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8小时车程花15小时!电车回家“这事”成头号难题

京港台:2023-1-21 11:58| 来源:中新经纬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8小时车程花15小时!电车回家“这事”成头号难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 春节开车返乡,本想走亲戚方便些,充电却成了难题。" 新能源车主汪顺吐槽道。

  兔年春节来临,不少新能源车主选择了开车返乡,不过在家充电却遇到了烦心事。有人在高速服务区排队等候充电,有人拉根插排在院子里给车充电,还有人四处找充电桩,却发现充电车位上停满了燃油车 ……

  回村充电咋这么难?!

  今年春节,张杰开着新置换的新能源汽车从深圳回了江西。他告诉中新经纬,往年开燃油车只需要 8 个小时的车程,今年却用了 15 个小时。

  " 现在的导航很方便,高速服务区也确实都有充电桩,可几乎每个服务区都要排队充电,回家的路上我一共充了 3 次电,每次都要等待 2 个小时左右,充电又要 1 个小时。" 张杰说。

  充电难不仅体现在路上,还有不少新能源车主在返回家乡后才开始面对 " 充电难题 "。

  每当回到云南新平县,新能源车主王文就会熟练地接根插排到院子里给车充电。

  

  王文在家中给车充电 受访者供图

  " 市里充电还算方便,但县城里只有电网公司门口有专门的充电桩,使用起来不太方便,所以回到县里之后,我就在家里用插排充电。" 王文告诉中新经纬。

  王文表示,因为车用充电器的插头是 16W 的,一般的插座插不了,为了能顺利充电,她还特意从客厅接了根电线到院子里,方便安装专门的插座。" 在院子里充电,充满一次需要 7 小时。"

  从新疆乌鲁木齐开车回克拉玛依的汪顺则遇到了另一种情况,家附近有公用充电桩,但充电车位上却停满了燃油车。

  " 因为只有逢年过节才回克拉玛依,所以没有安装家充桩,本想用公共充电桩充电,可没想到充电车位停满了燃油车,大家都把充电车位当成普通车位使用。" 汪顺说。

  中新经纬在克拉玛依一处公共充电桩看到,充电车位上几乎停满了燃油车,其中唯一一辆新能源车也并没有进行充电。而充电桩旁有一个提示牌,上面写着 " 新能源充电桩预留车位非充电车辆禁止停放 "。

  

  充电车位停满了燃油车 中新经纬 牛朝阁 摄

  " 春节前几乎每两天就要充一次电,排队充电还有个大概时间,而等这些燃油车开走就纯看运气了,给车充次电还弄成了抢车位!"汪顺吐槽。

  难题如何解决?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 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了 705.8 万辆和 688.7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了 96.9% 和 93.4%;新能源汽车新车的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 25.6%。

  可以说,新能源汽车逐渐 " 开 " 进千家万户,但有专家指出,与新能源汽车配套的充电设施却存在保有量不够、分布不均匀等问题。

  " 较发达的京津冀地区、珠三角地区的充电设施保有量较大,而西部地区的充电设施相对较少。" 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告诉中新经纬。

  车主抱怨充电设施太少,厂家和运营商为何不多多铺设充电设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新能源汽车分会秘书长章弘表示,当前,充电设施的铺设与实际使用率之间存在冲突,即虽然厂家和运营商愿意普及充电设施,但又担心部分场景下的利用率太低,会导致赤字运营,所以才会出现消费者抱怨充电设施太少,而厂家和运营商又不敢贸然铺设充电设施的现象。

  " 像高速公路服务区的充电设施,高峰期是节假日,但平时的利用率并不高,这就容易产生亏损的问题。" 张翔说。

  

  网络图片

  对此,章弘认为,充电设施运营商可以根据服务成本来制定差异化的收费标准。

  " 目前的充电设施运营商大多是通过收取电费来获利,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却得不到认同,而充电设施有自身的市场价值,又因地段等因素导致充电设施的建设成本存在差异。但目前的收费标准并没有体现出这些差异。" 章弘表示。

  " 这些都是新能汽车发展道路上必须克服的障碍。" 章弘说,他建议充电设施运营商或可与加油站、高速公路休息区等车主聚集的场所合作,以此优化充电设施布局。

  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曾在 2022 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 2022 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充电桩 521 万台、换电站 1973 座,其中 2022 年新增充电桩 259.3 万个、换电站 675 座。

  章弘提示道,时值春节,新能源车主在开车回老家时一定要做好路线规划,选择有充电设施的道路回家,同时要计算好相邻充电设施之间的距离,避免半道 " 趴窝 ",更要确认好家乡是否有充电设施,能否保障充电,在条件成熟时再选择开新能源汽车返乡。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0 21:2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