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京医通"停运惹民怨 网友:社会的倒退

京港台:2023-4-25 02:49| 来源:自由亚洲 | 我来说几句


"京医通"停运惹民怨 网友:社会的倒退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本周一,受到北京市民欢迎的线上诊疗服务平台"京医通"正式停运,引发民间舆论不满。有分析认为,涉及政府部门的利益分配以及各地医保资金吃紧可能是导致平台停运的原因。

  4月24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告宣布,由北京市卫健委、北京市医院管理局联合北京银行共同发起的“京医通”平台线上挂号服务正式停运。用户可通过其它渠道进行挂号,也可退卡退费。公告一出,迅速引发舆论轰动。

  有微博网友评论说,“挺好的一个惠民APP,居然被逼到要停运的地步,有关部门也是不作为”;还有网友说,“京医通那么好用却被下线,我认为是北京社会的倒退”。

  北京市民梁先生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虽然各个医院也都推出自己的线上挂号服务,但他认为整合了所有医疗信息资源的“京医通”最为便利:“我不经常看病,但我以前看病都是用京医通挂号,我觉得很方便,因为很多医院都可以在这上面挂号。如果没有京医通,各医院都搞各自的,其实很不方便。”

  

  (网络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京医通”平台整合全北京市的医疗资源,并与微信第三方绑定,为本地非医保患者和外地患者提供有关就医服务,如医院门诊挂号、中西药房取药、联络医院工作站或预约门诊常规检验等。患者就诊可直接付费,无需前往专门的收费窗口排队。相关项目还发行实名制就诊卡,搭载跨院结算、电子钱包等服务,被公众誉为真正做到了惠民、便民。2012年以来,该平台服务项目一经上线就广受好评。

  早在去年4月,“京医通停运”的消息就流传甚广。去年4月19日,北京市卫健委回应表示,已紧急通知资方北京银行和平台运营方北京怡和春天科技有限公司,督促双方从公共利益出发,依法理性解决纠纷。怡和春天也发布公告表示,将保障“京医通”线上系统正常运营。

  

  北京市卫健委回应(网页截图)

  强撑了一年后,今年4月24日,“京医通”平台还是正式下线了预约挂号服务。

  美国民间机构“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告诉本台,“京医通”停运除了暴露其内部股权结构和融资问题外,中国各地医保资金也因受到此前严苛疫情防控政策的影响而日趋吃紧,地方政府在这部分资金上进行权力博弈可能也影响到了平台运营。

  “转账过程中也有壁垒,比如异地划账,只有通过政府权力才能实现。但这时,政府权力之间也会有博弈。”他说:“最典型的是黑龙江,患者到北京、上海就医,直接从黑龙江划账,可是黑龙江医保基金已经是负数了,如何划账?这些地方就出现很多争执。”

  李恒青分析说,中国的地方医院赚不到钱,但医保基金却被划出省外,自然引起地方政府不满。

  据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4月,“京医通”累计用户已超过5500万,85%的用户使用线上挂号服务。

  

  (秒懂百科截图)

  去年“京医通”停摆期间,官方人民网曾披露,合作方北京银行按照相关协议仅向怡和春天支付了500万过渡资金,后续资金却迟迟不到帐,导致怡和春天创始人马骏一直自己贴钱。直到实在垫付不起,才影响到了平台的正常运营。怡和春天还不得不另想办法融资,这一度导致差点丧失公司控制权。

  财新网去年也援引消息人士指出,北京银行从2000年开始与北京卫生系统投资数十亿,但随着与“京医通”合作的医院越来越多,其他银行都参与进来想要“分蛋糕”。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4-30 13:0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