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一家5口中毒,4人进ICU!起因竟是一锅汤……

京港台:2023-7-10 12:59| 来源:长江日报 | 我来说几句


一家5口中毒,4人进ICU!起因竟是一锅汤……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

  湖北一地一家5口吃了顿饭

  4人住进ICU

  起因竟是一锅野蘑菇汤

  ……

  长江日报记者近日从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获悉

  我省出台常见毒蘑菇图谱

  其中9种标称为“剧毒”

  致死率极高

  

  专家提醒

  这张图有利于医生辨认毒蘑菇

  大大提高救治成功率

  而对于广大市民来说

  不吃野生蘑菇才是最好的预防

  爷孙5人同食野蘑菇

  4人进了ICU

  7月5日上午,陈爷爷上山采摘了一些野蘑菇带回家。中午12时,陈爷爷用野蘑菇煮汤,一家老小5口人都吃了。一个多小时后,6岁的二孙女和2岁半的小孙子开始恶心呕吐、腹痛。随即,陈爷爷、陈奶奶以及9岁的大孙女也相继腹痛、频繁呕吐。三个孩子症状严重,年纪最小的弟弟甚至出现昏迷。而家中小狗吃完蘑菇后不久也全身抽搐、死亡。

  村民紧急将一家5口送到当地医院洗胃。爷爷症状相对较轻,留在了当地医院,奶奶和3个孙子则被分别转诊至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成人ICU和儿童ICU。

  “中毒带来的伤害,与摄入剂量和自身体重密切相关,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孩子症状会更严重,小狗会死亡。”该院儿童ICU副主任夏治介绍,ICU分别对3个孩子进行对症解毒和血液净化,通过体外循环方式清除蓄积在体内的毒物。据了解,目前祖孙4人均已脱离危险,很快就都能出院了。

  湖北推出“毒菇TOP20” 图谱

  7种鹅膏是“毒王”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医学科主任肖敏介绍,中国目前报道毒蘑菇超过520种,约占世界总数50%,其中湖北常见毒蘑菇图谱展示的,是毒性最强、中毒人群最多、接诊量最高的20种毒蘑菇。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是国家化学中毒救治(湖北)基地,并与我省各地、市、州医院结成中毒救治联盟,该院是这张图谱的制作机构之一。

  图谱显示,有9种野生蘑菇都标注为“剧毒”,分别是裂皮鹅膏、淡红鹅膏、假淡红鹅膏、黄盖鹅膏、软托鹅膏、肉褐鳞环柄菇、条盖盔孢菌、欧氏鹅膏以及假褐云斑鹅膏,堪称“毒菇九强”食后会带来严重的肝损害和肾衰竭,致死率极高。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理化实验室主管技师张耕说,在“毒菇九强”中,有7种都是“致命鹅膏”类,“致命鹅膏”被称为“头号毒王”,俗名“白毒伞”,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因此被标注为“剧毒”。

  剧毒有多毒?张耕介绍,在毒性分级中,剧毒是最高的第5级,一个60公斤重成年人的致死总量仅为0.1克。“这并不是说吃了0.1克的蘑菇就会死亡,而是指蘑菇中的所含毒素提纯达到0.1克时可致命。”张耕说。

  长相“人畜无害”

  这种毒菇离人群最近

  图谱中还标注了11种“有毒”野生蘑菇,包括大青褶伞、日本(专题)红菇、穆雷粉褶菌、赫红似口蘑、新苦粉孢牛肝菌、紫红蘑菇、卵囊裸盖菇、球基鹅膏、格纹鹅膏、红褐鹅膏、圆足鹅膏,分别会带来胃肠型或神经精神型损害。

  

  大青褶伞。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重症医学科陈策医生介绍说,大青褶伞是中国蘑菇中毒事件最多、最常见的毒蘑菇,也是在湖北地区中毒发生率最高的品种,主要集中出现在6—11月。大青褶伞长相“人畜无害”,常生长于公园或小区草坪上,菜地里、路边草地、荒地、锯末堆上,甚至是垃圾堆旁,是离人群最近的毒蘑菇品种。

  

  大青褶伞(菌柄具戒指状菌环)。

  蘑菇中毒忍一忍就好了?

  警惕危险的“假愈期”

  “很多蘑菇中毒后会有一个‘假愈期’,让人以为自己好了。”肖敏介绍,不少患者在恶心呕吐腹泻以后,自己忍一忍,或者经过对症治疗,症状明显缓解,但这往往是一种假象。

  肖敏介绍说,“假愈期”容易出现在急性肝损害型中毒类型中,“假愈期”一结束,患者会出现更加严重的不可逆的反应,谷丙转氨酶急剧升高,带来严重的肝损害威胁生命。“一旦发生中毒,要尽快到正规医院接受持续的规范化治疗,不可有侥幸心理。”

  “预防野生蘑菇中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采食。”肖敏提醒患者,采食野生蘑菇出现症状立即就医,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最好能带上吃过的野生蘑菇实物或者照片,方便医生对症用药。

  路边的野蘑菇不要采

  也不要吃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0 21:4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