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女子吃凉皮中毒身亡?爱吃这些食物的要注意

京港台:2023-7-19 03:50| 来源:江苏疾控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女子吃凉皮中毒身亡?爱吃这些食物的要注意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日,有消息称河南永城市两名女子吃凉皮后中毒致1死1重症,医生怀疑是米酵菌酸中毒。

  近年来,米酵菌酸中毒事件时有发生。

  2020年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鸡西县一个家庭聚餐中有9人食用了“酸汤子”,全部中毒死亡,其元凶也是米酵菌酸。酸汤子是东北流行的一种小吃,大多是用玉米水磨发酵后做成,样子很像粗面条。

  2020年7月,广东揭阳,11人在一家肠粉店吃完粿条不久,先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疑似食物中毒症状,其中1人死亡。

  2018年7月,浙江金华久泡黑木耳中毒事件中,3人米酵菌酸中毒,1人死亡。

  米酵菌酸是什么?中毒有哪些症状?哪些食物可能会含有?如何预防?一文读懂!

     米酵菌酸是什么东西?

  米酵菌酸是由椰毒假单胞菌产生的,这种细菌在土壤及植物中无处不在,最佳生长温度是37℃,而最容易产生米酵菌酸的温度约为26℃。米酵菌酸耐热,即使用高压锅蒸煮也不能破坏其毒性,而且浸泡和清洗也无法去除。

  

  中毒症状有哪些?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1至2天。

  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平均病死率在68%~89%之间,个别中毒事件病亡率甚至高达100%。是中国病死率较高的一种微生物性食物中毒。

      一旦中毒,危害极大

      无特效解毒药物

  米酵菌酸现在没有特效解毒药物,一旦中毒,危害极大。

  如果怀疑发生疑似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并及时送医院救治,对症治疗。

      哪些食物可能会含有?

  所有面制品在发酵过程中都有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的可能。

  南方经发酵制作的汤圆、吊浆粑、糍粑、醋凉粉、河粉、肠粉(卷粉)、粿条、米线(米粉)、凉皮等湿米粉。北方的臭碴子、酸汤子、格格豆,还有马铃薯粉条、甘薯面、未经晾晒加工的鲜银耳、泡发的银耳或木耳,这些食品在制作过程中都要经过长时间的浸泡或发酵,都有中毒风险。

      如何预防?

  为预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要注意以下几点:

  1.选购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凉皮等湿米粉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

  2.湿米粉保质期一般为24小时,但由于湿米粉生产工艺已经发生了变化,超过保质期的湿米粉感官性状仍然正常,且不会有发酸发臭等变质性状,会给人造成可以继续销售或食用的错觉,然而这类湿米粉却可能已被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食用后引发中毒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因此无论是食品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应该按照保质期销售或食用湿米粉,对于过期食品要坚决予以废弃处理(即使看上去或闻气味没感觉坏)。

  3.椰毒假单胞菌也可能在泡发木耳、银耳等食材上繁殖,进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因此,食用木耳、银耳等菌类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木耳、银耳等菌类时间不宜过长,泡发用水要干净,时间尽量不要超过两个小时,不过夜泡发。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4.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诊。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1 04: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