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德语媒体:欧盟与"三头巨龙"的中国

京港台:2023-12-9 00:19| 来源:德国之声 | 评论( 8 )  | 我来说几句


德语媒体:欧盟与"三头巨龙"的中国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伙伴、竞争者、制度对手--欧盟对华关系有多重定位,这一复杂性在周四的峰会上也一览无余。根本的分歧一时难解,德语媒体认为,或许峰会至少能让双方的利益有所平衡。

  《新苏黎世报》开篇问道:"中国是什么?对欧盟来说,是一只三头巨龙。"

  文章写道:"这个国家是'伙伴、竞争者和制度对手'。这是2019年欧盟尝试定位与中国关系的战略展望中所写道的。在北京举行的自2019年以来的首次(实体)峰会上对这一复杂关系进行新的摸索。从欧盟角度看,保持这一路线是正确的:不是激进的脱钩(也承受不了这一代价),而是在从对华贸易中获利的同时降低与之俱来的风险。"

  "欧盟领导人带着一个要求清单前往会晤北京领导层。(清单)首位上是贸易赤字增加。近两年来达到4000亿欧元,翻了一番。欧委会不愿对这一趋势无所作为。这是对的。"

  "因为这背后并非中国出口经济强劲那么简单,而是包含了中国对本土工业直接和间接的补贴。另一方面,欧洲企业对中国中产阶级消费市场的准入则很困难。布鲁塞尔如今威胁对如电动汽车实施进口限制。"

  "(清单上)第二点是地缘政治和欧洲的战争。尽管中国官方称自己中立,但布鲁塞尔对北京-莫斯科轴心的出现抱有忧虑。"

  文章写道:"在2019年前,欧盟工业大国几乎只戴着经济眼镜看中国:是市场,是机遇。2019年香港示威运动被镇压,对维吾尔人的压制性对待,--以及不公平竞争条件--引来观念上的改变。从此之后,人们更强烈地意识到中国在全球的权力雄心,并感到忧惧。习近平对普京的靠拢,把他们的关系塑造成男人间的友谊,让一些重商主义者张开了眼睛:中国也是欧盟的战略对手。"

  欧洲依赖于中国

  《经济周刊》写道:"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行前表现出坚决的态度。她打算以欧盟的名义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传递一个不舒服的讯息。欧盟想要反抗中国不公平的经济政策。欧盟贸易赤字在两年内翻一番达到3900亿欧元,对冯德莱恩来说,是中国阻挡来自欧洲的竞争者的证据。"

  文章写道,尽管表现出强硬的态度,但难以期待确切成果。"没错,冯德莱恩可以威胁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但欧洲、特别是德国经济处境极为不利。德国经济研究所对北威州400家企业的问卷显示,40%依赖于中国的前期产品。"

  "冯德莱恩所呼吁的去风险毫无迹象:近半数企业甚至预计,未来中国对他们将更重要。特别是能源转型所需要的原材料领域,欧洲依赖于中国。"

  话语暖心,结果贫乏

  《日报》写道:"周四晚间,欧盟领导层几乎是两手空空地与北京的媒体记者见面。无论如何,欧委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与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进行了'坦诚的磋商'。只是:实质性的结果显然还没有。欧盟独自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文章写道:"尽管争议话题的清单很长,但中国领导层在辞令上对欧洲人予以热情地接待。习近平对双边关系作出过于美化的描述。这首先是为了不失去欧洲市场。"

  "对北京来说,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剑是,跨大西洋之间的结盟:美国政府试图以严格的工业政策以及严厉的技术制裁,阻碍中国的经济崛起。习近平当然会害怕布鲁塞尔不加限制地跟从华盛顿的政策。"

  欧盟对中国的影响力微小

  《商报》写道:"此次峰会再次毫不留情地展示出:即便欧盟作为中国商品的销售市场再重要,欧盟对中国的政治影响力仍有限。"

  文章写道:"是的,没错:中国经济状态很差--永远崛起的超级大国的魔法消失了。部分地区债台高筑,中国人的消费情绪低迷,房地产危机构成威胁。"

  "然而,中国将度过这一阶段。即便欧盟出于可理解的缘由对中国汽车征收关税,也不会改变这一趋势。"

  "与欧洲关系中存在巨大贸易不平衡的趋势在持续,中国海关周四公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了这一点。中国在比如电动汽车或者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成功,在未来数年内不会逆转。"

  利益的平衡

  《法兰克福汇报》写道:2019年的布鲁塞尔峰会有共同记者会和七页的闭会声明,其中强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本周四不再如此。

  文章写道,欧盟希望避免依赖中国,但同时又希望保持对话、保持商业关系。这是一个艰难的平衡。

  文章写道:"去年4月初的上次视频峰会,正值俄罗斯发动进攻之际。欧盟外交专员博雷利当时称之为'聋人的对话'--双方完全自说自话。这次的峰会有了更好的准备,此前有多个部长级别的磋商,其中包括博雷利自己参与的。制度上的分歧没有任何改变,但无论如何还是可能有限度地推动利益的平衡。"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5 14:13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