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105岁“工作狂”教授骑三轮车上班

京港台:2025-6-21 22:11| 来源:天天在线 | 评论( 5 )  | 我来说几句


105岁“工作狂”教授骑三轮车上班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105岁的张效房教授,骑着电动小三轮车,准时出现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编辑部。早上9点,他系好领带,坐在书桌前,拿起红笔开始改稿子。同事们笑着说,这位“工作狂”又要开启新一天的忙碌了。

  他用红笔改第一遍,绿笔改第二遍,蓝笔改第三遍,注释时换铅笔。改一篇稿子,短则一两个小时,长则六七个小时。100多岁了,他耳朵不太好,身体也有病,可他总说:“活一天,就要工作一天,贡献一天。”

  张效房1920年出生,1980年就该退休了。可他没停下脚步,硬是干到105岁。就在前不久,他被评为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是最年长的获奖者。办公室墙上贴满奖状: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十大最美医生……这些荣誉,记录了他一辈子为眼科事业的付出。

  他出生在医学世家,小时候常在医院里跑。看到病人进来时痛苦不堪,出去时却满脸笑容,他觉得医生这职业太神奇了。1937年,战火烧到河南,少年张效房跟着人群逃难,从开封到伏牛山,再过黄河到嵩县。父亲告诉他,要用所学报效国家。他体力不行,上不了战场,就决定学医,救治伤员,为抗日报国尽一份力。

  

  1939年,他考上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成绩第一。那时候条件艰苦,他却学得特别认真。每天熬夜复习,凌晨两三点才睡,天一亮又起来看书。这种习惯,他保持了一辈子。1945年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去河南大学附属医院的眼科工作,从此和“光明”的事业绑在了一起。

  

  新中国成立后,眼科病人特别多,尤其是沙眼。张效房带着年轻医生,骑自行车下乡义诊,跑遍开封、新密、南阳等地。他们改进沙眼治疗方法,简化手术,救下无数人的视力。1950年代,他在开封和郑州之间跑来跑去,建新院区。火车票一联10张,很快就用完了。他笑着说:“流了多少汗,值了!新院区能帮更多病人。”

  张效房最出名的,是解决眼内异物的问题。1955年,工业事故导致很多人眼睛受伤,容易失明。那时候没先进设备,他自己摸索,发明了“张效房法”。这项技术让手术成功率达到99.62%,救下几万人的视力。他的书《眼内异物的定位与摘出》,成了全球第一本这方面的专著。

  105岁了,他还在工作,还在贡献。有人问他为啥不休息,他笑笑说:“眼睛健康,人才有幸福。能帮人看清世界,我这辈子就值了。”他的坚持,让人感动,也让人思考:一个人,到底能为别人做多少?

  

 

 

相关专题:教授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2 05:39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