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是否在暗中实施单边制裁?

京港台:2023-3-7 23:38|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13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是否在暗中实施单边制裁?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年来,中国严厉批评了作为一种外交机制的单边制裁。但于此同时,也有许多例子表明中国在做同样的事。

  中国格外反对单边制裁,即使这些制裁涉及到的是其他国家。最近中国就俄乌战争发表了12点声明,其中就有一段专门批评单边制裁。

  中国坚定地认为这种措施是非法的,因为它们只应由联合国安全理事会授权才算数。

  但北京在过去五年中,一直在加强使用经济制裁。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院亚洲项目的资深研究员黄育川向DW说:“10或20年前,中国和其他国家并没有深厚的经济联系,因此通过切断贸易和外国投资制裁是不可能的。”

  然而,中国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大贸易国,有人担心中国将随著经济实力的增长,倾向诉诸制裁以保护自身利益。

  为求中国利益而实施的制裁

  中国的单边制裁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在多数情况下,与历史上有争议的领土如台湾、香港、新疆、西藏和南海有关,它们构成了中国官员所说的中国核心利益。

  对中国政府来说,所有和这些地方有关的问题都是内政。因此,任何威胁到中国利益或针对那些地区局势的外国制裁,都会被中国解读为干涉其内政,而激起反应。

  黄育川表示:“假如中国因为美国堕胎权、不平等和警察暴力等问题制裁美国官员,美国会觉得非常奇怪,因为他们会认为,这是美国国内的问题。同理在中国看来,这些引发制裁中国的原因是中国的问题,为什么外国政府要插手别国国内问题?”

  中国非正式的制裁机制

  收集中国制裁资讯是困难的,因为他们大多没有公开宣布相关举措。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亚洲及太平洋学院的高级讲师Darren Lim对DW评论道:“如果你问中国外交官,他们通常不会承认使用制裁。”

  中国在处于“守势”的时候会实施正式的制裁,例如为了回应美国前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的贸易战或美国高级官员访问台湾。2022年,美国时任众议院议长佩洛西(Nancy Pelosi)访问台湾时,中国海关总署暂停从台湾进口2000多种食品以及对台湾至关重要的天然砂。

  在其他情况下,中国则采用非正式机制。Lim解释道:“有许多其他采取行政决定形式的中国制裁,例如,不续签出口许可证、因标签或植物检疫问题而拒绝出口货物。”

  因此,研究人员往往不得不依靠和中国有业务往来的企业家提供的个人信息,来确定哪些制裁已经解除,哪些仍然有效。

  中国制裁的另外一个机制是公开抵制。2020年,时尚品牌H&M对新疆强迫劳动的报道表示担忧,并停止购买新疆棉花,该区生产的棉花约占世界的五分之一。

  Lim告诉DW:“这些公司会就人权问题发言,然后这将导致中国公众的抵制。中国政府也参与其中,助长煽动这种抵制。他们让大众能惩罚这些公司。”

  H&M和其他西方的时尚品牌成为抵制目标后,遂从中国最受欢迎的电商平台天猫和京东上消失。

  制裁的影响

  然而,很少有制裁的例子以有意义的方式改变他国的政策。其中之一便是2016年至2017年,中国对韩国因其同意部署美国萨德导弹防御系统(THAAD missile defense systems (MDS))的制裁。

  盡管中方否认实施制裁,但是现代、三星和乐天集团等大型韩国企业成了中国监管机构的目标。相关原因据称是质量差和不符合中国法规,也因此让韩国201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掉了0.4%。

  制裁迫使韩国政府向中国做出不部署新的美国MDS、不加入美国MDS全球网络等一系列重要的政治承诺。

  然而,制裁通常无法带来预期的效果,因为各国会设法为自家商品找到替代买家。中国的制裁并没有阻止佩洛西在2022年访问台湾,也没有迫使澳大利亚政府放弃批评中国在2020年时阻止新冠疫情起源的调查。而现有许多迹象表明,这些制裁正慢慢地被解除。

  如果效果不彰,为何还要实施制裁?

  Lim向DW解释道:“这些制裁可能的一个目的——我认为这应该是个有效的目的,就是实际上的受众是第三方,即其他看到了如果你不尊重中国利益将承担后果的国家,而非为了改变目标政府的行为。其后,他们会不愿意采取可能惹怒北京的行动,因此,它具有这种第三方的威慑作用。”

  黄育川表示,盡管制裁没有立即改变他国作法的效果,但它们已然获得作为一种信号机制的新作用,“制裁很可能是中国表达不满的主要方式,因为这是中国除了军事力量外唯一的力量。”

  有人可能忧心中国的经济实力将使单边制裁变成一种方便的胁迫机制,但黄育川澄清了这种忧虑:“中国永远不会把这些制裁用到极致,原因很简单:适得其反”。

  黄育川说:“从中国的角度来看,制裁并不是毫无代价的。它们对中国企业和消费者有代价,所以这也是为什么通常制裁会有时限。即使中国是个经济强国,能使用制裁,但它意识到,实际上所有制裁都是零和游戏,双方都会有所损失”。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29 17:5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