。

  

  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法国的巴黎、日本(专题)的东京、韩国的首尔...每一个中转地都有留学生的身影,从头到脚的全副武装,二十多个小时的不吃不喝,如此小心翼翼,生怕把病毒带回家。

  可谁曾想,这条回家路,实在是过于坎坷...

  有人熬夜疯狂抢票却一无所获,看着即将到期的签证,不知自己该何去何从

  有人退掉租了3年的房子,打包了两个大行李,风尘仆仆地赶到洛杉矶(专题)机场却被告知机票临时取消

  有人蹲在角落里啃了两口三明治,突然听到起飞消息,赶快飞奔过去排队,却因为体温升高0.1度被拦在了登机口

  有人好不容易落地回国,在机场等待了12个小时后却被分配到卫生状况堪忧的隔离酒店,饭菜里还有钢丝球和发霉的饼;

  有人确诊后被转运到医院,结果却被酒店销毁了所有个人证件,乃至珍贵的画稿;

  

  随着美国确诊病例突破百万,比五个一更“残酷”的熔断措施降临到每个留学生身上...即便幸运地买到一个月后的机票,不到起飞前最后一刻,没人知道自己是否真的能踏上回国之路。

  而这还不是最折腾的...

  从民航局发布的那条“所有来华乘客须持有核酸证明方可登机”的公告起,留学生的回国路就多了一道关卡。

  从登机前14天开始不间断填报防疫健康信息、获得回国小飞机,到登机前5天必须进行核酸检测,再到缩短至前3天,而后又变成48小时...从双阴性证明再次加码,升级为交叉双检测证明...

  

  愈发严苛的入境政策,是为了防止境外输入病例的不断增加,但也让不少留学生回家路变得格外艰难....

  即便回国后,等待着留学生的,还有14+7的漫长隔离,以及在Zoom大学昼夜颠倒地上网课

  

  

  

  2021年的世界,似乎并没有变得更好。

  随着冬季病毒高发期的到来,全国各地陆续爆发疫情,车厘子、雪糕、进口啤酒陆续检测出带有新冠病毒。

  1月27日那天,全球新冠确诊人数累计超过1亿,平均每75个人里,就有一人被感染。

  就地过年,再次开启,只不过那个春节,我们终于看到了贺岁档电影,一部票房超50亿的《你好,李焕英》,最令人深刻的还是那句“UCLA导演系天下第一”。

  后来,各地陆续动员打疫苗,那一句网红歌曲改变的“让我们一起苗苗苗苗苗……”刷屏全网。

  

  与此同时,印度(专题)发现的Delta病毒开始走进了大家的视线,而美国那边也发布了新的防疫建议:“完全接种疫苗的人,无需佩戴口罩,也不用保持社交距离”。

  那个夏天,因为有东京奥运会的陪伴,也没有那么难熬。

  我们渐渐习惯了戴口罩的生活,虽然跨省流动还是要持核酸,但至少也能国内范围内旅旅游,只要不去中高风险区就行。

  这一年,留学生依旧因漫长的入境隔离和持续高涨的机票对回国望而却步,拿到offer的准出国党也做好了赴美4年可能都没办法回国的心理准备。

  一切似乎都由着时间推着往前走,直到传播速度更快的新变异毒株Omicron的到来...

  

  

  

  Omicron毒株,先是在海外引起了“疫情海啸”,即便是对病毒最为严防死守的华人和留学生也纷纷中招。高烧、头痛、浑身乏力、咳嗽、嗓子疼....折磨着一个又一个留学生,但万幸的是,感染Omicron后的症状来得快去得也快。

  21年的最后一个月,Omicron毒株在国内首次出现。

  紧接着,在过完疫情时代下的第三个春节后,上海疫情冲了微博热搜——日增确诊超2万,不得不按下暂停键,这一暂停就是近两个月。

  那时候定闹钟抢菜,按时下楼做核酸,成了上海人民的日常。

  

  不只是上海,这一整年,全国各地都在陆续被Omicron袭击,每个人都习惯了时不时的静默、封控、大规模核酸,那时候最担心的就是弹窗,最紧张的就是接流调电话。

  再到后来,堂食被迫禁掉、商场无奈关停、到处扫码查验核酸,居家办公成了日常,网课时代被迫到来,一觉起来单元楼被封也不再大惊小怪。

  只是,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何时才能是个头。

  

  

  

  一切的转机,都在12月发生。

  出于Omicron病毒感染人数多,但重症率和致死率极低的考量,我们终于等来了“新十条”。

  不再开展全员核酸,全国各地陆续解除封控措施,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运行了34个月的通信行程卡终于下线

  

  商场恢复了昔日的繁华与热闹。

  

  虽然身边确诊的朋友越来越多,但大家的防护也做的越来越到位。

  眼看着2023年即将到来,关于入境政策调整的猜测更是满天飞,留学生每天都在刷微博、搜小红书,等待0+0时代的到来,期待能在新的一年回国陪伴家人。

  而就在昨天,一切都成为现实——回国不再集中隔离,国际航班全面放开,和健康码彻底说再见。

  终于,我们睡了三年的梦醒了。

  只是这场梦,改变了太多人的人生轨迹...

  

  匆匆结束的毕业季,没能拍上一张合影...本应声势浩大的大学四年,却在悄无声息中迈向终点

  买不到回国机票,错过和家人团聚的时光,甚至没能见到那个从小疼爱自己的老人最后一面;

  只求安稳的留学生活,却因为病毒被歧视,走进街上被翻白眼、吐口水;

  定好的婚礼再三延期、约好的旅行无奈放弃、爱豆的演唱会一次都没能成行;

  开了十多年的餐馆被迫关闭、砸了几十万的健身房一再歇业....

  ....

  但从今天过后,过去的全部都将画上句号,一切都是崭新的开始。

  未来,每个人要做好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朝前看,勇敢迈步。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3 04:3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