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德媒:我们夸大了中国的威胁 低估了中国内政挑战

京港台:2024-2-8 05:41| 来源:苏黎世报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德媒:我们夸大了中国的威胁 低估了中国内政挑战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新苏黎世报》分析中国家庭结构的萎缩,指出这不单是老龄化问题,而且会深刻影响中国的经济。《法兰克福汇报》写道,自德国政府公布对华战略以来,总理肖尔茨将首次访问中国。本届德国政府的历次访华都有些棘手。

  《新苏黎世报》写道:"我们倾向于夸大中国的威胁,低估该国自身面临的内政问题,而这就是一个例子。"文章所指的是人口问题,并且这个问题远超过单纯的老龄化,而是有深远的经济社会影响。

  文章写道,随着大家庭的消失,中国数千年的儒家传统也消逝。

  在西方社会,通过社会福利体系的扩大,可以部分弥补家庭结构萎缩的经济后果。然而在中国,社会福利太弱,家庭承担着很大的支持功能。40-60岁的"夹心饼"一代,承担着赚钱养家、子女入托、缴纳失业金、养老金以及赡养父母的多重义务。

  而祖父母则通常照顾孙辈直到进幼儿园。失业金和退休金在中国时常很低。家庭这一单位就须提供支持,并且还经常需要支付一部分医药费。因此,大家庭对中国社会体系来说,有广泛的稳定作用。如果没有家庭结构的补充作用,大概早就爆发社会危机了。

  文章写道:"中国的法律建立在道德标准的基础上。九成老年人在家中受照顾,7%接受社区照看服务,仅有3%进养老院。"

  "体制化养老的理念在中国从未扎根。尽管国家在世纪之交兴建养老院,以每千位居民30个床位为目标,但2016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超过150万张床位空置。"

  "传统意义上家庭概念的消失也带来经济后果。一个独生子女要照顾父母,就不那么灵活。独自承担父母的医疗看护等费用,就很难换个城市换份工作,或者独自创业。"

  "大家庭这样一种社会资本曾推动了中国的经济腾飞,也促成了比如城市化。许多民工涌入大都市寻找一份服务员、工厂或建筑工人、清洁工的工作。他们依靠已经在城里的亲戚的推荐,也依靠留在家乡的亲戚照看子女。"

  "正如大家庭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增长,如今大家庭的消失也将加剧经济的下行。如果大家庭这个支持结构没有了,很难确定农民工是否还会进城打工。"

  "如果中国政府必须大规模扩大社会福利体系,因为家庭结构的支持作用不再,那么,政府对于地缘政治项目比如一带一路的资源就相应减少。"

  "与此同时,军事上的冒险意愿也降低。中国的统治者如果要发动一场战争,必须三思,因为大部分士兵都是独生子女,如果他们死了,对他们的家庭将是致命性的打击。"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7-13 13:0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