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早:中国青壮劳工被歧视 逾35岁就业难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央社台湾(专题)26日电)正当中国当局致力于化解16至24岁的青年失业率创新高,香港(专题)南华早报今天报导,没头路泡咖啡馆假装上班的的青壮劳工也益增,他们多半约莫35岁年富力强谋职却碰壁,感叹被就业市场歧视。
报导说,位于北京的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研究员李长安表示,据估计中国35至49岁的劳工约达4.3亿人,佔将近总劳动年龄人口的半数。
李长安上週在环球时报发表评论文章说:「这些人被裁员后找工作更困难,就业与社会政策的(规划)也应当关注(他们)」。
就像原本在中国杭州某家金融机构裡当主管却被裁的范米亚(Mia Fan,音译),失业后估计向各大人力资源网站丢履历逾70封,获得的回覆寥寥可数,且多半达不到个人想望的待遇和条件。
若干业主甚至挑明告诉她,超过35岁的不考虑。范米亚说:「我不明白为何就业市场对中高龄劳工不友善,(之前)被裁没人告诉我具体原因,只告诉我满编,但我总觉得跟当前失业增及疫情导致经济疲弱有关」。
但范米亚不愿因失业造成家中老小担忧,于是仍然天天一早出门假装上班,实际却是泡咖啡馆,才发现自己不孤单,因店裡群聚着带着笔电充电吹免费冷气,却一杯咖啡也不点的同是天涯沦落人。
统计指出,2020年2月至9月,逾35岁向中国猎人头网站「招聘」丢履历的求职者,比2019年同期增加14.9%,而且增速加倍逾35岁以下的谋职青年。
另据招聘今年稍早的调查,85%的劳工认为,职场裡有一道35岁的门槛,同时60.2%的受访者呼吁,应打破这年龄天花板的歧视,不少专家学者近年也建议应该如此,但实际上收效甚微。
位于渖阳的人力仲介业者王晨旭(Wang Chenxu,音译)表示:「中高龄劳工通常要求较高待遇,他们丰富的经验使得他们更会算,因此即使已经在任了一段时间,很可能对于现状还是不满足」。
他说:「相反的,雇用年轻人起薪低,而且也没家庭负担」。并说除非中高龄劳工职场经历显赫,聘僱年轻人对于企业来说是较佳选择,因为他们可以接受培训而且成长快。
既然就业市场不待见,开网约车自力更生的中高龄劳工不断涌入这个行业,导致瞬间僧多粥少大饼不够分。
中国交通运输部统计,截至今年4月,已核发540万张网约车驾照,比3月增加3.4%,但叫车的下单数却比3月减1.4%降至7亿600万,以致多个省市如海南三亚5月初决定,停止受理网约车执照的申办。
如此对于亟欲重返职场的中高龄劳工,处境更是雪上加霜,于是范米亚如同其他待业中人,只好继续日复一日假装上班。
她说:「或多或少,别待在家外出接触人,或许可免得我胡思乱想又焦虑,如此我才能觉得没有被社会弃绝」。
中国目前陷入人口负成长的危机,而当局已于2016年元月废止一胎化,之后于2021年5月宣布三孩政策,但就业难的范米亚却无意给家裡再添一儿半女。
她说:「难道我们不该是执行三孩政策的主力吗?没有收入,我怎能养得起更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