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中国的新开放:北京外交官在柏林参与公开辩论

京港台:2025-10-6 04:35| 来源:RFI 华语 | 评论( 3 )  | 我来说几句


中国的新开放:北京外交官在柏林参与公开辩论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据《柏林日报》报道:中国国庆之际,中国向西方敞开对话。中国驻德外交官展示了新的开放姿态,参与公开辩论,而且不回避批评性话题。《柏林日报》也为此做出了贡献。

  10月1日中国国庆节,驻德中国大使馆参赞曾凡华、柏林中国研究中心墨卡托( MERICS )的 Claudia Wessling 和德国政治学者、舆论作家 Wolfram Adolphi 在柏林 Ost 剧院展开了辩论。这是中国官方代表在德国参与公开辩论的少见案例之一。

  罕见状况未来可能会有所改善。曾凡华是中国驻柏林大使馆外交等级中的第二号人物,他暗示他们国家的代表想要更多地采取主动。中国随时准备进行建设性对话。

  当主持人 Dietmar Ringel 问及,鉴于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迅速发展,有哪些方面特别令他自豪时,曾凡华主要提到了社会成就。他说,这个在 1949 年建国之初极端贫穷的国家,仅用两代人的时间,就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978 年到 2015 年间,中国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约为 9%。平均寿命从 35 岁提升到 79 岁,增长了一倍多。中国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使 8 亿人脱贫。曾凡华将这些成就归结为所谓的“中国模式”:即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务实精神、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以及“人民的勤劳”。

  MERICS 的 Claudia Wessling 对此也表示基本认同。她认为关键在于中央政府设立了明确目标,同时也允许省份进行实验和自主创新。

  Wolfram Adolphi 提出,不应像常见的那样,用德国的标准来评判中国的发展。要把中国看作一个连续体(Kontinuum)。共产党是一个在学习中的组织,也从苏联和东德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考虑到国家规模,集权与地方灵活性并不矛盾。

  当主持人问起中国对待少数民族的方式时,曾凡华对西方的批评表示不理解。他说,中国别无选择,必须与所有少数民族友好相处。对于藏民、维吾尔族等最大的少数民族,中国给予自治权。政府支持少数民族,例如对他们解除一胎政策的部分限制。针对维吾尔族问题,曾凡华称有关新疆拘留营的报道是“纯粹的谎言”。那里有面向失业者的培训中心,防止他们滑向宗教极端主义。他指出,自 1953 年以来,维族人口增长了超过五倍。因而谈论“种族灭绝”是不成立的。这些指控也损害了在新疆投资的德国企业,例如大众。

  Claudia Wessling 则表达了怀疑。她说,欧洲企业和研究人员无法进入该地区核实指控。她主张在欧盟与中国之间的人权对话中诚实开放地讨论这些有争议的话题。

  Wolfram Adolphi 批评德国公众舆论的选择性关注。少数民族冲突何时被提及、被强调,取决于地缘政治利益的状况。

  谈到中欧之间的贸易问题,曾凡华否认中国追求对伙伴国家的单方面依赖。相反,中国也依赖西方技术和外国投资。双方都从自由贸易中获益。中国反对美国的保护主义措施,如惩罚性关税。他说,各方必须联合起来,不要被美国利用或对立。

  Claudia Wessling 认为德国在稀土元素和某些高科技产品上确实存在问题性的依赖性。但供应链多样化很难实现。总的来说,德国和中国紧密交织、相互依赖。她认为贸易冲突的出路在于对话。

  Wolfram Adolphi 警告不要用对抗和竞争的修辞。全球化意味着相互依赖。随着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的崛起,“西方”和“全球南方”之间的力量对比正在改变。与其构建敌人形象,不如共同为人类寻找解决方案。中国承诺和平世界秩序和联合国。

  在谈到乌克兰战争时,曾凡华表示,中国支持停火与谈判。军事升级不符合中国的利益。

  Wolfram Adolphi 认为,尤其是德国有责任通过与俄罗斯的对话寻求解决方案。中国虽然支持和平努力,但不能单独扮演决定性角色。

  《柏林日报》是这一论坛讨论会的共同主办方,目标是扩大话语空间,在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情况下,促进德国与世界强国之间的民主交流。该报表示,此次活动表明,对世界事务持批评性视角完全可以与开放性辩论文化并存。

 

相关专题:北京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国际观察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6 07:36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