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她嫁给家道中落的穷书生,生下一子,母凭子贵

京港台:2024-12-14 03:34| 来源:阡陌文史 | 评论( 6 )  | 我来说几句


她嫁给家道中落的穷书生,生下一子,母凭子贵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936年,一位病入膏肓的中年女子苦苦支撑不肯闭上眼,身边人潸然泪下,知道她在苦等儿子的归期。

  遗憾的是,母子没能见上最后一面,便阴阳相隔。

  从太平洋彼岸风尘仆仆赶来的儿子读到母亲临终遗作,嚎啕大哭。

  30年后,他用震惊世人的成绩回报母亲,使她从芸芸众生中,“母凭子贵”一跃成为被历史铭记的伟大的母亲!

  她就是科学家钱学森的母亲章兰娟。

  

  1887年,在如诗如画的杭州,富商章珍子迎来了家中长女,取名兰娟。

  章珍子曾担任两广地区盐官,卸任后靠经营盐业、丝业、酱园业,积累了雄厚家财。

  章兰娟从小接受良好教育,聪明伶俐的她逐渐成长为一位知书达理、秀外慧中的女子,言谈举止中透着一股浓浓的书卷味。

  再加上她长相端庄清秀,到了适婚年龄,上门提亲的富家子弟都快踏破了门槛,可父亲偏偏为她物色了一位“穷书生”。

  章父选女婿的标准是人品、才华大于财富,被他挑中的穷小伙叫钱钧夫。

  

  钱家也曾非常高光,钧夫是“钱王”的第32代孙,无奈到了父辈已家道中落。由于外商的入侵和人造丝的兴起,经营传统丝绸的钱家生意一落千丈。

  与钱家交好的章父却并不嫌弃,不仅将女儿许配给他赏识的钱钧夫,慷慨送上丰厚嫁妆杭州方谷园2号房产,还资助女婿留洋。

  1904年,钱钧夫告别新婚妻子,与鲁迅、蒋百里等爱国志士一起踏上东渡扶桑求学之路。

  在他离开的6年里,章兰娟独自承受了怀孕生子、长子又不幸夭折的艰辛和痛苦历程。

  

  1910年,她终于盼来了丈夫学成归来。团聚一年后,她迎来了自己的第二个孩子——大胖小子钱学森,名字寓意学识渊博,夫妻俩将他视若珍宝。

  然而,钱钧夫不得不依依不舍地告别妻儿。

  彼时就任杭州第1中学校长的他,因工作出色,被聘用到北京出任教育部厅长一职。

  工作尚未稳定,妻儿只好暂留杭州,照顾和教育孩子的重任落在年轻的章兰娟身上。

  

  章兰娟头脑清醒,又不断自我成长,她本身擅长运算、记忆力强,有很高的数学天赋。

  遗传了优秀基因的钱学森,从小被父母寄予厚望,我们来看看这位民国妈妈是如何“鸡娃”的?

  章兰娟经常与钱学森玩一些计算类的小游戏,让钱学森潜移默化中对数字产生浓厚兴趣。

  

  每天晚上,她给儿子讲睡前故事,钱学森从小就浸泡在岳飞精忠报国、杜甫忧国忧民、陆游仗剑去国这些优秀的讲述传统美德故事中。

  等钱均夫在北京站稳脚后,章兰娟放弃杭州的优渥生活,携子去到北京一家人租房住,她深知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影响力。

  钱学森上小学后,寒暑假也被母亲安排得满满当当:

  早晨起床第1件事就是锻炼身体,吃完早餐后念唐诗宋词,下午习画练字,晚上是亲子阅读时光。

  

  钱学森回忆往事时,总记上进心母亲一到暑假就让他用毛笔描这九个字:“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起初,他并不知道什么意思,也曾像其他贪玩小朋友一样嘟嘟囔囔地抵触过。

  后来他才明白母亲的用心良苦,这是咸丰帝的母亲创造的“九九消寒图”,9个字,每字正好9笔划,九九八十一,每天一笔划,描完正好81天,暑假和暑热也就过去了。

  原来母亲在用这种方法,无形中磨砺他的耐心和毅力。钱学森坦言,这种能力在他日后从事科研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章兰娟也常常带着钱学森接触自然,探索世界,让他热爱生活、热爱运动。

  为了防止家中独子养成孤僻自私的性格,让钱学森学会分享和爱,章兰娟征得好友蒋百家夫妇的同意,将他家的三女儿蒋英过继过来,视若己出。

  

  只是当时的她没想到,后来这对“干兄妹”之间竟产生了一段奇妙的缘分。

  

  晚年,钱学森深情回忆母亲,“她是位感情丰富、纯朴而善良的女性,总是用自己的模范行为来引导孩子行善事。”

  对于寻求帮助的人,她总是会慷慨解囊,对于乞讨的人,她总是尽力帮助。她的乐善好施,都被儿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默默潜化。

  1935年,钱学森赴美留学,章兰娟依依送别儿子,将《老子》和《庄子》两本书交到他手上,叮嘱道,“孩子,好好学习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你将会受益终身。”

  钱学森点头答应,含泪告别父母,却怎么也没想到,这一别,竟是与母亲的永别。

  留学仅一年,他接到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母亲病危!

  钱学森匆匆赶来,48岁的母亲却再也无法睁眼看一看心爱的儿子。

  

  临终前,她曾睁开混浊的眼睛望向窗外,无限期盼地说,“天晴了,学森该回来了。”

  她还给钱学森留了一首诗:“窗外细雨飞,老妇命垂危。夫君煎药苦,盼子子不归。”

  可怜这对母子没能见到最后一面!读完最后一个字,钱学森再也忍不住嚎啕大哭。

  办完母亲丧事,他强忍悲痛,带着母亲的爱和期盼继续回到美国学习。

  钱学森亲手画了一幅母亲的画像,摆在书桌前,时刻督促自己,仿佛母亲就陪在身边,从未离开一样。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钱学森发奋图强,取得了学业和事业上的成功。他冲破美国阻挠,毅然回国投身当时我国一穷二白的航空事业,创造了不朽的功绩。

  

  钱学森说,这辈子对自己影响最大的有17人,排在第1的就是自己的母亲。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章兰娟这位伟大的母亲,用言传身教、循循善诱,培养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值得世人铭记!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史海钩沉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03:25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