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批评:老人照护拖垮全家 国家缺乏支持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统计显示,全美有800万名65岁以上长者,患有认知障碍症或者生活不能自理。资料图片
全国人口持续老化之际,养老院、居家护理以及辅助生活设施的费用都不断上升,使得不少家庭面临艰难选择,甚至陷入财务困境。有学者批评,国家缺乏相关的融资和保险体系,政府也不像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般重视长者,导致情况不断恶化。
星岛日报综合《纽约(专题)时报》报道称,婴儿潮一代普遍依靠社安金与401(k)退休储蓄,希望能够安享晚年,但通胀与护理价格飙涨已经形成迫在眉睫的威胁。联邦数据显示,2030年之前,平均每天会有1万人年满65岁,到了2050年,65岁以上的人口将增加超过50%,实质达到8600万人,85岁以上人口也将增加近两倍达到1900万人。
由于联邦没有长期稳定的护老制度,因此成本上升后,便不断蚕食长者与其家人的财政。统计显示,全美有800万名65岁以上长者,患有认知障碍症或者生活不能自理,当中近300万人主要依靠配偶、子女、孙子女或朋友照顾,因此智库组织「城市研究所」(Urban Institute)的退休政策计划主任约翰逊(Richard W. Johnson)直言,民众可能为了养老而需耗尽所有财产。
对于这个情况,69岁的长者纽科姆(Margaret Newcomb)表示,自己已经离开教师岗位,82岁丈夫患有严重认知障碍症,需要他人密切照顾,恐怕自己的退休储蓄最终分文不剩。另一名35岁民众刘易斯 (Feylyn Lewis)则说,他为了照顾中风的母亲而放弃研究主任的工作,结果现在欠下1.5万元债务。也有民众承认,由于无法找到接受「医疗补助」(Medicaid)的养老院,不得不将患有认知障碍症的祖父遗弃在精神病院。
分析形容,由于保险公司大幅调高保费,长期照护保险的私人市场已经缩小,使得一般家庭难有保障;劳动力短缺导致居家照顾成本增加,超出普通家庭的承受范围;而辅助生活设施也费用大增,中产家庭难以负荷,在各种现象夹击之下,民众可能只有耗尽积蓄后,才可符合资格享用政府支付的养老院服务。
宾州大学的学者维尔纳(Rachel M. Werner)同时批评,美国重视长者的程度不如其他国家地区,政治领袖也缺乏意愿为此动用公帑。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显示,美国用于医疗以及长期照顾的支出,在GDP比例上一直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
国会为了扭转这个现象,曾希望建立长期照护制度,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的薪资,改善其工作环境,并在《重建更好法桉》(Build Back Better Act)中加入条款,投放1500亿元推动家庭和社区服务,但最终法桉为了压缩经费而放弃这部分条文。本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