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颜宁建议优化导师制度:你的事业不应由一个人决定

京港台:2023-11-5 18:22| 来源:澎湃新闻 | 评论( 9 )  | 我来说几句


颜宁建议优化导师制度:你的事业不应由一个人决定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你的事业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颜宁说,“我们需要意识到这是很多人正在经历的一个问题,经历相对先进的研究生课程是一种幸运。”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深圳医学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李美静说,她的博士后导师总是告诉她:“好好享受天气。”颜宁的建议是,给自己留点时间,“不管我每天有多忙,我会(留点时间)看电影,看小说。”

  如何处理与导师之间的关系?如何面对不友好的环境?

  11月1日,在深圳市光明科学城举行的第九届女性科学家论坛(Women In Science Forum)上,有人抛出上述问题,深圳医学科学院(SMART)创始院长颜宁教授直言:“在中国,很多的机制需要优化,包括导师制度。”

  她表示自己很幸运,因为她的导师从未在实验室中区分男性和女性。“你的事业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我们需要意识到这是很多人面临的一个问题。”

  论坛以问答形式进行,提问包括预先收集的问题和现场自由提问两部分,多位中外科学家共同探讨了如何选择专业领域、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等问题。

  跟随自己的内心,并“享受好天气”

  第一个问题来自一名高中生:我对生物学感兴趣,但大家都说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科学是“天坑”,如果一些人没有强大的经济支持,或来自贫穷的地区,但也对这些专业感兴趣,应该追求梦想还是追求热门的领域?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汤楠说,她从医学院毕业时,面临成为做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的选择。她更想学习基础科学,但她面临着家庭的压力,她的父母对她说,中国的基础研究人员通常是贫穷、痛苦的,于是她选择成为一名临床医生。后来她去美国学习如何做实验和做研究,那时她已经“老”了,但她意识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是从事生物学、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研究。“所以我建议追求自己的梦想,哪怕到了我这个年纪,你可能仍然会意识到,快乐地工作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颜宁说,她总是被问及相似的问题,而她的回答通常是:勇敢一点,做你自己。但与此同时,人们必须对自己负责,思考对自己来说,什么是重要的。“我们在很多时候面临很多选择,比如继续待在普林斯顿大学还是回国,专注于研究还是担任领导职务?我总是问自己,我会后悔吗?我不知道,但无论做出什么样的决定,都要做好准备承担可能发生的结果。如果你已经思考了一遍又一遍,那就跟随自己的内心。”

  美国威尔康奈尔医学院(Weill Cornell Medicine)生理学和生物物理学教授Simon Scheuring针对一些人认为自己没有成为科学家的天赋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不要贬低自己,不要因为觉得自己的数学不如隔壁班的某位同学,就觉得自己做不到。人生会有更多的可能。”他表示,人的天赋是多维度的,当一个人说自己没有天赋时,他可能把事情想得太狭隘了,除了有天赋的科学家,他还可以成为敏感的科学家、执着的科学家,任何一种品质都可能将他/她带向成功。

  另一个被广泛关注的问题是,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如何平衡工作和生活?深圳医学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李美静说,她的博士后导师总是告诉她:“好好享受天气。”颜宁的建议是,给自己留点时间,“不管我每天有多忙,我会(留点时间)看电影,看小说。”

  “在中国,很多机制需要优化”

  一位硕士生提问道,研究尚未完成,而导师在催促其发表论文,面临毕业论文的压力,应该如何处理?另一个相似的问题是,一位女性说,感受到导师对她的歧视。

  深圳医学科学院特聘研究员潘孝敬建议前者首先与导师开诚布公地讨论,“但如果你的导师对你不太友好,最好的办法是更换导师。”

  对于上述问题,颜宁表示,在中国,很多的机制需要优化,包括导师制度。她举例道,在普林斯顿大学、清华大学,以及未来的深圳医学科学院、深圳湾实验室,有相应的委员会会提供帮助。“你的事业不是由一个人决定的。”颜宁说,“我们需要意识到这是很多人正在经历的一个问题,经历相对先进的研究生课程是一种幸运。”

  科学界的一个现实是,女性在历史上所取得的开创性成就或贡献比男性更少。有人提问,如何看待女性做研究的利弊?

  Simon Scheuring认为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本质上不应该有赞成或反对。在他所在的国家瑞士,物理、化学等学科仍然是男性主导的领域,而当他去到法国巴黎的居里研究所,学习物理的人中有一半是女性。“成功的女性科学家是下一代的榜样,使下一代更容易成为像她们那样的人。”

  颜宁表示:“也许我们无法想象同行正面临什么样的恶劣环境。”她提到,一位著名女性科学家曾在一场论坛上告诉她,多年以前,她在申请一位哈佛大学教授的实验室时,被告知不接收女孩。

  颜宁也认为榜样非常重要,“我很幸运,进入了女性友好的研究环境。我在普林斯顿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我们系有三分之一的教授和助理教授是女性,她们有不同的生活方式,都很聪明、勇敢。”

  “做研究没有性别的区分。在实验室里,我的导师从来没有像对待女孩一样对待我,男女学生没有区别。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变得更加自信。”她说。

  据“深圳医学科学院”公众号,女科学家论坛是颜宁于2015年在清华大学发起并组织的年度论坛,目的在于广泛深入地探讨女性在科研及相关领域所面临的诸多问题。2020年的第六届女性科学家论坛首次邀请男性嘉宾参与讨论,引导两性共同直面女性在社会系统中的困境,此次论坛嘉宾包括一位男性。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学术教育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 03: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