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 繁體版 | 发布广告 |常用工具

因万圣节装饰“太吓人”被驱逐 他联合2200人反对

京港台:2025-10-30 23:34| 来源:新欧洲 | 评论( 4 )  | 我来说几句


因万圣节装饰“太吓人”被驱逐 他联合2200人反对

来源:倍可亲(backchina.com)

  在法国北部的一个安静小镇——库尔塞莱莱朗(Courcelles-les-Lens),有一栋房子,每到十月下旬就不再平凡。窗户上挂满假血,草坪上立着墓碑和骷髅,从门口走过能听到惨叫声和阴森的笑声。

  夜幕一降临,橙色的灯光从屋里透出来,像是一场家庭版的恐怖电影现场。这不是电影,而是一家人坚持了三十多年的传统:他们把自家房子变成了“鬼屋”。

  

  这户姓Lœil的家庭,从1990年起就开始了这场“恐怖事业”。最初只是想在万圣节逗逗邻居家的孩子,后来越玩越大,成了整个小镇的焦点。

  每年十月,他们会提前几周开始布置:假蜘蛛网缠上栅栏,塑料手臂从泥土里伸出来,门上贴着“禁止入内”的血红标语。到了正式开放的那天,院子里甚至会出现活人——真正的演员装扮成《月光光心慌慌》的Michael Myers、《猛鬼街》的Freddy Krüger,一边走一边发出刺耳的笑声。

  

  今年10月19日,“鬼屋”再度开张。当天晚上,院子门口挤满了人——有家长抱着孩子来凑热闹,也有年轻人拿着手机拍视频。据Lœil家的儿子Nicolas估计,那晚大概有三百人到场。对于一个小镇,这已经相当于一场社区节日的规模。孩子们在大人怀里尖叫,青年们在门口被吓得大笑,空气里弥漫着糖果、烟雾机和假血的味道。

  

  然而,热闹不过一天。第二天早上,一个穿着深色西装的男人出现在门口——是法院的司法执行员(huissier de justice)。他带着一封信,上面盖着市政府和住房公司SIA的章。信中写得很清楚:要求Lœil一家立即停止所有万圣节装饰和鬼屋活动,否则将面临驱逐。没错,不是简单的提醒或警告,而是——驱逐!原来,邻居里有人投诉了。投诉理由很简单——太吵、太乱、人太多、停车乱糟糟。虽然只是两起投诉,但对住房公司来说,这已经足以采取行动。原来,这栋房子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SIA的公租房。

  

  Nicolas说,当时他整个人都懵了。他从没想过一场给孩子们准备的万圣节活动,会变成一件可能让他们失去家的事。他说:“这三十多年,我们每年都这样过,大家都知道,我们从没出过事。”在接受当地媒体《France 3》采访时,他语气平静,但明显压着怒气:“我们没有伤害任何人,只是让社区更有趣,让孩子们开心。”

  

  但市政府态度看起来没得商量,说“公共秩序必须优先”。在投诉送达后,他们授权司法执行员下达正式通知。Nicolas说,那天他拿着那封信,看了很多遍,心里就一个念头:“不能就这样结束。”于是他在网上发起了一份请愿书,请求撤回这项决定。短短几天,已有超过2200人签名支持。

  

  他在请愿书中写道:“我们不做坏事,也没扰乱公共安全。我们只是想让这个节日更有趣一点,让孩子们有个回忆。”很多人留言表示同情,毕竟像这样自己认真布置鬼屋的家庭并不多见,这种民间小节日反而让社区更有生活气息。不过,也有人理解政府的立场。居民的车道被堵,甚至有小孩在马路上跑来跑去……“这不是不让他们庆祝,而是要有组织一点。”

  

  但Lœil家不是那种“搞大型活动”的组织,他们只是三个人的家庭:父母年纪大了,主要靠Nicolas一人布置。今年的布景已经提前准备了一个多月,花光了他大半个月的工资。

  他自己亲手做了墓碑,用泡沫塑料切割,再喷上灰漆;买了几桶假血,把窗帘弄得像被撕开的肉;还特地找朋友借了音响,调出那种低沉的背景音——像地下室里滴水的声音。从1990年到现在,他们几乎年年都这样做。那些如今带着孩子来看鬼屋的家长,很多就是当年被他们吓过的小孩。对他们来说,这是一种地方传统,每到十月,大家都会问一句:“这次鬼屋准备好了吗?”

  

  但随着信件的到来,这一切都变了。Nicolas说他把请愿书打印出来交给市政府,也试图约见SIA的负责人解释情况。可是,对方态度谨慎,说“需要进一步讨论”。这几天,他们家的鬼屋还亮着灯,但门口的音响关了,演员也不再出现。只有那些塑料骷髅和墓碑还静静地立在草坪上。

  

  这一场小镇的“鬼屋风波”,到现在还没尘埃落定。请愿还在继续签名,政府还没给出最终答复。镇上的孩子们路过时,还会偷偷停下脚步看看那栋“被下令禁止的鬼屋”。

  他们指着窗户问妈妈:“为什么今年的怪物不动了?”而对Nicolas来说,他只想把家门口的南瓜灯再点亮一次——就像过去三十年那样,让孩子们再笑一笑。

推荐:美国打折网(21usDeal.com)    >>

        更多大千杂闻 文章    >>

【郑重声明】倍可亲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倍可亲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有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部分内容经社区和论坛转载,原作者未知,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及时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及时删除或更新作者。

关于本站 | 隐私政策 | 免责条款 | 版权声明 | 联络我们 | 刊登广告 | 转手机版 | APP下载

Copyright © 2001-2025 海外华人中文门户:倍可亲 (http://www.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统基于 Discuz! X3.1 商业版 优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更新:GMT+8, 2025-10-31 02:57

倍可亲服务器位于美国圣何塞、西雅图和达拉斯顶级数据中心,为更好服务全球网友特统一使用京港台时间

返回顶部