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WSJ:中国经济有2大致命问题 坏消息将不断出现

京港台:2025-10-6 00:48| 来源:自由时报 | 评论( 16 )  | 我来说几句


WSJ:中国经济有2大致命问题 坏消息将不断出现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华尔街日报》(WSJ)专栏作家史坦伯格(Joseph Sternberg)2日发表专文指出,在世界其他地区的经济和政治纷扰下,外界很容易就忽略掉中国的经济危机在日益恶化,但中国经济存在2大致命问题,预计坏消息将不断出现。

  中国官方近日发布的9月制造业採购经理人指数(PMI)显示,各行业仍处于萎缩状态。该调查反映了主导中国经济的大型国有企业的情绪。以中小型和出口导向为主的标普全球9月制造业PMI则显示,乐观情绪略有增强,但这些企业严重受制于中国与外界,尤其是跟美国贸易谈判的进展影响,但不要以为这种乐观情绪会持续下去。

  史坦伯格认为,中国经济面临2大致命问题。首先是,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成长支柱的固定资产投资,在今年夏季已连续3个月下降,由于北京当局试图抑制房市,中国的房市泡沫在2020年开始出现破裂,并被列为历史上最大的泡沫之一。令人担忧的新情况是,制造业和基础设施的固定投资也在下降。

  过去中国由投资驱动经济成长模式,在巨额债务的推动下,创造了本世纪初中国惊人的经济成长。但也埋下了经济不稳定的根本因素,房市泡沫就是1个警讯。史坦伯格指出,有人说,中国经济一切岁月静好,但这是违反直觉的。

  中国经济的另1个致命问题是,长期依赖不断增加的出口,这迟早会惹恼贸易伙伴,因为没有哪个国家愿意透过进口中国过剩产品,来吸收中国政府经济管理不善的影响。

  史坦伯格指出,中国经济困境的真正根源是,政策无法刺激国内消费和具有创业型精神、高生产力的私人投资,即便官方统计数据显示消费反弹,但依靠政府补贴家庭购买白色家电的政策,从根本上无法挽救经济。

  如今,北京当局的政策已经陷入了完全失衡的状态,中国在过去1年一直在努力因应各个行业的“内卷”。由于世界其他国家都担心国内产业受中国出口产品的冲击,尤其是在世界最大的进口市场美国,对中国祭出高关税之后,中国在全球剩下的“其他市场”就只有中国国内了,中国国内市场为消化过剩产能,已经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这引发了人们对中国经济通缩的担忧。

  也许中国一些家庭可能从激烈竞争和价格下跌中受益,他们可以期待通缩提升他们的实际购买力。但在槓杆率过高的情况下,通缩可能摧毁负债纍纍企业的获利能力,以及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而这可能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严重威胁。

  北京当局近日宣布新一轮信贷刺激措施的消息,这次国有银行直接提供5000亿元人民币(专题)贷款,希望带动约2兆元人民币的公共工程和其他项目投资,这些项目将主要由地方政府管理。

  史坦伯格认为,北京当局再次补贴这些原本该喊停的基础设施投资活动,其目的是将经济控制权巩固在国家手中,权力越集中越好,而不是实现中国经济的再平衡,这类刺激政策对中国经济于事无补。

  史坦伯格总结指出,由于出口选项目前已不可行,而且改革前景也看不到进展,预计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坏消息会不断出现。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陆资讯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6 09:10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