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媒:美国好戏连场 起底社会五大撕裂

京港台:2024-2-5 00:57| 来源:浙江宣传 | 评论( 7 )  | 我来说几句


中媒:美国好戏连场 起底社会五大撕裂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最近,全世界都在“围观”一个“瓜”。由美墨边境非法移民(专题)和边境管理问题引发的美国联邦政府与德州之间的武装对峙,目前仍在持续中。

  这几年,美国国内上演的闹剧不少,从剪不断理还乱的国会山骚乱事件,到此次不断升级的对峙,世人在追更“美剧”的同时,也再次见识了美国社会的种种“出乎意料”。

  此次事件的细节我们按下不表,先借此聊聊美国社会的五大撕裂。

  一、相互拆台的政党撕裂

  “制度完善、治理成熟”一直被认为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美国政客长期引以为傲。但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制度,美国的政治制度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侷限性。愈演愈烈的党派斗争,揭开了美式民主的假面,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其“否决政治”的制度劣根性。从本质上来説,这正是导致美国政党内部、政党之间的“拳击赛”此起彼伏的根源。

  随着大选年的到来,民主、共和两党“过招”将更频繁,进一步加剧的两党之争和政治对立或将为美国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火上浇油”。德州的这场闹剧,就是“驴象之争”的结果。此前,民主党已经给特朗普(专题)送上缅因州和科罗拉多州两州取消其初选资格的“厚礼”,现在共和党又在德州的移民问题上还以颜色。

  相互拆台的政党撕裂,也引发美国社会内部对美式民主制度的广泛忧虑。比如,美国《大西洋月刊》就曾发文表示,担忧美国“陷入了民主倒退的困境”。美国13家总统图书馆曾联合发出警告:美国民主处于脆弱状态。路透社2023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二的美国民众认为,美国共和、民主两党政客因执迷于党派斗争而无法正常履职。

  可以预见,只要这一政治制度持续,美国两党争斗的局面就不会有大改变,这也将继续消解美国所谓的政治理性。

  二、积重难返的种族撕裂

  美国种族问题历史欠账冗长。在历史上,美国对包括印第安人在内的土著居民进行了屠杀、驱逐和文化灭绝,这是美国永远无法洗白的污点。

  奴隶制遗留下来的种族主义阴影久久缠绕着美国社会。当前,美国国内对有色人种的歧视依然如故,根深蒂固的“白人特权”观念,让少数族裔的处境之难愈发突显。在全美各地频频上演的黑人“零元购”、黑白街头对立等现象让人们看到,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伊德临死前的那句“我无法呼吸”,已然成为当下美国少数族裔面临的困境的一个写照。

  此外,阶级固化和贫富分化是美国种族鸿沟持续扩大的新账。据美联储调查,肤色与美国的贫富差距有直接的关係。这一差距在过去几十年得到扩大。1989年以来,白人家庭的财富中位值增加了两倍,而黑人、西裔和拉丁族裔家庭的财富几乎没有增加。此外,数据显示,美国白人家庭淨资产中位值是黑人家庭淨资产中位值的10倍。

  正如美国学者所指出的,“肤色在决定美国人的命运方面,显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想而知,如果美国不把种族歧视“新账旧账一起算”,这道裂痕也将对其带来更深的伤害。

  三、难以弥合的身份撕裂

  不断扩大的身份政治现象,正成为美国民主危机的一个根源。何为“身份政治”?有学者将之概括为: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以及相关的政治行为。

  有人把美国社会比作一个“色拉拼盘”,不同肤色、不同宗教信仰的人共同生活在一个大社会。在建国初期,美国的身份政治相对简单。但此后,美国的身份政治扩大和演化到白人、黑人、拉美裔、亚裔等多个族裔,性别、性取向、堕胎、环保、气候变化、移民和对外关係等问题也同时交织其中,形成了错综複杂的局面,由此带来重重社会矛盾。

  比如,近年来,美国校园的教育闹剧时有上演,围绕性少数群体、引导儿童变性等问题的讨论,逐渐演变成全社会争议的焦点。类似的争议还发生在体育界,“长着鬍子的性少数运动员参加女子比赛夺冠”等新闻持续引发热议。

  与此同时,一些政治人物积极推动将身份认同泛化,用来换取所谓的选票支持。比如,有些美国政客以反觉醒、反性少数来鼓动选民给自己投票,这又加剧了美国民众在身份认同上的极化,导致美国的社会共识日益“马赛克化”。

  由黑人饰演美人鱼,《小美人鱼》真人版被外界批评太“政治正确”。(小美人鱼剧照)

  四、矫枉过正的文化撕裂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美国国内文化呈现出更加多元的趋势。近两年TikTok在美国年轻人群体中广泛流行就是一个证明。与此同时,种族撕裂、身份撕裂、性别撕裂等带来的文化撕裂,让美国自身的文化魅力受到一定消解。

  虽然美国国内不断冒出各种新的文化名词,如“取消文化”“冒犯文化”等,或将“黑美人鱼”“黑雪公主”等元素植入文化IP中,并受到资本不断推荐,但事实证明,它们并未像曾经的美国文化和美国价值那样产生强势性、统领性的影响。

  这些强行植入“政治正确”的文化IP缺乏人间烟火味,与此前由美式“硬汉文化”等衍生出的西部牛仔、超级英雄、变形金刚等文化形象相比,又少了一些鼓舞人奋进的因子,无法引发更广泛的共鸣。

  此外,也有一种声音认为,现如今包括美国人自己都发现,这些套路其实都是党争政治的延续,是政党为了政治利益推出的文化扮演。有学者就指出,“合众为一”是美国社会的信条,也是所谓“美国梦”的一部份,但目前美国精英推崇的“取消文化”等新套路正在不断侵蚀这一信条。

  五、利益至上的盟友撕裂

  基辛格曾説过一句话:“做美国的敌人可能是危险的,但做美国的朋友是致命的。”这话不假。事实上,以美国开国元勳汉密尔顿为代表的联邦党人很早就开啓了“利益外交”先河,以美国利益至上的取向来决定“朋友圈列表”人选,“插刀队友”的事在美国曆史上并不算少见。

  比如,为维护自身经济霸权,里根政府用一纸“广场协议”狙杀日本(专题);为解决本国长期贸易失衡问题,特朗普政府向包括欧盟、日本在内的多方大搞贸易霸凌;为抢军火生意,拜登政府在法国的背后“捅了一刀”,要知道,法国可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盟友”。

  “友谊的小船説翻就翻”的操作,表面看是美国党争的外溢效应导致的,但从本质上来説,是因为在美国政客眼中,所谓盟友只是维护自身利益的工具,美国所説的“团结”只是“美国优先”的遮羞布。

  从更根本上来説,是因为现如今世界多极化已是大势所趋,美国竭力要维护的霸权已经不得人心,其盟友体系愈来愈疏鬆。当美利坚合众国无法“合众”,这部跌宕起伏的“美剧”也再次提醒我们:美式民主不是人类政治秩序的“标准答案”。

  时间来到2024年,美国大选序幕已经拉开。这场决战,会不会把以上五道撕裂的伤口更彻底地暴露在世人面前?我们且看后续。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浙江宣传”,原题为《起底美国社会五撕裂》

相关专题:美国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23 10:51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