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2023年朋友圈撕裂报告,一份时代记录

京港台:2024-1-1 04:53| 来源:C计划 | 我来说几句


2023年朋友圈撕裂报告,一份时代记录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写在前面

  在暂停两年后,这一年的年末,我们重启“朋友圈撕裂报告”。

  不同于过去三年的跌宕起伏,这一年多少有些乏善可陈。甚至每天的媒体头条,也总是挤满鸡毛蒜皮的小事。面对很多话题热点,人们仿佛丧失去争论的欲望与热情。更多倦怠之下,对公共的关注,也投射着各自生活中的情绪。

  以下这些文字,与其说是一份“撕裂报告”,更不如说是一份时代记录。我们尝试记录下这个年份中依然重要的一些事,探究这些争议或撕裂背后的社会情绪,并分享我们在课堂上究竟会如何和孩子们探讨这些议题。我们始终相信,当我们种下更多多元、包容、理性、思辨的种子,终将促成更多的同理、建设、沟通和对话。

  武汉跳楼的母亲与红头发的女孩

  事实

  2023年5月23日,武汉汉阳区弘桥小学内发生一起交通事故。当天午休时间,校内一名年轻的语文老师从地下车库开出私家车,停在校门附近等候另两名老师。一个男孩蹲在车边,正好位于司机的视线盲区。随后车启动,男孩被碾压,送到医院抢救后死亡。

  男孩的母亲很快赶到学校,并在随后和校方、媒体的沟通中提出自己的质疑和诉求。但舆论的关注点却逐渐失焦。她的身材、相貌、衣着均被凝视。有人质疑这位母亲为何还化妆、为何穿着套裙;有人认为在肇事司机被刑拘、校领导被处分的情况下,她的维权是想讹钱或博眼球。

  6月2日,这位母亲从家住小区的楼顶跳楼身亡。

  而这并不是今年第一起引发舆论轰动的网络暴力事件。

  2023年1月23日,23岁的女孩郑灵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半年前,2022年的夏天,在收到研究生录取通知书后,郑灵华染了自己最喜欢的发色粉色,去医院探望卧病在床的爷爷,告知他自己的好消息。但当她把和爷爷的合影发到网上后,照片却被盗用,甚至被谣传成“老少恋”。她分享照片的行为被视作是炒作、吃人血馒头;针对她师范生的身份,也有网民质疑她“染粉色头发不是什么正经人”、“不配当老师“……彼时,郑灵华留存了这些网暴她的留言、网帖,坚持用法律向网暴者维权。但她自己却深陷抑郁,最终选择自杀。

  网络暴力受害者的名单还在不断拉长。2013年11月6日,B站通报了一起“人肉开盒”案例。所谓“人肉开盒”,乃是人肉搜索与网络暴力的合体。一旦在网络空间遇上看不惯的人,听到不合意的观点,甚至不需要任何理由——只需要对方一个id,就可以“开盒挂人”。受害者的私人信息悉数曝光,不限于身份证号、住址、电话号码、银行卡号、工作单位、出行记录。一旦这些信息公开,憎恶他的人尽可以打电话、发信息、寄快递乃至跟踪尾随。从明星艺人,到网红up主,再到完全的素人,任何一句网络发言都有可能招致开盒。而让人倍感惊讶的是,B站所曝光的这起案件中,40多个嫌疑人分散在18个省市,主谋竟是两名未成年人。而物流、通信、酒店、金融等系统,甚至行政系统的个人信息泄漏所形成的数据“黑产”,则是开盒者最主要的信息来源。

  C计划观点

  打击网络暴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社会共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用法律制裁网暴者,也是老生常谈。依然值得我们不断追问和反思的,还是“为什么”。为什么网暴者会对网络上的陌生人怀有如此巨大的恶意?为什么他们会对他人承受的痛苦如此无动于衷?

  我们可以看到在许多网暴事件中评论者们的思维范式:丧子的母亲之所以看上去很平静,就是因为她不爱自己的孩子;她之所以会衣着精致的来到现场,就是因为她想红;粉发女孩之所以要发和病重爷爷的合影,就是因为想吸引流量……他们看到某一现象,断然地归结于某一恶劣的动机。他们完全意识不到问题的复杂性、人的行为动因的复杂性,明明某一行为现象背后还有多种可能的解释,却只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那一个。当我们抨击那些网络喷子时,往往会忽略的一点是,他们很可能是在真诚地捍卫他们心中的正义和道德规范。而那个随意而武断评价他人的人,也可能是我们中的每一个人。

  另一方面,当主播或UP主们的生活变成了人们日常消遣、娱乐时“观看”的对象,人们似乎也难以意识到对方和我们是同样的人;而网络时代的线上距离,也让我们难以与一个个抽象ID、虚拟头像背后真实的人产生真实的链接。他人的生活与痛苦显得如此遥远,成了可以被肆意评论、嘲讽的对象;网络的匿名性更分散了个体身上的道德责任,评判、辱骂乃至开盒,反而成为对自身生活不满的宣泄途径。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这也是在C计划的课堂上,我们会反复和孩子们讨论的。警惕简单归因、倒推动机,看到事物的复杂性;辨析公私边界、言论界限,尊重他人的隐私,包容多元观点与不同的生活方式;不断换位思考,看到不同群体之间的相通之处,拓展同理圈……网络暴力的治理,必然需要多方合力。而教育,永远是其中不可缺失的一环。

相关专题:微信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2 19:0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