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华人求职 小心「假支票骗局」

京港台:2023-8-10 10:07| 来源:世界新闻网 | 我来说几句


华人求职 小心「假支票骗局」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专题:华裔相关新闻,最新动态!

  

  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少数族裔媒体「EMS」9日举行在线会议,讨论「虚假工作和赚钱骗局」。(记者刘先进 /翻摄)

  在网上搜索 「在家工作、赚大钱」,「交易、投资 」,不少民众会收到自称专家的人的广告轰炸,该怎么识别和预防?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少数族裔媒体「EMS」9日举行在线会议,讨论「虚假工作和赚钱骗局」。该委员会地区行销实践部助理总监达凡(Kathleen Daffan)说,一个常见的骗局是,骗子邮寄假支票给求职者,让他们购买设备或礼品卡,等购买成功后,求职者才发现支票是假的,而骗子可从礼品卡中套钱出来。

  达凡表示,虚假工作和商业投资赚钱诈骗,给美国造成巨大损失。仅 2023 年上半年,联邦贸易委员会就收到2万6000 多份有关类似骗局的欺诈报告,报告的损失超 2.23 亿,且这些报告只是冰山一角。

  达凡说,就业工作诈骗持续一段时间,但骗子手法在不断更新。目前,联邦贸易委员会发出警告的原因之一是,民众的工作方式发生变化。疫情以来,在家上班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生活在全球经济中。现在与雇主在网上交流、进行面试很正常,在网上相互合作也正常。」

  骗子们利用此点。他们在 LinkedIn 等求职网站上发布虚假招聘资讯,假冒招聘人员联系求职者。他们希望收集求职者的个人资讯,利用虚假面试来降低人们的入职门槛。骗子甚至用信笺或员工手册发送看起来正式的招聘资讯,或发送备忘录。这些看起来颇为真实,求职者相信他们会得到真正需要的工作。于是,他们与这些人互动,提供个人资讯。 比如,为了申请工作,求职者不仅需要分享姓名、地址,还可能需交出社会安全号,以便进行直接存款或背景调查。骗子就可以出售个人讯息,从中牟利。

  另一个很常见的骗局,是与工作有关的假支票骗局。僱佣求职者的人会邮寄一张支票。告诉求职者,需要为工作购买一两件设备或礼品卡送给客户。此人花了自己的钱、购买成功,支票被退回,银行才会发现支票是假的。「大家需要警惕。如果有人寄钱给你,并告诉你需要买一些东西。即使你在银行帐户中看到存款。也要注意,这可能是一张假支票,银行需要一段时间才发现支票是假的。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骗局。」她提醒,骗子会收到这些礼品卡套钱出来,且很难追查。

  达凡说,就在几周前的 7 月 17 日,联邦贸易委员会起诉了Fluent公司,指控其欺骗行为,包括与工作相关的声称。委员会看到有人声称,他们代表特定的雇主,包括像 UPS 或 FedEx 这样的知名公司,进行了预先筛选。「我们还看到有人称,某个雇主已向收到电邮的人提供面试机会或安排了面试。人们很容易相信这种说法。如果求职者在任何地方找工作,都可能有骗子寻找机会下手,伪装成正规雇主招聘。」

  达凡表示,要识别这些求职或赚钱骗局,关键是做出必要的搜索和在线研究,将骗子公司名称和看似骗局的地方等关键词,连在一起(电视剧)搜索,看看有无类似记录。在求职骗局中,求职者可自己调查找到相应公司,并通过一个合法的电话号码或电邮联系,确认他们正在招聘。与真正的公司沟通,这是目前最安全的做法。

  

  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少数族裔媒体「EMS」9日举行在线会议,讨论「虚假工作和赚钱骗局」。(记者刘先进 /翻摄)

 

相关专题:华人,华裔,全球骗局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3-12-7 14:3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