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自杀也传染!互联网这些隐秘角落,正成为“死亡...

京港台:2023-4-8 13:34| 来源:丁香医生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自杀也传染!互联网这些隐秘角落,正成为“死亡...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最近,四名年轻人在某景区集体轻生的新闻登上热搜。四人来自不同地区,此前素不相识。许多网友推测,这次事件可能与「约死群」有关。

  本次事件的调查结果尚未公布,但此前,类似的案例已经多次被新闻曝光。

  2013年3月,五名青年男子来到东莞一旅社内集体烧炭,致使三人身亡。他们素不相识,系通过网络群聊「约死」,相约轻生。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2020年,17岁少年徐某自杀后,45 岁的父亲卧底儿子生前加入的「约死群」,劝说更多年轻人珍惜生命。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2018年,另一位 21岁青年胡某与他人相约轻生并离世后,其父也曾卧底相关社群。据报道,当他使用儿子的账号进群时,群里的青少年竟对他说:

  「谢谢你啊叔叔。感谢你儿子自杀成功了,他现在是我们的范本。」

  这些案例都说明,舆论提到的「约死群」的确存在,并对青少年构成威胁。

  没有自杀意念的人可能对「约死群」存在诸多疑问:

  真心求死,为何要「约」?

  并不想死,群里的人又能让他们踏上死路吗?

  是否有恶势力在背后操纵这些年轻人?

  实际上,科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些黑暗角落的运行规律,并及时挽救更多生命。

  自杀,也有「疫情」和「疫区」

  在一般人的理解中,自杀是一系列单点的、互相之间没有关联的行为,只有对生活彻底绝望,或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才会选择自杀。

  大部分自杀确实是单点的。不过,有些自杀具有「传染性」。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早在上世纪,就已经有学者发现,自杀虽然主要是由心理和社会因素推动的,但它像流感一样,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染」。

  因此,自杀也有「传染源」、「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

  自杀的「传染源」就是其他自杀者的案例故事。首当其冲的「易感人群」,例如重度抑郁症患者,近期遭受重大创伤、生活陷入极端困境的人,酗酒、滥用药物者,以及有自杀未遂史的人等。

  传播途径,则主要有三条:

  (1)媒体的过度报道,尤其是对名人自杀

  (2)青少年直接接触有自杀倾向的同伴

  (3)近期、附近的自杀案例口耳相传,诱发集群效应

  大量的经验观察和学术研究发现,当一个群体中有人轻生,其他人的自杀意念也会随之增强,发生后续轻生的概率显著上升,甚至出现连环轻生。

  这种现象有个学名:自杀集群(suicide cluster)。

  自杀集群就像是自杀的「疫区」。有研究分析了 65 万例自杀大数据,测算出 1999 年至 2016 年,美国自杀负担最重的十个州有哪些「自杀疫区」。研究一共找到了 19 个时空集群:

  

  十州内 13.53% 的自杀存在集群。

  全美国约 1%~5% 的青少年自杀与集群有关。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3]

  自杀「传染」背后的原理是什么呢?

  公众往往认为,想要自杀就是彻底生无可恋。但实际上,约八成的轻生者内心充满矛盾,一点点风吹草动都可能改变最终决定。

  同一个「自杀集群」的不同轻生者可能并不认识,但处于相似的生活环境之中,尤其是在学校、工厂、监狱、医院中。另一位轻生者出现在视野内,相当于给犹豫不决的人提供:

  一种「提示」——原来还可以这样(从而忽略其他选择和可能性);

  一种自我投射,其他人容易在其身上找到某些共鸣;

  一个可供实操的模仿对象、学习范本。

  如果其中还掺杂了主动的鼓励、唆使、撺掇,或者朋友之间相约结伴,多了一重社会关系压力,就更容易让人下定决心求死了。

  至此,自杀又完成了一次「传染」。

  互联网的角落

  成为死亡集散地

  研究发现,自杀的「接触传播」和「集群」效应,尤其容易影响 15~24 岁的青年和青少年,其次是 25~34 岁的年轻成人。

  他们恰好也是互联网的高频使用者。

  借助网络,人生境况相似及患有抑郁症的人,能轻易联系到同类伙伴,并组成社群。

  这些社群中,负面人生态度和消极情绪容易被反复传播、放大,产生绝望感和无助感,最终造成不良后果。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2018 年,哈工大的一项研究对于微博用户「走饭」的 56 万条评论进行了分析。「走饭」于 2012 年轻生,经过多年发酵,她的微博评论区一度成了众人倾诉的树洞。

  结果表明,在自杀相关的话题场域内,有自杀意念者比其他用户活跃得多。

  也就是说,愿意表露较强自杀意念的人,在话题中往往更活跃,也就更容易无意中把自杀意念与行为「传染」给他人。

  研究通过社交网络分析,证实了这一点:用户与有自杀意念者交流的频率越高,尝试或实施自杀的可能性就越大。

  即便在微博这种监管充分的开放平台上,互联网对自杀的「传染」效应仍然清晰可见。

  那么在灯光之外,更为私密的社群中呢?

  

  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曾在社交媒体上流行一时的某种「死亡游戏」,通过 QQ 群进行传播,怂恿年轻人完成一系列伤害自己的挑战,最后自寻死路。

  部分未成年人中流行的「厕所群」,成员中许多为家庭暴力、校园欺凌受害者及精神心理疾病患者。这些孩子在抱团取暖的同时,话题也经常流于辱骂和网暴他人、交流自杀自残方式。

  其中一个群体内部发生的恶性欺凌,导致 18 岁女孩奈依坠楼身亡,才让这些「厕弟」「厕妹」的困局被掀开一角。

  值得注意的是,「约死群」的影响不仅局限于未成年人。二三十岁的青年人,尤其是男性,也比较容易受到社群影响。

  

  36 岁男子欠下 20 多万网贷,本打算慢慢还,却在「约死群」影响下自尽身亡

  图片来源:新闻截图

  这些社群大多警惕外人进入,有些用暗语来自我保护,对平台介入与专业人士提供帮助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遏制自杀「传染」

  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对轻生未遂者的访谈显示,很多自杀是在极短时间内决定的。

  这些人的心态惯常起伏不定,但真正作决定的时间可以短至一两小时,甚至五分钟。

  

  多个被试自杀意念随时间发生的波动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8]

  

  轻生者的决策时间轴,由访谈获得

  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9]

  当自杀意念波动到顶峰,遇上某些社群、身边人怂恿或社会事件暗示,他们更有可能被「传染」,推进到实施环节。

  但平时,他们对结束生命并不坚定,还经常能够发现生命中的意义和乐趣。

  他们遇到的疾病、挫折与挑战,也未必造成持续一生的痛苦。

  这群人更需要的,是自己的痛苦被看到和共情,是逐渐重新梳理对自我的认识,是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是用更好的方式开启新生命,而不应该是「死亡能解决一切问题」。

  网络平台对不良信息的传播负有直接责任。如今,各大平台都已屏蔽「约死群」相关的搜索关键词,封禁类似社群。期待平台进一步完善识别与援助机制,阻断自杀「传染源」,不让轻生者成为模仿对象。

  媒体记者和使用社交媒体的普通人,也要注意:从朋友圈开始,掐断自杀的「传播途径」。

  特别提示

  媒体、社交媒体上,以下行为可能造成自杀「传染」

  对于自杀新闻进行过度报道、浪漫渲染、戏剧化处理

  放出现场照片、视频、死者遗书等

  提供致死的详细技术信息、轻生地点

  对自杀事件提出过于简单化的解释

  美化自杀者形象,不把他们当做普通人,而是失实地将其塑造成英雄形象

  容易引起对自杀个案进行过度关注、过度讨论的内容,都不宜重点传播。

  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建议,要传递有关自杀预防的知识,不要传播流言。

  专业群体、学校、家长和公共机构需要着力保护自杀的「易感人群」,多关注年轻人的精神健康,及时对疾病和障碍进行干预,营造富有爱与价值感的社会环境。

  诚然,生还是死,最终的选择权握在自己手里,每个人也时刻都有作出抉择的自由。

  但生命无法中来。任何有关生死的决定都不可逆,需要慎之又慎,更不该随随便便被网上或身边人的言论「带节奏」。

  遏制自杀「传染」,给困境中的人留下更多生机,我们愿意与你同行。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5-1 18:0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