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在美剩5间 学者:其他恐已改名重新开张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中国「孔子学院」过去几年来争议不断,最新报告显示,曾在美国广设超过百间的孔子学院,如今仅剩5间。虽然欧美国家境内的数量锐减,但学者认为,许多孔子学院改名后重新开张,并与原先的合作机构保持密切关係。此外,孔子学院也开始在中东、北非等其他地区生根。
《德国之声》3日报导,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GAO)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孔子学院」曾在美国境内44州设有多达96所机构,仅6个州的大专院校完全没有设立相关设施,全盛时期全美共有110间孔子学院,但如今仅剩5间。
近年来,孔子学院在西方屡受质疑,被不少国家视为北京在他国实施监视及「大外宣」的手段。前美国总统川普执政时期,祭出多项措施打击孔子学院。在「2019年国防授权法桉」中,限制国防部对设有孔子学院的大学补助,等同让美国学校必须在国防部和孔子学院提供的补助资金中做出取捨。
另外,美国国务院也在2020年宣布认定孔子学院的美国中心为「外国使团」,进一步对该中心施压。时任国务卿庞皮欧表示,中国「利用美国的开放性,在美国进行大规模、资金充裕的宣传攻势和影响行动」。美国联邦调查局(FBI)局长瑞伊也曾透露,该单位将孔子学院视为「中国软实力战略和影响力的一部分」。
不只美国,德国联邦科研教育部长史塔克-瓦钦格(Bettina Stark-Watzinger)今年6月接受德媒《商报》採访时,也敦促独立的德国高等教育际机构结束和孔子学院的合作关係,并呼吁相关院校「以批评眼光重新评估和孔子学院的联繫」。
虽然美国境内的孔子学院看似陆续关闭,但美国学者协会(NAS)在去年6月提出的报告中称,许多已解散的孔子学院改新名称后又重新开张,至少有28所学术机构用类似的项目取代原先的机构,而且还有至少58所和早前的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关係」。
NAS外交与安全研究资深研究员欧克斯内瓦德(Ian Oxnevad)在美国智库哈德逊研究所的研讨会中指出,「由于孔子学院遭到大规模抵制,孔子学院基本上已关闭。它们经常被重新命名为不同的项目」,而且在某些情况下允许中国继续监视海外异议人士。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部分西方国家对于孔子学院的质疑声浪升高,但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数量仍持续增加。
中国官媒新华社1日报导,由中国燕山大学和非洲博茨瓦纳国际科技大学共同成立的孔子学院在该国正式揭牌。这是继2009年上海师范大学与博茨瓦纳大学合作之后,该国境内的第2所孔子学院。
中国外交及战略学者查兹札(Mordechai Chaziza)分析,孔子学院在中东和北非地区的影响力扩大,机构数量从2006年开始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6月底为止,已在该地区设立23所研究单位。
查兹札提到,中东和北非国家对于中国主要抱持着正面看法,反观欧美国家则偏向负面。孔子学院的未来似乎会在中东和北非、南美洲和非洲等中国的盟友圈。
当前中国在中东和北非地区国家採取「软硬兼施」的作法,除了强化经济、军事战略等「硬实力」外交关係外,也持续推动文化、语言等「软实力」外交,来强化地区双边关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