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欧5年后英欧再办峰会,多项突破性协议意味什么?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据新华社报道,英国与欧盟5月19日举行英国“脱欧”后首次英欧峰会,达成多项协议。英欧领导人均表示,此次峰会是“历史性时刻”,成为双方关系“重置”的标志。
英国首相斯塔默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出席了当天的峰会。根据英国首相府发表的声明,英国与欧盟达成的协议内容覆盖经贸、防务、青年交流等多个领域。自“脱欧”以来,英国对欧盟出口下降21%,进口下降7%。预计相关协议将在2040年前推动英国经济增长近90亿英镑。
斯塔默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评价协议称,“英国回到世界舞台,向世界发出欧洲团结的信息。”
“英欧走近的根本,在于双方在俄乌问题上立场一致,反对美国的做法,双方协议的重点在于战略安全。”上海外国语大学欧盟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忻华对澎湃新闻分析道,但双方仍在英国回到欧盟单一市场等关键问题上存在分歧,现在在一些技术问题上取得共识,是为了展现就安全问题合作的诚意,英国不会就此重返欧盟。
值得注意的是,英欧协议的议题包括恢复“青年流动计划”,英国国内担忧净移民(专题)水平,斯塔默领导的工党政府曾反对该计划。本次工党向欧盟妥协,可能会引发本国政治争议。
英欧关系重置
英国于2020年1月31日正式“脱欧”。“脱欧”前,英国首相每年至少会前往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4次,与欧盟机构及27个成员国领导人举行峰会。据英国天空电视台5月19日报道,从象征意义上看,英国“脱欧”公投及随之而来的争论已持续近10年,现在是英欧关系升温的重要时刻。
2024年大选时,工党的主要核心卖点就包括放松与欧盟的贸易限制。同年胜选后,斯塔默曾前往布鲁塞尔开始重置双边关系,并于当时首次提出定期召开此类峰会的设想。
忻华认为,峰会的召开源于当前地缘政治形势的变化,英欧在乌克兰问题上立场相似,一致反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专题)试图讨好俄总统普京、可能牺牲乌克兰利益的做法,因此走得更近。
新华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话指出,英欧此次“破冰”,表面是双边利益驱动,深层则折射出美国政策转向对跨大西洋关系的冲击。在安全领域,美国特朗普政府在乌克兰危机中的单边行动令欧洲国家感到“被抛弃”。特朗普政府还施压欧洲承担更多防务成本,加剧了欧洲国家的安全焦虑,迫使欧洲国家加速防务自主化。
英欧长达9页的重置协议涉及安全与防务、贸易、渔业、环保、人员往来等领域,但协定文本较为模糊,英国将面临权衡取舍、管理成本等问题。为了与欧盟标准保持一致,英国或许又回到了“规则接受者”的地位。作为双方关系重置的一部分,英国将同意一项新的安全和防务伙伴关系,并表示这将为英国公司参与欧洲一项15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专题)12179亿元)的重整军备项目铺平道路。
“重置协议主要体现在战略安全层面,为了显示就安全问题合作的诚意,双方会在贸易的技术性问题上让步,但根本问题即英国加入欧盟单一市场框架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协定本身无太大意义。”忻华分析道。
“英国不会重返欧盟,‘脱欧’已是历史,不可逆转。双方的分歧和纠纷没有得到实质性改变,只是在战略、安全、俄乌问题上有相似之处,所以进行合作,但涉及到英国司法、立法和经济主权时不可能(与欧盟接近)。”忻华表示。
天空电视台总结称,这份协议可能不是“脱欧”争论的结束,而是斯塔默所希望的,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在这个阶段内,他的政治对手将定期与其辩论成本、上限、配额等问题。反对党保守党形容,这是一场“投降峰会”;改革党认为英国“将要被出卖”;在自由民主党看来,英国可能即将浪费“一个巨大的机会”。
英国智库“变化欧洲中的英国”主任、伦敦国王学院教授梅农(Anand Menon)刊文称,英国和欧盟作为安全伙伴越来越接近,但仍是半独立的经济竞争对手,在安全和经济之间有明显重叠的背景下,这种情况不可持续。
俄乌冲突的外溢影响
长期以来,渔业一直是英欧紧张局势的根源,欧盟已起诉英国禁止其在英水域捕捞沙鳗。双方签署为期12年的新渔业协议,把将于2026年到期的协议延期至2038年,保障英国渔船能够持续进入欧盟水域,同时维持欧盟渔船在英国水域的现有捕捞配额。
英国贸易大臣雷诺兹表示:“对英国来说,渔业是确保英国能进入欧盟销售本国捕获的产品的关键。自‘脱欧’以来,英国与欧盟的食品、农业贸易全面大幅减少,下降了五分之一。英国捕捞的70%鱼类和贝类产品销往欧盟,市场准入也是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
从欧盟的角度看,一些成员国尤其是法国热衷于把渔业问题与谈判其他方面联系起来。法国总统马克龙坚称,若没有渔业协议,不会接受在其他领域与英国关系重置。
英国渔业对此声音不一。苏格兰渔民联合会首席执行官麦克唐纳(Elspeth Macdonald)说:“这项协议对苏格兰渔民来说是一场‘恐怖表演’,比(前首相)约翰逊拙劣的‘脱欧’协议糟糕得多。”代表苏格兰鲑鱼养殖业(Salmon Scotland )的斯科特(Tavish Scott)则表示,若协议确保减少检查,将“加快我们优质鲑鱼的市场交付速度”。
观点性新闻网站《对话》解释称,英国渔业区域较为集中,这对当地社区至关重要,欧盟国家也有类似情况。渔业约占英国农业、渔业和林业出口的 5%,占英国经济的0.03%。从绝对值看,其经济影响有限,但这是英国政府致力于推进与欧盟关系的明确信号,尤其在全球贸易关系复杂的当下。
在忻华看来,渔业问题是细节性和技术性的问题,并非根本性和战略性问题,比如欧洲如何应对俄罗斯和处理俄乌冲突。“英国需要和欧盟和欧洲大陆在这个问题上取得共识,所以在渔业这样的细节性问题上,采取了较为灵活的态度。”
和渔业略有不同,英欧都不太满意当前的能源协议,原定协议同样将于2026年6月到期。双方认为,现在协议效率低下,阻碍对北海的投资,推高了消费者价格,想通过更优选择来取代。目前,双方计划探讨英国参与欧盟内部电力市场的问题。2024年,英国通过与比利时、丹麦、法国和挪威的电力连接进口了约14%的电力,创下历史新高。
忻华指出,(英国)参与欧洲的单一电力市场,很大程度上是为了缓解俄乌冲突爆发后,能源危机带来的滞胀经济困境。但双方没有公布很多细节,究竟能走多远还不清楚。
目前,双方同意对接各自的碳排放交易体系,以“避免企业因欧盟明年即将实施的碳征税而受到影响”。
此外,双方达成的动植物检疫协议将简化英国食品出口手续并降低成本。该协议将促使英国汉堡包、香肠等产品重新进入欧盟市场。
英国就人员流动妥协
本次达成的协议,还涵盖了欧盟热衷的“青年流动计划”。这将让18至30岁的年轻人更容易在英国和欧盟之间旅行和工作,英国还将恢复与欧盟之间的大学生交流的“伊拉斯谟计划(Erasmus+)”。
《卫报》报道称,工党曾因成本问题反对这些计划,因为去英国大学的欧盟学生多于去欧盟大学的英国学生,给英国大学带来经济负担。英欧达成的计划可能有利于欧盟。
目前,双方尚未就细节达成一致。当被问及“有多少欧盟年轻人来英国是可以接受的”时,斯塔默没有给出具体数字,仅表示该计划并非“无上限”,未来一切都将通过“相互协议”来完成。冯德莱恩进一步表示,重要的是厘清所有细节,双方已在协议文本中明确表明“政治意愿”。
作为共识的一部分,双方将努力制定一项计划,允许根据签证计划,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工作、学习、做互惠生、志愿服务或旅行。相关时限未具体说明,但预计至少为一年,具体取决于英国的国内阻力。
有英国官员称,谈判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如何限制从欧盟前往英国的学生人数。自“脱欧”公投以来,来自欧盟的学生和临时工人数下降,使得英国餐馆等缺乏以往依赖的服务型人员。
在英国国内担忧净移民水平的背景下,英国内政部或将推迟一些针对削减移民人数的措施,而这可能会引发政治争议。5月16日公布的YouGov民调显示,目前只有23%的英国人对斯塔默表示好感,其净支持率(net favourability rating)跌至-46的历史最低点。目前工党的民调一直落后于欧洲怀疑论政党改革党。
英国广播公司(BBC)刊文指出,斯塔默已承诺在未来几年“大幅”降低移民水平,让移民更难永久留下。
牛津大学移民观察站的撒姆逊(Madeleine Sumption)对BBC Verify表示,英国与欧盟的新计划可能会在短期内增加净移民,但如果每个人都在签证到期时离开英国,那么几乎不会对英国移民水平造成长期影响。如果英国担心有关影响,可以分阶段实施这一计划,逐步增加(允许进入英国的人数)配额。
报道称,这可能意味着,在有限时间内被允许进入英国的人数非常有限,且只能凭签证进入,英国政府希望这不会让净移民人数激增。
忻华认为,当前斯塔默政府的总体方向是加强与欧盟和欧洲大陆国家的合作,特别是在战略安全领域方面。在具体的技术性和细节性问题上,措施和姿态会比较灵活。“在移民问题上,只要不是对英国本土社会的主流群体的就业、生活构成直接重大影响,英国可以做出妥协。”忻华说。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此次峰会释放出英欧关系缓和的信号,但英欧关系距离真正修复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新华社援引英国经济学家史蒂夫·诺兰的话指出,双方此次达成协议,体现出一种成熟的外交姿态,“它将英国重新带入与欧盟进行制度性接触的框架之中”。同时应看到,当前英国政坛仍处于“脱欧创伤”的恢复期,要真正实现制度对接与信任重建,“可能还需要又一轮党派的更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