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北京骇美基础设施 是为台海开战做准备

京港台:2025-4-11 23:29| 来源:上报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北京骇美基础设施 是为台海开战做准备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台湾(专题)已成为美中网络战及军事对抗的核心战场。 去年12月,中国官员在日内瓦1场美中秘密会议中罕见暗示,过去入侵美国港口、自来水、机场等关键基础设施的黑客行动,与美国持续对台湾军事支持有直接关联,等同向美方发出警告。 美方解读认为,北京承认为了因应台海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正预先渗透美国民用基础设施,准备在战争爆发时发动网络攻击,瘫痪美国支持台湾的能力。

  华尔街日报独家报道,根据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官员在去年12月的1场美中秘密会议中承认,北京是大规模入侵美国基础设施网络行动的幕后主使,凸显美中两大强权之间的敌对关系持续升温。

  这些知情人士表示,中方代表默认多年来入侵美国港口、自来水设施、机场及其他目标的网络,还将这些行动与美国对台湾政策支持不断增加联系起来。

  这场史无前例的表态发生在日内瓦的1场高层峰会上,时任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即将卸任。 中国官员的发言让美方官员感到震惊,因为他们过去习惯听到中方将此类黑客行动归咎于犯罪集团,或是指控美方过度想象。

  去年,美国官员公开发布异常严重的警告,揭露中国这项被安全研究人员称为“伏特台风”(Volt Typhoon)的行动,这些行动是北京意图在未来冲突中,为解放军迅速发动破坏性网络攻击,而在美国的计算机网络中广设立足点。

  据1位了解这场会议情况的前美国官员透露,中国官员在12月会议中的说法虽然是间接且略带模糊,但大多数在场的美方代表都将其解读为1种“默认”,同时也是对美方涉入台湾问题的“警告”。

  自这场会议以来,华府与北京的关系进一步恶化,陷入史上最激烈的贸易战。 川普政府的高层官员表示,国防部将对中国展开更多主动网络攻击。 美国官员与国会议员则指出,北京继续利用另1项被称为“盐台风”(Salt Typhoon)的入侵行动,掌控美国电讯网络,扩大他们对情报渗透。

  不过,川普政府计划大幅裁撤几百名网络安全人员,上周更解除了国家安全局(NSA)局长及其副手的职务,这些举措引发部分情报官员及国会议员担忧,认为美国的网络防御能力恐因此削弱。

  美国官员们表示,中国黑客近年来针对美国民用基础设施的行动,是川普政府面临的最令人忧虑的安全威胁之一。

  美国国务院在声明中未对这场会议置评,但表示美国已明确告知北京,将对中国的恶意网络行为“采取行动”,并形容这些黑客行为是“对美国国家安全最严重、且最持久的威胁之一”。 川普白宫国家安全会议拒绝置评。

  中国驻华府大使馆并未回应有关该场会议的具体问题,但指控美国“利用网络安全议题抹黑、诬蔑中国”,并散布有关“所谓黑客威胁”的虚假信息。

  

  据多名现任及前任美国官员透露,当时在日内瓦的会议上,中国外交部网络事务高级官员王磊暗示,中国之所以入侵美国基础设施,是因为美国对台湾的军事支持。

  美方官员表示,王磊及其他中方代表并未直接承认中国对黑客行动负责。 但在场美方官员,以及之后获得简报的其他官员,都将中方发言解读为确认北京参与,并试图恐吓美方,让美国在台海爆发冲突时不敢介入。

  该场高层会议共有约12名中美代表参加,包括国务院、国安会、五角大楼及美国情报机构的高层官员,会议尚未被公开报道。 当时由拜登政府负责网络与数字政策的特使费克(Nate Fick)领军。

  据前美国官员透露,在日内瓦,在美方强调中国似乎未理解在美国民用关键基础设施中预先部署立足点的危险性,而且美方会将此视为战争行为之后,王磊做出上述发言。 另外,拜登政府也希望传达对中国政治及军事高层,包含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专题),是否完全知情这些黑客行动的质疑。

  这场日内瓦会议举行时,正值外界不断揭露中国“盐台风”行动深入美国电讯网络的程度之际,受害者包括AT&T与Verizon等电讯业者。 当时,中国国安部黑客得以窃听几十名美国政府高层官员及政治人物的未加密通话与简讯,包括川普与贺锦丽的总统竞选团队成员。

  资安公司SentinelOne的中国问题专家凯瑞(Dakota Cary)表示,只有在习近平政府高层指示下,中国官员才可能即便是在私下场合,也承认这些入侵行动。 他指出,这次默认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可能反映北京认为最有可能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的地点就是台湾,因此需要向川普政府释放更直接的讯号,表明事件的利害关系。

  凯瑞说:“中国想让美国官员知道,是的,他们确实拥有这种能力(骇入美国的关键基础设施),而且愿意使用它。”

 

相关专题:北京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5-4 21:44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