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董宇辉、孟羽童等开讲 "网红"出现在校园合适吗?

京港台:2023-12-6 09:54| 来源:潇湘晨报 | 评论( 1 )  | 我来说几句


董宇辉、孟羽童等开讲 "网红"出现在校园合适吗?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近期,频繁出现“网红进高校”的消息。确切地说,是在互联网有高影响力的知名人士进入高校进行演说或分享。

  日前,孟羽童、董宇辉走进清华大学演讲,张朝阳以“物理网红”身份走进大学科普物理知识……

  不同于收获普遍差评的网红主动“蹭热度”,在互联网有影响力的人士正在被高等学府官方所接纳。

  这是高等学府被迫“放下身段”,还是知识与观点以一种更亲和、接地气的形式靠近大学生?12月5日,潇湘晨报记者邀请湖南省社科院专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探讨。

  多名“网红”在大学开讲

  papi酱回校、李子柒事迹登上教材……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网红”元素出现在教育界。日前,多名在活跃互联网上的人物进入高校演讲。

  近日,孟羽童受邀在清华大学达理礼堂发表演讲,向学生代表分享个人经历;董宇辉也于近日现身清华大学,给学生进行全英文演讲;12月,《张朝阳的物理课》高校专场开讲,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在西安交通大学进行“狭义相对论时空观”。

  这些人中,因求职节目的表现被董明珠纳入麾下,离职后又入驻社交平台,孟羽童成为收益可观的大V的同时,她的离职问题引发讨论;从英语老师转型为带货主播的董宇辉因知识储备与讲述能力“出圈”;而张朝阳曾因“只睡四小时”等言论引起热议……

  特定的言行和特质构成了他们除专业外最广为人知的“标签”,于是他们成为了人们口中的“网红”。

  观点:网红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合适吗?

  在短视频平台有300多万名粉丝的网红大学生“小徐呀”曾作为代表给本校的新生发言,演讲过程被粉丝笑称有种“看熟人装正经”的喜感。

  “网红”登上了大雅之堂——高等学府,网友对此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表示,网红元素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意思是向学生们表明,这是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而还未正式走向社会的学生正处于三观的形成阶段,很容易出现价值观的偏差。

  有在校大学生表示,高校绝大部分讲座的主讲人还是专家和学者,能走进高校的网红不仅是极少数,并且他们本身已经通过了一轮“筛选”。

  也有人认为,“网红”一词不该被污名化,不能因为人物身上某些娱乐化的标签,就忽略了他们本身在专业上的可取之处。“只要在某个领域有所成就,就有应该有机会传授经验。”

  专家:“网红”声音能激励学生,适度缓解精神焦虑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学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印道胜认为,大学生是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群体,在某种程度上会潜移默化地被“快餐化”的内容所影响。

  由于网红们在大众中拥有更多的追随者和粉丝,他们在文化信息上的影响力和感召力不容小觑。

  印道胜认为,正能量的“网红”能代表健康的大众文化,在教育领域,这种声音更是能够直接或间接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适度缓解精神焦虑。

  但负面影响则值得注意和深思,“某些带有负能量的‘网红’则对主流意识形态发起挑战和冲击,不当价值观念被肆意传播,正常教学管理也受到威胁。”印道胜表示,要谨防大学生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产生一定的偏颇。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9 20:5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