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老外:中国教育强调死记硬背,为何在奥赛如此出色

京港台:2023-2-21 06:53| 来源:今涛拍案 | 评论( 13 )  | 我来说几句


老外:中国教育强调死记硬背,为何在奥赛如此出色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全球数学竞赛开奖,20位金、银、铜奖获得者中,有17个中国名字, 其中有6个在美国,3个在德国、法国、加拿大(专题),也就是说,在国外 的“华人(专题)面孔”占总数的一半还多。美国网友问,鉴于中国教育强调死记硬背,为什么中国学生在美国数学竞赛中会表现如此出色?我们看看各国网友的回答。

  

  

  

  

  我是一名中国学生。学校鼓励我们背诵一些著名的散文、诗歌和英语词汇。我们可能也会被鼓励去记忆历史事实和事件,但同样的规则明显不适用于数学或任何其他自然科学教育。

  一般来说,中国学生在中学或高中所做的数学问题比其他国家的数学问题更具挑战性,我不相信通过纯粹的定理记忆可以解决所有这些问题。这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提高了中国学生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平均水平。

  

  

  中国学生在国际赛事表现优异的最重要原因是,他们在中学或高中,甚至在小学,数学都很好。因此,大多数“聪明”的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将时间花在提高数学技能上。同时,一个擅长其他课程的学生,如汉语、英语、历史、政治,甚至体育,都没有机会获得同等的荣誉。

  擅长数学也意味着有机会跳过高考,进入中国最著名的大学。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一等奖(在一个省中排名前40位,在大约10万至100万名学生中)将保证获得顶尖大学录取。这些年来,这项政策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擅长数学仍然有助于大学入学。

  学生在此类比赛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非常具有挑战性,此类比赛也有助于选拔IMO(奥数竞赛)的国家队。同时,擅长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并在类似比赛中获奖的学生也有机会获得顶级大学录取。

  这种在没有其他考试的情况下进入顶尖大学的机会再次激励“聪明”的学生在高中集中学习数学或其他4门课程。在高中的前两年,他们可能会投入一半以上的时间学习一门学科,如果在相应的比赛中没有获奖,他们可以在第三年学习其他课程。

  为了帮助学生在数学竞赛中获奖,大多数排名靠前的高中(中国主要城市排名第1或第2的高中)都为学生开设了数学学习课程。这些课程通常由学校最好的老师教授,甚至由当地的大学教授教授。除了讲座,数学专业的学生将经常聚集在一起讨论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案。这样的讨论明显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加深了他们对定义、定理的理解,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事实上,大多数排名靠前的学生(是的,我们根据每个月的考试成绩对高中学生进行排名)选择参加至少一门比赛课程。如果他们没有获得任何一门一等奖,并且不得不参加高考,他们可能会感到羞愧。

  当然,我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由于人口众多,我们在数学方面有足够的人有足够的天赋。他们有能力通过适当的学习和培训解决IMO问题。

  当然,我同意许多中国学生花时间记忆定理,甚至过去的试题和答案,但我不认为参加IMO的学生就是这样的学生。他们可能有很好的记忆力,但他们与其他人的区别更多的是逻辑思维和良好的“数学思维”意识。

  总之,中国学生在IMO表现出色的主要原因是:

  •学校、大学和整个社会鼓励“聪明”学生学习数学(以及IPhO、IChO、IBO和IOI中的其他4门课程),甚至牺牲其他课程的学习。

  •学生有足够的动力学习数学,因为数学好是最高的荣誉。

  •中国有很多数学天才。

  

  

  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花了一点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简而言之,数学和数学教育中一直存在着一种微妙的混淆,那就是重复不等同于死记硬背。

  当然,死记硬背不利于健康的学习。然而,重复对于良好的学习至关重要。

  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已经找到了一种方法来利用重复而不使其恶化为死记硬背,而美国的教育工作者则倾向于放弃重复的大部分价值,因为他们过度关注学习数学的死记硬写方面,而低估了重复的价值(因为它与死记硬记混为一谈)。

  如果你很好奇,你可以找到以下参考文献:

  Dahlin,B,Watkins,D(2000)《重复在记忆和理解过程中的作用:香港(专题)中德中学生观点的比较》。英国教育心理学杂志70:第65-84页

  Marton,F,Wen,Q,Wong,KC(2005)“读一百遍,意义就会显现……”中国大学生对学习时间结构的看法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49:第291-318页

  Handa,Yuichi(2012)。从腐朽中摆脱重复:关于意志的两种版本的论文,数学教育研究,v79 n2 p263-272

  在数学教育的某些领域中,重复和死记硬背在其教学用途和后果方面被某种程度上混为一谈。在本文中,我依据马丁·布伯的“我-你”本体论提出的框架,主张将两者分开。在介绍布伯的想法时,我强调了“意志与优雅结合”的概念,与普通的“意志”形成对比。正如我所说的,重复教学的优点不在于自动性——这是共同的理论基础——而是在于培养和支持与研究对象加深的联系感和/或亲密感。

  中国教育不强调死记硬背,但缺乏鼓励创造性思维和社会技能的环境。我认为这是你所看到的根本原因。

  统计原因:我们中学习数学的人比你们中的其他人多,我们几乎占了世界人口的一半。我们将比其他“种族”更经常出现“数学冠军”。

  社会原因:几个世纪以来,我们的文化一直强调教育和学术。受教育比拥有财产更重要,而“白人文化”则相反。

  顺便说一句,有研究“证明”亚洲人比其他“种族”更“聪明”。至少可以说,它们是有争议的。

  根据这项研究,不同种族的智商范围显然不同。仅供参考,这个种族分类是美国人口普查标准。

  就个人而言,中国和印度(专题)移民(专题)在学术上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有两个原因,这是非学术假设:

  1.如果他们是少数民族:因为他们在社区中处于社会孤立状态。作为初来乍到者,他们面临着结交新朋友的挑战,如果他们不外向,这可能是一个更大的挑战。最重要的是,他们在文化上与其他人不同,这加剧了社会孤立。如果你没有朋友一起打球(或玩电子游戏),那么你会花更多的时间学习。结果表明,因为你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

  2.他们被迫在社会上符合预期。

  首先,由于传统上对教育的重视,来自自己社区、父母或家庭的文化期望。第二,因为更广泛的社会,期望“亚洲人”成为模范少数民族,黑人成为罪犯,拉美裔成为奴隶等等……是的,这是种族主义,是的,不合理,但不幸的是,这是一种社会期望。也许你对学习不太感兴趣:你“被迫”保持最低可行的学术水平(这就是我),这样你才能满足期望。也许你不太擅长学习:你被迫吸烟和镜子来掩饰你的学习缺陷,也许是通过参加课外活动或自愿为你的学习成绩不佳找借口。

  我认为,这主要是由于移民过程中的一种选择效应。中国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印度约12亿,中国约13.5亿),移民到美国绝非易事。那些成功的人往往愿意付出巨大的努力,不仅改善自己的生活,也改善孩子的生活。至少,我认识的大多数中国人移民主要是为了他们的孩子和后代。他们愿意远离朋友和家人,远离社交网络的安全保障,学习第二语言,在某些情况下忍受偏见和种族偏见。虽然我不敢说这些是印度和中国“最好的、最聪明的”,但它们肯定不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普通货。

  教育、专业或艺术成就,或在商业上的成功(读:财富)都大大提高了一个人获得移民身份的机会。其中,教育几乎可以肯定是最大的因素。

  近几十年来,大量移民到美国的中国人和印度人都是为了研究生教育,通常是在STEM领域。

  在美国读过研究生(在某些情况下)后,这些父母会倾向于在科技公司、金融、学术研究或其他领域找到工作,这些领域不仅会使他们处于社会经济地位,而且会在地理上接近美国中上阶层,有时甚至更远。这些都是缴纳高额财产税的人口统计学,这意味着好的(读:有竞争力的)学校。这些学校只会强调特定孩子参加数学、科学和拼写比赛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到目前为止,中国和印度学生在美国最好的学校中的代表性很大,因为移民和移民的障碍往往会从人口众多的亚洲国家选择某些类型的成功,来自这些国家的移民将寻求在他们的孩子身上复制他们认为能够移民和移民的相同优势。

  在这方面我相当有信心。但我相信还有更多。我不太了解印度的教学传统,希望有人能在这里详加描述,但我知道,在中国的教育规范中,人们非常强调死记硬背。事实上,由于书面汉语只提供了部分的发音线索(不同于字母或音节语言),即使是基本的识字也需要大量的记忆。

  无论如何,看着我自己的孩子在北京上小学,我对记忆的数量感到震惊:20年代的乘法表、正方形和平方根、长长的素数列表、超过100行的诗歌(是的,它们很短,只有三行字,但他们在4岁时就这样做了!)。

  虽然我面前没有统计数据,但我清楚地记得,有研究表明,来自美国东亚和南亚国家的第二代移民家庭所表现出的学业优势在随后几代人中急剧下降,这表明这里真正突出的因素是移民父母的影响。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学术教育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4-26 06:1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