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朱令走了,常威在平安夜里仍然很平安

京港台:2023-12-24 23:35| 来源:六神磊磊读金庸 | 评论( 18 )  | 我来说几句


朱令走了,常威在平安夜里仍然很平安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这个平安夜,对于朱令来说,不存在了。然而那个投毒的肇事者却依然平安,平平安安,在暗处嘲笑着我们:

  “我又跳进来啦,我又跳出来啦,怎么样,打我呀笨蛋!”

  不少朋友问,你之前是一个记者,依你看,为什么有些真相的获得会这么难?

  只拣适合说的说几句。反正没有真相,大家都只能猜测了。

  看过周星驰的《九品芝麻官》没有,注意两句话:

  第一句,“这马褂你穿上了它,谁也不能对你用刑了。”

  第二句,“你要再拿不出证据控告常威,就得退堂,无罪释放。”

  经典为什么是经典,就在于这里。金庸的小说,周星驰的电影,都是经典,能够微言大义,简单几句话,写尽人间百态。

  那么多年,有关方面上上下下围绕那个案子,肯定展开了很多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

  为什么没结果?是因为大家都没有正义感吗,都不同情受害人吗?肯定不是。是因为没有舆论的压力吗?肯定也不是。

  找出真相,将行凶者绳之以法,你以为人家不想吗,当然也想。既回应了舆情,又能显身手、立大功,更重要的,能给受害者一份正义,谁又不想呢?

  可为何终究是没有结果?原因大概两个吧。

  第一,真相本来就是昂贵的。

  你可能觉得这是一句屁话,对,是一句屁话,但也是现实。

  第二,因为不能用更熟悉的办法了。

  只能说到这里了。就好像大厨炒菜,水平很高,但现在你给整一个放盐要用量杯,切葱要用卡尺,这菜就炒不好了,不是最熟悉的炒法。

  而且重要的是,厨房一开始没保护好,还给破坏了。

  对付坏人,要充分的证据;对付常威,则要更加充分的证据,一般充分的还不行,因为不能随便打对吧。可是证据又偏偏没了,对付戚秦氏,大概这些子证据也够了,但对常威不够啊。

  电影里咋说的来着,你要再拿不出证据控告常威,就得退堂,无罪释放。

  仔细看了各方的公开的材料、声明、记录。个人的感觉是,当时上上下下,相关各方,起码一开始没有完全形成合力。

  至于是谁和谁没有合力,大家都在合的时候,是谁没有合,不好说了,咱也说不上了。

  一些事,被耽误了;一些关键的时段,被错过了;而等到要补救时,手段又有限,常威跳进来又跳出去说你打我啊,你还真不能打他。于是事情就这样烂尾了。

  然后大家各得其所,有人在这件事里得到了利,得到了安稳,得到了事态平息,得到了逍遥法外;另一些人,则得到了永远的痛苦,得到了永难平静的内心,得到了深渊。真公平啊。

  有人说,会不会是因为嫌疑人口很紧,心理很强大,所以拾夺不下?

  呵呵。《笑傲江湖》看过吗,杨莲亭心理强大不强大。

  打断了腿,往地上一顿,两截断腿倒戳上来,照样一声不吭。多硬的汉子。可是到后来还不照样听话带路?

  管你什么嫌疑人,还能比杨莲亭强大?真以为包龙星大人治不了硬汉吗。豹子头干什么的。

  问题是,不能这样来啊。

  只能去找一个已经失去了的现场、一个已不是当时的当时要证据啊,而且得是比充分还充分的证据啊。

  有人可能还会说,你的意思是,文明还错了?规范还错了?难道野蛮才对?

  当然不是。我想说的是,文明,只有成为极大普遍的现象,成为绝大多数的常态,才会有力量,才能孕育出文明的锋利。

  否则,文明反而会成为短板,甚至是空子。

  如果文明成为常威之流才能享有的,而不是戚秦氏们人人都有的,那就会变成另一种野蛮。

  人类社会上,文明成为短板、甚至是空子的教训还不够多吗。

  这个平安夜,凝视着朱令父母的伤悲,内心会再次浮现灵魂的叩问:

  只要是明白人,都知道文明的好处。但为什么总有时候,内心深处,我们总会忍不住地寄希望于野蛮?

  只要是上过学的,都受过无神论的教育,但为什么总有时候,内心深处,我们会希望世界有鬼神?

  金庸小说里有一个俞岱岩,一代大侠,却遭飞来横祸,残废了二十年,不知凶手是谁。我现在倒觉得俞岱岩是幸运的,多年之后,他终究是知道了答案。

  朱令则永远不知道答案。

  所有照片里,我最不忍心看的是这张照片,在姐姐还没有坠崖,妹妹还没有沉冤难雪的时候。一家人,人人眼里都是希望的光。

  当时他们真的相信未来会很幸福啊。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13 05:3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