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难了:2026年国考公告太让人心凉了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更难了。
今天,2026年国考发布公告。
有两个变化点:
1、人员缩招:比2025年少了大约1600人,以最终录取数为准。
2、年龄放宽:普通岗位放宽到38岁,应届硕博放宽到43岁以下。
这两个都是2026年的新变化,背后的信息量不小。
先说年龄放宽:
可以说坊间呼吁了很久了,今年终于成为现实。
这几年,经济调整期,全社会降本增效,大家就业压力都不小,不少人把考公作为唯一的上岸选项,但是35岁年龄线把不少人排除在外。
而现实中:
年轻人卷学历越来越严重,导致就业时间延长,再加上延迟退休,报考年龄放宽也是很有必要。
特别是,全社会都不待见35岁的劳动者,已经形成一种年龄歧视,国考放宽年龄限制,也是一种表率和表态。

这个肯定是好事。
然后在来说国考缩招:


可以看出几个趋势:
1、国考扩招六连涨
从2020年开始,国考招录就大幅增加,连续涨了6年。
原因有以下几个:
第一,疫情期间,基层人员需求量比较大。
第二,体制内迎来退休潮,需要人员更新。
第三,就业严峻,扩招也是为了解决就业。
第三点值得说一说:
这几年就业形势不好,考公又成了香饽饽,所以国家开放了大量的偏远地区基层岗位,既解决了一部分就业,又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
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几年,考公的竞争已经从一二线基层转向贫困县基层再转到偏远地区基层,大批学生高考结束就开始备考考公,考研考博也不是为了学术,而是曲线上岸的敲门砖。
偏远地区的三不限岗位,甚至几万人去抢,抢不到的话,还有省份考生全国巡考,叹为观止。
经济调整影响就业,就业形势影响择业。
2、为什么今年首次缩招?
首先,应该是岗位需求逐渐平衡。
一个是岗位平衡:
这几年扩招最多的大家可能想不到,是税务部门。
这是可以理解的,经济要从粗放型转向精细化,财税体制改革是重要抓手,今年一些税收堵漏洞的操作,推进起来自然需要人手。
但是这些岗位经过几年的扩充,应该已经趋向饱和。
一个是年龄平衡:
体制内退休潮集中在60后,退休时间在2020-2025年,其中又以2023-2024年最为集中,现在高峰已过。
大家看招录人数,其实2025年基本就持平了。
其次,应该还跟财政有关系。
昨天,人日还发文:
6名基层干部谈“过紧日子”。
这些年,都在缩编瘦身,我们之前说过几种:
裁撤编外、考核淘汰、机构缩减,区划合并等。
各地也在缩编事业编,甚至一些靠转移支付的地区,还鼓励留岗创业,下班兼职。
财政压力从根本上约束了继续进一步扩招,只能更新换代,淘汰落后。
所以,国考乃至地方招录,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应该都是缩招的趋势。
年龄放宽+人员缩招,恐怕之后的国考竞争要更激烈了。
且考且珍惜吧。
希望经济转型再快一点,提供更多机会,让大家不用扎堆在一个领域。
就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