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理想挥刀背后:989亿现金储备和5600名被裁员工

京港台:2024-5-23 10:56| 来源:车壹条 | 评论( 2 )  | 我来说几句


理想挥刀背后:989亿现金储备和5600名被裁员工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裁员”广进计划展开5天后,理想公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

  具体来看,一季度总营收256亿元,同比增长36.4%,环比下滑38.6%;归母净利润为5.93亿元,同比下滑36.26%,环比大跌近90%。但现金储备仍持有989亿元,整体毛利率也有20.6%。

  财报发出后,有人评价称:理想下滑是相对的,参照物是理想自己,如果用这份财报对比其他新势力企业,理想还是最健康的。换句话说,只是优等生这次没考100考了90分而已。

  面对同一份财报,每个个体的心境截然不同,有人依然认可理想的市场价值,有人则充斥着不解和愤怒,尤其在已经被“广进计划”裁掉的前理想员工胡丽(化名)眼中更是如此。

  在理想财报发布之前,胡丽就对理想的财务状况有预期,她不解的是:明明账上躺着一千亿,高管们拿着几千万的薪资,理想还是要“磨刀霍霍向猪羊”。

  据胡丽透露,如果员工不签字,HR会以各种苛刻条款威胁开除,其中“离开工位30分钟”也是理由之一。但讽刺的是,理想在1季度因为工位不够用,很多员工都是流动办公,与系统里记录的工位并不一致,而所谓的开除条款其实也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

  因此,“排雷、快跑”,成了胡丽对求职者的最后忠告。

  理想裁员,发动蝴蝶效应

  胡丽所提到的“工位不够用”的问题,最先撕开了理想裁员真相的口子。

  2023年,为了匹配2024年80万的销量目标,理想开出高额薪资招兵买马,仅是校招待遇高的就能达到39k,低的也有16k,根据去年年底财报显示,当时理想员工已经有3.16万人,同比上一年增长63%。但是,今年一季度理想销量是8.04万辆,4月销量是2.58万辆,距离80万还有69.38万辆的距离。

  

  远远低于预期的业绩压力,无疑让提前配置好的人力成为了冗余。曾经从传统豪华头部企业跳槽到理想的肖象(化名)告知我们:3月份理想下调了销量目标(从80万到56-64万),多出来的人就裁员了。

  “互联网公司就是这样”,肖象说,理想一贯会根据预设目标提前布置产能和人力资源,一旦达不到势必要裁员,某汽车类垂媒,李想掌舵过的公司,都是一样。

  虽然目前理想的“大刀”还没有落在他身上,但等待的过程更加煎熬。“每天都在瑟瑟发抖中”,回想起之前在外企的工作经历,肖象感觉“有点后悔从外企出来了”。

  裁员的动作是悄悄摸摸开始的,很多理想员工还是通过媒体才知道这个消息,在胡丽眼中,明明在裁员却不承认,这种行为不敢苟同。另外,这一波裁员不仅规模大,动刀狠,持续时间也长,肖象透露:北京总部销售那边4月已经裁完了,五一之后,人力走了200多人,上周产品部门裁员30%,上海、常州还在进行中,大概5月底会结束。

  根据计算,按照18%的裁员比例,理想此次将一共裁撤5688人,但有业内人士分析,这个数据可能还是保守了。根据多处信源,车壹条得知:此次裁员重灾区涉及智驾,从2000人裁到1000人以内、招聘部门裁四分之三、从200多人到40-50人、销售服务运营部门裁400人、政府公关约裁一半、业务线中MEGA线优化人数最多。

  “负责MEGA车型招聘的人力,裁的只剩一个经理了,其他车型人力还在”,暂时就职于理想的一位员工在社交平台上透露。有人开玩笑评论称:一会律师函警告来了。得到的回复却是:“法务部都被裁好几个了,谁还有心思发律师函?”

  

  在这轮裁员中,有媒体表示,理想考虑到社会影响对校招生会相对保护一些,但实际上被裁掉的校招生并不在少数,“裁员前疯狂加班,用完人之后立马裁员”有校招生对理想的“兔死狗烹”的用人方式表示强烈不满。

  除校招生外,不乏有经验的员工已经无缝衔接到小米汽车等新能源企业,除了主动寻找出路,也有奇瑞这样正在大力投入新能源的传统企业公开向理想员工投出了橄榄枝,base芜湖,从自动驾驶部、热管理开发部、产品开发部等等岗位均有空缺。

  有意思的是,理想这次裁员,不仅波及员工本身,扰动业内人才流动,对顺义租房市场也有影响,“人去楼空,房租价格也随之下跌”,一位公寓的管理者已经开始在网络上发布租房帖,以期缩短自家房源的空置期,尽快迎接下一波租客的到来。

  纯电延期,理想思过

  裁员不可逆转,但理想还得继续,调整组织后。重点是正视眼前的困境,重新梳理经营思路,至少要先走过Q2这个今年最艰难的季度。

  在21日的业绩发布会上,理想调整2季度目标为10.5-11万辆,如果按照10.5万的2季度最小值以及56万的年目标最小值估算,2024下半年,理想至少要达到37.46万的销量,才能勉强实现56万的整体目标,平均到每个月约有6.24万辆的任务要完成。

  目前看,这个重任直接落在了L6、L7、L8、L9的身上,因为起初被寄予年销8万台厚望的MEGA彻底偃旗息鼓,4月仅售出1145辆,在MPV销量中排位第21,理想纯电第一枪被市场告知“哑火”。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情况是必然现象,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被网友丑化的外观设计,还有产品定位不准、动力形式匹配偏差等等疏漏,“作为售价50万以上的纯电MPV,家用太贵,商务用有续航焦虑,可以对比市场上卖的好的MPV,比如腾势D9、格瑞维亚、塞纳,没有一台是纯电产品。”

  “后续的纯电车型也跟MEGA差不多长相,虽然不是套娃,但估计也难”,肖象的预测在21日的业绩发布会上一语成谶。

  原本计划在今年发布的两款纯电SUV M8和M9,以及整体的纯电规划都将延期,李想表示:今年不再发布纯电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在他看来,不够多的自营超充桩和不够多的门店展位数量,是理想汽车销售中高端纯电SUV的壁垒。

  按照李想的计划,超充桩要达到和特斯拉中国相等的数量,门店展位要在全国新增500-600个。否则就会出现增加产品数量但不增加销量的问题。

  在关乎纯电产品配套建设的举措之外,理想为了提升销量、维稳业绩,在这次组织调整中除了裁员,还成立了专门负责质量运营的团队。在李想看来,“让业务可以专注于做高质量的决策、提升执行的效率,不用把大量时间放在重复的运营工作上,这是这一次最根本的变化。”

  

  回顾两个月前李想对MEGA销量的乐观预计,以及在MEGA启动交付时,李想为员工画下的“让工厂员工获得日本(专题)德国等国家同样等级的收入和成就”的饼,现在看来都已经化作了泡影。

  受MEGA失利的影响,理想或许很难在短时间内做到“纯电、增程左右开弓”。而更残酷的现实是,当下已经有不少企业选择布局增程市场,除了前不久上市的星纪元ET等车型,据媒体报道,小米也开始增程式混动的平台开发。

  竞争只会无限加剧,理想现有的L系列产品也未见得能支撑起月销6万+的目标,纯电产品明年能否提供业绩支撑还有待考量。但对于李想来说,时间已经不多了。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金融财经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4-6-16 11:5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