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22岁斗牛士首秀被公牛撞死 1观众当场被吓死

京港台:2025-8-27 22:41| 来源:新欧洲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22岁斗牛士首秀被公牛撞死 1观众当场被吓死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上周五,一个夏末的夜晚,葡萄牙里斯本的Campo Pequeno斗牛场灯火通明,六千多名观众涌入这座有百年历史的圆形竞技场,气氛热烈而庄严。

  

  22岁的马努埃尔·玛丽亚·特林达德(Manuel Maria Trindade)站在沙场中央,目光炯炯,身穿传统红色紧身服和金线织成的外套。

  他是São Manços业余斗牛队的新星,是一个“forcado”——葡萄牙独有的斗牛角色,一种用肉身对抗公牛的传统。

  

  对他来说,这是梦想成真的夜晚。

  首次在首都登场,他代表的不仅是家乡,还有父亲曾经披上的那件荣耀的夹克。自小看着父亲在沙场上奋战,马努埃尔从未想过逃离这项危险的传统。今天,是他走上父亲足迹的第一步——也是最后一步。

  当斗牛的号角吹响,接近700公斤重的公牛从闸门冲出,沙尘飞扬。观众屏住呼吸,特林达德像往常训练中那样冲向它,准备完成一次“pega de cara”——正面抓角的勇者挑战。

  

  他伸手抓住牛角,试图控制公牛,但仅仅一秒的迟疑改变了一切。

  

  公牛猛烈冲撞,将他抛向半空,然后如山般的身体猛地将他撞向场边石墙。

  全场一片惊叫。

  特林达德重重摔在地上,一动不动。其他forcados迅速上前分散公牛注意,努力制服野兽。

  

  而医护人员冲进场地,对他进行急救。

  几公里外的São José医院内,他被紧急插管并陷入人工昏迷,但24小时后,心肺功能停止——时间定格在8月23日。

  与此同时,看台上一位73岁的观众,骨科医生瓦斯科·莫赖斯·巴蒂斯塔(Vasco Morais Batista),在目睹这一幕的过程中突发主动脉瘤,同样不治身亡。

  真·双重悲剧。

  其实,葡萄牙斗牛文化有别于西班牙。

  这里的斗牛不以杀死动物为终点,而是以制服、控制、公牛的力量与人的勇气进行较量。

  1836年,葡萄牙王室颁布法令,禁止在斗牛场内杀死公牛,因而发展出一种独特的斗牛形式。

  Forcados正是这种文化的产物。他们没有披风,不使用武器、不骑马。他们以身体对抗公牛,靠团队协作和个人勇气去正面迎战狂奔而来的斗牛。

  在一场标准的Forcado仪式中,会有八人排成一列,第一个人站在正前方,等牛冲过来后,跳起来双手抓住牛角;其余人会陆续扑到牛背上、脖子上,最后一个人抓住牛尾,他们一起用身体的重量和动作协调,把牛压倒或制服住,完成这个名为“pega de cara”的传统动作。

  

  这种方式看似野蛮,但在葡萄牙人眼中,它是一种充满尊严与审美的“舞蹈”。斗牛士不是施暴者,而是面对野性的大地之灵,赤手空拳,用胆量和团队协作向它致敬。

  与之对比,西班牙斗牛则以“杀戮”为结局。

  西班牙传统斗牛表演中最核心、最具象征意义的斗牛士Matador,是整场斗牛的主角,负责在最终环节击杀公牛,决定胜负与荣誉,这被认为是整个表演的高潮。这种带有强烈血腥色彩的表演形式曾引发全球的广泛争议。

  

  然而,不论是西班牙还是葡萄牙,斗牛士的死亡都并不罕见。

  2016年,29岁的西班牙斗牛士维克多·巴里奥(Víctor Barrio)就在斗牛场中被牛角刺穿胸膛,成为三十年来第一位在斗牛场上死去的职业Matador。

  

  而葡萄牙本国也并非首次哀悼forcado之死。

  2009年,25岁的弗朗西斯科·马蒂亚斯(Francisco Matias)在一次训练中遭公牛猛烈撞击,头部重伤身亡。他是Portalegre斗牛团的一员,此事曾震动了整个葡萄牙斗牛界。

  但话说回来,这些不幸离世的斗牛士们都不是鲁莽的冒险者。

  就拿特林达德来说,他出生于葡萄牙南部的Nossa Senhora de Machede,从小生活在牛棚、马厩和沙地之间。他母亲在儿子去世后写道:

  “他爱动物。他回家后和狗一起睡觉,狗知道谁是好人。他戴着勇敢的外套,从不伤害公牛,只是用艺术去驾驭。”

  

  在葡萄牙,许多斗牛士家庭几代为业。Forcados不领薪水,他们是志愿者,是兄弟,是某种形式上的修道士。披上夹克那一刻,他们就已将生死交付。

  斗牛团São Manços也已经存在60年。每一代人都把勇气与痛苦当作一种遗产传递下去。对于他们来说,斗牛并不只是一场表演,而是人与自然的正面对抗,是一种带有仪式感的生命体验。

  斗牛士的死亡悲壮,然而每一头参与斗牛的公牛也是一位“战士”。按照葡萄牙传统,被认为“勇猛无畏”的公牛会被赦免,退役进入种牛场,而非送往屠宰场。

  是否赦免一头牛,取决于其表现的“英勇指数”——是否主动出击、反应迅速、坚持抵抗。

  不过,也有不少人质疑斗牛是否应当继续存在。他们认为无论是否杀死牛,斗牛本质上仍是一种对动物的折磨。这种声音在社交网络上尤为强烈。

  

  特林达德之死,也许不会让葡萄牙的斗牛传统戛然而止。正如他的母亲所说,“他穿上那件夹克,不是为了战斗,而是为了尊重。”

  这不是一场关于胜负的战斗,而是一种命运交错的古老仪式。在那片黄沙之上,年轻人用生命去诠释一个民族与野性共舞的方式。

  在斗牛的世界里,荣耀与悲剧只隔着一步——那一步,特林达德已经永远踩上。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8-28 01:52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